chases
做竞争对手分析的四大流程:1、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2、筛选出目标产品3、收集竞争对手资料4、分析、输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以下就每个流程展开来讲:一、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确定目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做竞争对手分析也是如此,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做竞争对手分析,都是在做新的项目时,也有一些是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过不去坎时,会做些竞争对手分析,参考别人是如何跨过去的。不论哪个阶段的竞争对手分析,本质上都是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做指引。当时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正好是新项目立项,只确定了要做安卓桌面这个产品,至于里面具有的功能、用户的使用场景、频次、变现方式都不了解。当时做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楚市场的盘子有多大,每家的份额、优缺点和用户的喜好等。重点是分析出各家产品的优缺点,这样我们做产品开发时,可以避其锋芒,攻其软肋,成功几率会大些。二、筛选出目标产品一般的原则是按照市场占有率从大到小,筛选出排名前4~5位的进行分析。除非是做极为小众的产品,普通的产品比如桌面、电子书、拍照、壁纸等产品,排的上名次的在几百款,还有一些暗黑打法的产品,虽然看不到,但是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简单一些,就抓住头部几个产品进行分析即可,若满足不了需求,继续增加目标产品。三、收集竞争对手资料以上属于筹备阶段,接下来,才进入正题:材料的收集,这是重中之重,这时可以利用识微商情监测类的竞品监测搜集工具,能节省不少的人力成本投入。能让一个公司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就是信息了,我也见过有的公司因一两个有效策略而起死回生的例子,真正核心的信息,人工不一定能搜集到,但是利用工具的话是能事半功倍的,普通信息收集齐全后,经过细致的分析,也是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下是我收集桌面竞品的几个信息来源。1 亲自体验亲自体验竞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对各个竞品有个大体的印象,各家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结合自家的实力,在体验的时候,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家产品的大致方向。我体验了每个安卓桌面后,发现hola桌面与我们最初的构思比较接近,hola就成了接下来竞品分析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用来对标的产品了。2 产品简介产品最核心的信息都体现在了产品简介里。我们之前做手游推广,产品简介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改之又该的,把产品的卖点、特色、优势都浓缩在了那几百字的产品简介里。所以,我在做安卓桌面竞品分析时,把hola、魔秀桌面的产品介绍单独复制出来,把重点标红以做分析。3 用户评论此处很多人经常忽略掉,其实用户评论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从中可以分析出用户的需求、痛点和该产品的问题所在。最重要的是摸清楚用户的需求,我在翻阅了几页用户评论后,了解到用户对安卓桌面的需求就是省空间、壁纸要好看。当我们去开发时,会着重优化这两块。4 产品官网产品官网的价值主要是分析产品的发展路程和公司规模,从中可以评估出我们做出同样规模时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这些信息往往比较真实,可参考性大。5 百度百度我一般搜索的路径是百度-新闻,知名的产品一般都有软文稿,分析这些软文稿的内容和发布时间,可以推断出竞品的推广节奏、更新节奏和策略打法,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上工具来进行搜集了。有些类型的产品没有一丁点软文,这个也很正常,忽略这项即可。6 知乎咳咳,这个就比较有趣了,这个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进行,经常会收集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就比如某个渠道经常推荐某个桌面,还以为是有进行付费推广的深度合作,后来知乎了解到原来是有参股,相当于是子公司。7 询问对方这个就要看运气了,我之前有加过某个桌面的运营,作为同行交流了很多信息,当然这个交换是互相的,我提供了我们的变现思路,对方提供了他们的推广思路,互帮互助,大家都少走些弯路。通过以上的几种路径,大概两周时间就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完全,接下来就是信息的处理环节了。另外收集信息的原则是:不论有无价值,先照单全收,分析时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分析、输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时要先列好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填充信息。我做的桌面分析大纲是:产品名称、企业信息、产品简介、产品卖点、推广节奏、其他。将收集到的信息像贴标签一样,分门别类的放到各个模块去,信息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有时候看到的信息和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冲突,先不用理他,放进去即可。比如APUS桌面,很知名的一个桌面,在各个应用市场却没有怎么见到,后来看公司的策略才知道,人家是以海外为主,重点推广GP。输出报告报告的输出无非是结论,里面包含整理的信息和最终的建议。有的公司要求用PPT,有的用WORD,还有的用脑图,各种形式都可以。我比较喜欢用EXCEL,把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和报告都放到一个文档中去,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拉出来原始信息大家讨论。当然,我做的竞品分析实用为主,格式和外观略微差些,新人不建议用这种策略,毕竟能做出高大上的文档来,在老板面前也是可以加分的。以上就是做一个竞品分析必备的四个环节,简单易懂,从价值的角度考虑,简单做完一个竞品分析,对接下来要走的方向基本上有了概念。我当时做完了桌面的竞品分析后,脑海中就有了一年后,我们产品的样子和规模,当下就是把想象变成现实就可以了。 
一、历史销售回顾二、当前市场竞争状况三、SWOT分析,找出企业自身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四、针对SWOT分析,制定相对应的营销策略组合。
市场竞争分析可以根据以下五大要点来写:1、竞争对手组织结构我们可以先了解竞争对手的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层都有些什么人,都是什么背景和能力。这从公开资料和业界口碑,可知一二。还有产品、技术、市场、销售等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数量。只要平时功课做的足,也是可以获取到的,比如业界消息、招聘信息等。2、产品在竞对内部所处地位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需要各种情报消息交叉分析,然后加上经验推断。以笔者公司业务为例,我们年初分析竞品时,把某国内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也纳为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并没有推出直接对标的产品。但笔者从某渠道获知,其内部孵化了一个类似项目,且该公司目前商用产品的底层技术是可以用于研发和我们对标产品的。后来到今年末,该公司推出了相关商用竞品。大公司孵化项目,很多是出于试水目的,或者丰富产品矩阵,这样的项目得到的资源支持,反倒不如主打某一两款产品的创业公司。3、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细分即使是完全对标的产品,因为不同对手的资源和能力不同,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也是有差异的。如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几款精细化数据分析工具。A主打无埋点,客单价高,主要做大中客户。B主打私有化部署,性价比较高,也是做大中客户。C也主打无埋点,价格低廉,主要做中小型客户。定位和目标用户会决定竞争对手的营销、服务、销售策略。4、解决方案和核心技术分析这个就属于其他文章讨论最多的竞品分析了。这里的难点在于情报的获取,企业级产品的获取不如消费级产品容易得到,特别是一些私有化部署的软件产品。从各种公开和非公开的渠道,获取竞品的产品介绍、技术白皮书、获得竞品的试用、竞品客户的反馈扥、行业会议、竞对公司离职人员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涉及到很多比较灰色层面,就不展开说了。5、官网、用户后台产品分析官网和用户后台信息是相对容易获取到。这样可以从侧面反映竞争对手的实力。主要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功能结构、信息架构、用户体验。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我们姑且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