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传统文化与时尚议论文范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2

科研就是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传统文化与时尚议论文范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大学

已采纳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计数。如:中国陶瓷、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皮影、乐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说一说元杂剧和文房四宝。元杂剧第一人是关汉卿,这位中国第一位戏剧作家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剧作700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关汉卿的剧作有描写社会矛盾、歌颂人们斗争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文房四宝就是人们说的笔墨、纸、砚。笔因王羲之的缘故,李渡毛笔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砚:星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都具有1000多年历史。是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历史悠久呀!篇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传统文化与时尚议论文范文

193 评论(14)

nessai

在潮流与传统中寻找平衡2015-01-06 14:12如果我问你情人节怎么过,你会侃侃 而谈;如果我问你NBA球星你最喜欢 哪个,你也会脱口而出是艾弗森;如 果我再问你最近最流行的电影是什 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是《致 青春》。 这时,我们换个话题:你知道多少有 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 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 特》《浮士德》的情节?这个问题不 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 这些自诩为新新人类,寻求个性、独 树一帜的年轻人,面对传统的尴尬与 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 极为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 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 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 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 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便趋 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淡 忘,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 么,忘记传统,这难道不算是背叛 吗?这种不平衡看似不伤大雅,然 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 会一点点遗失或是磨灭,即使流行文 化再怎么蓬勃发展。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不 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红楼 梦》倒背如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 应该对历史的传承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很多人抱怨名著的过时,试问, 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经 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 诵着,这算过时吗?相反,有哪一首 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这样经久不 息呢? 201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 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 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 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 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 《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 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 津。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 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 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二十一 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 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 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 产! 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 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 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
16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