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幂520
六年级科学实践活动方案《做酸奶》一、指导思想: 酸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造出酸奶,用实验的方法探索酸奶的形成条件,学生会有积极的参与兴趣。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做酸奶的过程,用让他们在活动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运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感受到细菌(乳酸菌)的存在,意识到细菌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从而自发地去搜集更多的有意细菌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活动内容及展示方式本次科学实践活动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且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寒假前布置好,这样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活动,教师给予全程指导。1、实验:做酸奶 所需材料:新鲜酸奶1杯,鲜牛奶2袋(每袋约250毫升)带盖的杯子或瓶子(约150毫升),金属小勺1把,竹筷1根,温度计)操作步骤:将所用容器和工具用沸水消毒; 将两袋鲜牛奶煮开后,凉至30度左右,平均分装在已消毒的4个杯(或瓶)中; 分别向4个盛有等量鲜牛奶的杯中加入1勺等量的新鲜酸奶,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 将其中两杯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另外两杯放在阴凉的环境中,24小时后进行观察。 2、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研究制作酸奶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按照正确步骤做完实验,24小时后分别记录4杯牛奶的情况,判断是否已作成酸奶。如果失败,想想哪个步骤需要改进继续实验,反复对比,找到答案。最终找到做成酸奶的条件。这个阶段需要有耐心,对科学研究的执着。 3.上网搜集酸奶方面的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的细菌有益于人类的资料,记录下来。把记录的资料整理做成小报,知识卡片等活动成果展示方式:1、实验过程:文字记录配以电子照片2.实验结果,下结论:小论文3.搜集资料:手工小报,主题是:细菌和人类的关系三、活动的实施第一阶段:(本学期放假前)组织组织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集中,布置本次活动的内容,时间安排,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活动方法的指导。特别强调活动的成败在于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耐心。一定要能够持之以恒的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组织教师的联系电话,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给与指导。第二阶段(放寒假期间)实践学生自己在假日期间独立完成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与组织老师取得联系,探讨相关问题等,实践阶段大致可分为这些过程:1、 准备材料和工具,做酸奶实验2、 记录、分析、研究实验结果,找到做成酸奶需要的条件,作出自己的结论。3、 上网或查有关书籍,获取更多的关于酸奶,细菌有益于人类的资料;这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下学期开学)汇报总结通过半个月的实践活动,每位学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在开学时候组织他们汇报自己开展活动的过程,心得体会,交流和展示他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 结论。同时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选择开展的较好的同学,把他们的报告向全校学生展示,并向科协组织推荐申报等等。以点带面,逐步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素养。人类与植物——崔坝小学三至六年级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恩施市崔坝中心小学 朱祥辉一、指导思想: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为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并从学校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激发他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开展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二、活动背景: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相关。本活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从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使学生在认识和观察身边的环境的过程中,熟悉一些经常见到的植物,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喜爱,和植物交朋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三、活动目标:1、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的各种植物,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2、学生亲手为校园内的植物设计不同风格的名片,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巩固已有的一些关于植物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3、扩大视野,丰富课外植物知识,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4、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见到的植物,主动地进行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观察生存环境的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5、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四、活动计划:1、活动时间:2010年2月——2011年2月。2、参加人员:三——六年级学生3、活动内容:了解身边的植物;制作植物小名片;认识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植物博览会。4、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制作,走进自然,讨论交流。五、活动实施:(一)认识身边的植物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了解其名称及一些相关知识。2、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植物名称及特点,观看相关图片,填写表格(一)。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内容 名称 特 点花草 树木 我最感兴趣的植物 3、调查身边的植物,指导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学校周围、居住环境周围的植物状况,培养环境意识,填写表格(二)。了解身边的环境调查地点 有无植物 植物种类(树木或花草) 植物数量(品种繁多或稀少)家庭 学校周围 居住周围 村子周围 我的建议 (二)我为植物设计名片1、谈一谈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2、引导学生制作植物名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三)认识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1、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资料;2、学生展示自己了解掌握的奇特植物,讲述有关植物的故事。(四)植物博览会1、提前让学生到植物较多的地方收集一些直观资料,如树叶,果实等;2、为自己的植物查找资料,准备汇报内容;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实物,图片等。(五)、活动展示1、召开一次以“我与植物交朋友”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汇报展示本活动的一些成果。2、活动相片展示。3、学生心得体会的交流。4、植物小名片的展示。5、活动调查记录展示。六、可供评估的结果:(总结报告、图像资料、媒体报道、获奖名次等)1、学生种植日记。2、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3、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4、家庭、社会对师生活动的评价。七、活动预计达成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能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并进行探索实践;具有友善交往、协调工作、敢于探索的品质。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思维,科学素养,分工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使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得到发展。八、活动反馈与评价1、学生评价姓名: 性别: 班级: 日期: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描述性评价家长评价 你的孩子是否与你们讨论过他(她)所参加的活动。 你的孩子对他(她)所参与的活动是否非常感兴趣。 学生自评 你的孩子为从事这项活动在课外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程度。 你对你孩子的成果有什么看法。 从你的孩子参与这项活动开始起,你发现他有没有什么变化。 你对这次主题活动是否感兴趣。 你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你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是否愉快。 在活动开展中,当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克服的。 你对你的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你的做法。 指导者评价 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 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与合作性。 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 学生主动请教老师的次数。 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 学生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 2、教师评价指导者姓名: 日期: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描述性评价学生评价 你的指导教师是否很热情地指导你们的活动。 你的指导教师是否主动询问过你们的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你的指导教师在哪些方面帮助过你。 你想对你的指导教师说些什么。 教师自评 你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投入的热情程度。 为指导学生,你是否学习过与他们的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学生家长沟通过。 陈述你所指导的小组的活动设计方案及执行情况。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其他教师不定期地进行研讨。 简单描述一下你对学生的指导中最具创造性的表现。 行政评价 参与本次活动的态度。 活动内涵的领悟能力。 社区资源的开发能力。 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与其他教师的协作能力。 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 
小学生也有写论文?!!!恐怖你们什么老师啊,有没有脑子啊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回答
您好,我是小度老师,已经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近50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 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现在正在整理答案,大概需要三分钟,请您稍等一会儿哦~如果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给予赞,感谢~
关于小学生论文怎么写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 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 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 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 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 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 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 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 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 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 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 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 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 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 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 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 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 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 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 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 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 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 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 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 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 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 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 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 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小学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