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ccvvb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 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滚灯”的传统习俗演变而来的,一般都在元宵节前后进行,它具有民间习俗的传承
3月9日,在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李书彬的家中,李书彬正戴着老花镜,手拿着笔,认真地在书上写着什么。放下手中的笔,李书彬告诉记者:“俺村今年的灯节会刚刚办完,俺得把今年办会的情况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李书彬已经坚持了11年。11年来,他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古籍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村中的特色民俗灯节圣会的资料,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他的努力下,2011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退休后的李书彬回到老家,帮助村里做一些公益事业。“每年元宵节,村里都会举办灯节会。灯节会是村里的一个老古会,村民都知道村里文化厚重,可究竟怎么个厚重法?大家却都说不上来,也没有可以查阅的文字资料。”李书彬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考证灯节会的历史,同时把灯节会的仪式流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在李书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李官寨灯节会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李官寨灯节会发起于清乾隆三十年,迄今为止已经有250年的历史,是村人为了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邀请碧霞元君(民间称为泰山奶奶)移驾村中,护佑一方平安,同时在正月十五晚上,由村人张灯结彩送回泰山的祭祀活动。在李书彬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本书,上面对李官寨灯节会的由来、办会流程、办会人员和制度进行了详细记载。这本书是李书彬整理完成的。截至目前,他已经对李官寨灯节会进行了11万字的文字整理。为了更好地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今年,李书彬已经将李官寨灯节会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提前准备好了。“如今,李官寨灯节会已经由过去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经济、文化、物资交流的一个有声望的古庙会,俺希望这个老古会能一直办下去。”李书彬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