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探索创新的议论文素材初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090761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探索创新的议论文素材初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uazhua123

已采纳
创新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对以往的憧憬

探索创新的议论文素材初中

296 评论(15)

diamond0512

以下是创新相关的作文素材:1、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出自『漫谈读书』)适用主题:传统与创新,如何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等话题。如2017年全国卷二《读名句的感触和思考》,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语出梁实秋的《漫谈读书》。示例: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但盲目地读经并不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可能参杂了因时代局限的谬误,并不能餍现代人之望。当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以现代的眼光去观照古书时,才能发现被时代的泥沙掩埋的黄金。2、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出自吕本中)适用主题:适用于推陈出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等话题,比如2007年海南卷《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2014年辽宁卷《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示例:多少年来,成功的机遇总会落在敢于创新而不盲从的人,如齐白石五易画风,求新求变;伽利略创新地推翻前人观点,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马云创立淘宝,站在创新的巅峰……“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在时代洪流中的我们,学会“变”就如掌握划船的技法般重要。3、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出自李政道)适用主题:关于永远探寻未知的好奇心,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等立意。如2013年安徽卷《“为什么会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等。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杨振宁同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精神就是不断的探索,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今日中国,“蛟龙下海,嫦娥飞天”,一个个科技成就震惊世界,这些正是中国科学家们探索精神的最美见证。以上素材均来自「作文纸条APP」~
211 评论(9)

hejing_11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是烟草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 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争创一流的工作水平和业绩,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
34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