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ly90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跨亚欧的通道,从长安到罗马,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不过你知道吗?这条伟大的道路,可是张骞冒着生命危险开辟的。汉武帝初年,匈奴经常侵犯中原。有一次,汉武帝得知大月氏的国王曾经被匈奴人单于杀死,因国力不强无法报仇。汉武帝十分高兴,就想联合大月氏消灭匈奴。可是,汉朝离大月氏那么远,又要经过匈奴,该让谁去呢?张骞自告奋勇,愿意到大月氏。汉武帝便让张骞带着100人出发了。不久,他们就进了匈奴人的活动范围。张骞被单于捉住,成了人质,让他娶了匈奴妻子,给匈奴人放牧。张骞不甘心,带着100个随从偷偷跑了。大家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王早就听说大汉美丽而又神奇,热情的接待了张骞,张骞又来到了康居,康居国王一样热情。他们来到了大月氏,可时间长了,月氏人早就忘了报仇一事。张骞很失望,决定返回长安。路上,他又被匈奴人抓住了,但很快地逃了出来。这次出使,张骞吃了不少苦,也哀老了许多。100个人也剩下两个人了。张骞给汉武帝讲了西方的独特产品和文化,使汉武帝开了眼界。汉武帝十分高兴,便让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可匈奴打来了,霍去病打了个胜仗,打败了匈奴。张骞趁机来到了乌孙,联合起来彻底打败了匈奴。张骞又让副使联系了大宛、康居、大夏等国。丝绸之路就这样开通了。张骞功劳很大,汉武帝封他为博望候。可是太劳累了,从乌孙回来就死了。但是这条伟大的路并没有断。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等特产和冶铁、缫丝等技术传到外国,外国的各种食物也传入我国。我国的艺术吸取了国外的精华,变得丰富多彩,美轮美奂。啊,伟大的张骞,开辟了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 
文化灿烂之所”。自古以来,被誉为“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地区,就是推动并升华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场域。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从这里发源、最古老的城市由这里筑起、最早的成文法典在这里产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有力推动了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进程,以及科学文化的交融。中东的繁荣和发展得益于跨区域的大交流,其实处在两端的东西方也一样。从西汉使臣到访安息(古代伊朗)、远抵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到唐朝时与大食、波斯等国频繁来往、互通有无,再到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吉达、麦加、麦地那等地,古丝绸之路留下的无数故事,已经“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的各国商人,之所以能够克服艰险的旅途,硬生生走出一条古丝绸之路,根本上得益于自由贸易的力量,“看不见的手”所启示的道理,历经岁月的锤炼和打磨后,正焕发出新的亮丽光彩。如今,行走在浙江义乌、广东广州等城市的街头,不难发现大量中东商人的身影。相应的,中国商人也大规模地活跃在利雅得、开罗、德黑兰的市场中。朴素的市场力量,无形间构成了“一带一路”的活力源泉。正如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贝哲民所说,“当这种单线与成千上万条其他的线交织在一起时,就会成为巨大的贸易走廊的一部分。
行于海洋,海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他的历史长河中,一位位英雄在他的惊涛拍浪中诞生,一个个故事在他的襁褓中发生,一场场战争在他的怀里爆发。郑和,中国明初航海家,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之麻林地(今属肯尼亚),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在汉朝,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诞生,它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在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都在海上爆发,造成巨大损失。举于海洋,海洋对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没有人不认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受益于海洋。航空母舰、潜艇这些都是强国的海上必杀技,可是还是得依靠海洋。海事大兴,国泰民安。只有海上的实力强,才能国家繁荣,人民安乐。正所谓,海事兴,万事兴,民族兴。海洋蕴藏着无数的财富,他是人类的生存之基,是地球的第一大宝藏,是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依赖海洋,依靠海洋而生存,我们应该保护海洋,合理运用海洋资源。可是,我曾经看到,有人往海上扔垃圾;我曾经听到,海上出现了由垃圾堆成的“大陆”,可见,人们在怎样破坏海洋啊!海洋就像是地球的心脏,所有河流都是海洋的筋脉,分布在全球各处,像血红的鲜血在人身体里一样流淌。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人类将无法存活;如果人类离开海洋,人类也不会享受着美丽的大海的风景了;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航行事业也将会作废;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这个地球将不会再拥有宝石蓝色;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这个地球将不再美丽。让我们记住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话:海洋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海洋。作为生命最初的摇篮中的后代,我们光滑的皮肤,我们血管里的血,我们体内循环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们只是海洋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