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坤
金鱼起源于我国,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金鱼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在一代代金鱼养殖者的努力下,中国金鱼至今仍向世人演绎着动静之间美的传奇。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在中国,至少早在宋朝(960~1279)即已家养。野生状态下,体绿褐或灰色,然而现存在著各种各样的变异,可以出现黑色、花色、金色、白色、银白色以及三尾、龙睛、或无背鳍等变异。几个世纪的选择和培育这样不正常的个体,已经产生了125个以上的金鱼品种。包括常见的具三叶拂尾的纱翅,戴绒帽的狮子头以及眼睛突出且向上的望天。杂食性,以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在饲养下也吃小型甲壳动物,并可用剁碎的蚊类幼虫、谷类和其他食物作为补充饲料。春夏进行产卵,进入这一季节,体色开始变得鲜艳,雌鱼腹部膨大,雄鱼鳃盖、背部及胸鳍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追星。卵附于水生植物上,孵化约需一周。观赏的金鱼已知可活25年之久,然而平均寿命要短得多。在美国东部很多地区,由公园及花园饲养池中逃逸的金鱼,已经野化了。野生後复原了本来颜色,并能由饲养在盆中的5~10公分(2~4英寸)长到30公分。 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根据日本学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遍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 
很多家庭都喜欢养金鱼,这其中有不少是看见别人养,自己也跟着养的人。这些人对金鱼鉴赏的知识相对要缺乏一些。阅读下面的知识后,相信你养鱼就能体会出其中的妙与美了。对金鱼的鉴赏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金鱼的体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这三美的和谐、统一,浸透了历代金鱼饲养者对美的不断完善与追求。体态美体态美是鉴赏金鱼观赏价值的首题。任何一个品种的金鱼如果不具备体态美这一基本要素,也就会失去观赏价值。体态美,总的要求品种特征明显;体形端正;各鳍齐全、完整、舒展;鳞片排列整齐、无残损、无错鳞、苍鳞、各部位对称,然不同种又有不同要求。如:狮头,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头部肉瘤发育良好;珍珠鱼则要求吻尖、肚圆、鳞片明晰凸起,好似身上缀华贵的珍珠;虎头要求短身、背部平滑光润无背鳍残迹,头方、肉瘤发育优良,尤以“王”字虎头被视为虎头中的佼佼者。色彩美五彩斑斓的外衣给体态美的金鱼增添光彩。色彩美指色正,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所谓色正指红、蓝、黑、白、紫、紫蓝五花颜色的纯正,且在遗传中较为稳定,无褪色、变色。花色的艺术性把金鱼鉴赏引向更新更高的境界。过去人们曾把“十二红”视为珍品,但它只是出于偶然,而“鹤顶红”、“鹅头红”之所以久盛不衰,则得益于其色彩艺术的完美,香港人又赋予“红运当头”的吉祥之说。动态美如果说色彩美是金鱼之静态美,动态美则是金鱼游泳、浮沉、升降、嬉戏、追逐的各种优美宜人的姿态。这就是要求金鱼在游动时各鳍展开,鱼体保持平衡,才能使它风度翩翩,艳丽多姿。体态美、色彩美、动态美是金鱼鉴赏的三个重要的、缺一不可的条件。三美的统一使金鱼具备了很高的观赏价值,养殖金鱼,成为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