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3

竹之梦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一期末语文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susuger

已采纳
可以写你是怎样教学的呀

大一期末语文论文选题

202 评论(14)

fromm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137 评论(12)

njliudan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会计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5) (一)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5) (二)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 …(6) 二、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8) (一)稳健原则已被普遍接受………………………………………(8) (二)稳健原则存在的前提使会计中的不确定性…………………(9) (三)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是考察稳健原则的根据………………(10) 三、稳健原则与其它会计原则的冲突…………………………………(11) (一)稳健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11) (二)稳健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的冲突…………………………(12) (三)稳健原则与可比性原则的冲突……………………………(13) (四)稳健原则与一致性原则的冲突……………………………(13) 四、稳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应用……………………………(13) (一)对稳健原则的认识……………………………………………(13) (二)稳健原则在我国股份制会计制度及准则中的体现…………(17) (三)稳健原则在具体实务中的运用情况…………………………(18) (四)对稳健原则的运用情况的分析及解释………………………(20) (五)对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启示……………………………………(21) 结语……………………………………………………………(23) 参考文献……………………………………………………………………(25) 论稳健原则在中国的应用 王月萍 摘要:稳健原则,也称谨慎性原则.它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采取保守的做法,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快回收资本并减少难以确定的风险.稳健原则在很多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影响相当之大. 本文首先从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入手.稳健主义原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体现于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其中: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原则的曲折发展的过程. 关键字: 稳健原则 风险 不确定性 损失 收益 本文通过论述稳健原则的哲学思想、存在前提及与其它会计原则的冲突,说明了其存在现状;又通过一些理论和实例的分析,充分论述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运用. 一、会计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 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斯特林(Robert Sterling)曾称:稳健主义是“最古老、也是最普及的会计计价原则”.实际上,稳健主义(稳健性原则)是早在帕乔利的《算术、几何和比例概念》编著之前就以使用多年的古老概念. 从理论上讲,稳健主义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是保守主义观点在会计中的突出体现.稳健主义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上,时刻保持谨慎小心态度的一种做法.即要求会计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应该说,稳健主义原则的确立是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复杂化而出现的必然产物.日本的《企业会计原则》中指出:“稳健主义原则是‘在有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场合,应有所备而进行的适当健全的会计处理.’它要求:为防止不确实的将来所带来的风险,必须根据适度而审慎的判断进行会计处理.”这倒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勿临渴而掘井,宁未雨而绸缪. 稳健主义原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体现于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在现代会计中,稳健主义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及各个方面的稳健性内容.从会计确认上看,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上看,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利润的数额;从会计报告上看,则要求会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特别是要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可见,对稳健主义原则的分析必须从风险的分析开始: (一)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 稳健主义原则是以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竞争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企业既面临机遇,又要经受考验.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风险是个阴魂不散的恶魔;但受到风险威胁的企业可以通过精明且不懈的努力来取得充分的犒赏—这就是收益.风险与收益是密切相关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对企业而言是动力;收益越大,随之而至的风险也就越大,甚至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对企业而言是压力. 风险与收益是对形影不离的生死冤家,而会计的稳健主义原则正是解决这对矛盾的良药.由于会计职业本身就是在“破产、倒闭、舞弊和争议‘的企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是会计人员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灾难意识“,即危机感.这就是会计低估资产、收益而高估费用和损失的坚实基础.作为企业的”领航人“,会计人员责无旁贷的承担起驯服风险这个恶魔的使命,而会计人员的法宝正是稳健性原则.实际上,相当数量的会计原则和方法,虽然不是直接由稳健原则派生而来,却始终受着稳健原则的支配和支持. 一句话,企业经营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会计稳健主义原则的客观存在.可以说,稳健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稳定器”. (二)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原则曲折发展的过程 稳健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轨迹.应该说,稳健主义原则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美国为例),是20世纪初至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那时的稳健主义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其他原则与之冲突都要服从于它.这主要石油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一是当时的会计蓄意少报资产价值,可以抵制其他管理人员虚报业绩并维护股东权益.二是这样做给公司董事已投资本以广泛的伸缩余地.三是由于当时的银行家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会计报表使用者,稳健原则为他们对付债务人虚增抵押品价值提供了保障.另外,1990年后持续仅三十年的价格下跌,更是助长了稳健主义原则的使用.因为,这使得资产更新更加容易,并能与资产负债表的低估相符合.可见,稳健主义在当时做为一种传统的法则是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 当时稳健主义原则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其中一位就是劳伦斯.R.迪克西,作为一家特许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伯明翰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和伦敦经济学院的讲师,他指出当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不要求计提折旧,以及对资本耗费不应超过资产重置率的假定是不合理的. …………………… (五)对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启示 以上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稳健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而且以实例说明和分析了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执行的现状和原因.不难推断,出于多种原因,上市公司往往并不欢迎稳健原则;对于其他披露要求更低、风险意识更差,所处经济环境相似的国有企业来说,更要将之弃而不用了.如此看来,制度和准则中的种种体现稳健原则的规定,要认真的贯彻执行起来,恐怕有一定难度,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现象令人深思.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能不评价分析准则执行造成的经济后果和涉及的集团利益. 结 语 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1.稳健原则在中国并不过时,它应当成为中国具体会计准则中重要的信息质量原则.2.稳健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呈阶段性发展.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主要考虑国家的利益转向综合考虑投资者利益和企业自身等各方的利益.进而要为资本市场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因此,将稳健原则写入会计准则具有现实意义.3.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真实公允和稳健之间并非绝对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企业的账面资产水分很大.采用稳健原则,提取各项准备,核销早已不存在的资产,可以使会计信息更为可靠、真实、公允.4.对于因不用稳健原则以及因滥用这一原则而损害信息的真实公允, 一方面应加强独立审计的监督;另一方面在会计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适度稳健原则及遵循充分披露原则(Full disciousure).而提高投资者的水平,培育成熟的证券市场也是非常必要的.5.现阶段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应有不同的政策.从信息质量的可靠、相关、可比出发,对于上市公司(不区分A股还是NHB股公司)可以适用新的制度和准则,允许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关键要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而对于其他非上市公司,应该有步骤的实行,同时要遵循充分披露原则.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大出版社,1997年版. [2]Hendriksen,E.S&Van Breda,M.F.,Accounting Theory,Fifth Edition,RichardD.Irwin,lnc,1992. [3]娄尔行编:《中级财务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毕业论文格式统一要求: 学术论文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规范,现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具体化为以下事项,请大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遵行。 一、论文文本的组成及编制要求: 第一项:封面: 第二项:目录(单独用一页) 样 式 目 录 中文摘要……………………………………………(页码) 引言………………………………………………………(页码) 一、标题 …………………………………………(页码) (一) 标题………………………………………(页码) 二、 标题……………………………………… (页码) (一)标题……………………………………………(页码) (二)标题………………………………………(页码) 三、标题…………………………………… …(页码) 结语………………………………………………………(页码) 参考文献(包括引文注释)…………………………(页码) 第三项:文章题目 第四项:作者姓名 第三项:摘要与关键词(只用一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不得多于200字。关键词最多5个,以国家颁布的《汉语主题词表》为准,不能随意选取) 免费论文范文网 第四项:正文(不少于3000字) 内容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主体、结语(见上面目录),注意: 1、引言应交待两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二是本文准备探讨什么问题(可分几个方面讲)。 2、每页右下角注明页码 3、结语至少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本文论述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二是对本文的探讨进行自我评价(如:哪些问题由于什么原因,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哪些相关问题需要另案研究,等等)。 第五项: 参考文献 (包括引文注释)(另用一页) 要在4种以上,网上资料不要超过3种(有印刷型的就不用网上的)。 格式如下: 1、报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报刊名称,出版年(月日),(期号(版次)) 示例: [1]王君琦全球化不会消解法律的文化冲突社会科学报,2002-2-21(1) [2]刘星西方法学中的“解构”运动中外法学,2001,(5) 2、图书: [序号] [著者所在国(中国的不注)]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示例: [3][罗马]卡贝利亚 论犯罪与刑法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网上资料: [序号]作者文献名网址时间 示例: [4]曹诗权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探讨 -/lw/asp?flh= 二、打印装订要求: 1、以上内容除封面外,全部用word文件打印,A4纸, 正文为小四字,上下边界各2cm,左右边界各3cm,行间距“固定值”为20磅。 2、以上第二至七项先完成并简装起来,定稿后与第一项封面一起按先后顺序装订成一册,一式三份(自留一份,上交两份),另准备手写稿一份。 也可以看看参考资料
10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