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mcliustriv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课程总结论文题目怎么写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丫头

已采纳
毕业论文的题目技巧1、各类论文的标题,样式虽多,但不管何种形式,主旨都是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2、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分为揭示课题的实质式:“经济中心论”;提问式:“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3、交代内容范围式:“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判断句式: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形象化语句式:“科技史上的曙光”等标题。注意事项:1、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课程总结论文题目怎么写的

249 评论(10)

实践者。

很完整的毕业论文范文文档,是我上学时候学校的官方版本,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并支持作业派论文范文网。详细内容点击本地下载即可,希望好用收藏本站或者好评,信我的没错的本规范依据国家科技论文标准(GB7713-87,GB7714-87),并结合学院对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本规范主要适应于三种体例中的论文类(含调研报告、策划方案类),其他体例可参照执行。一、论文版面与打印要求论文必须采用A4型打印纸排版、单面纵向打印。封面按照学院教务处统一模版采用楷体三号字居中填写,其中论文题目只填写主标题。页边距:左3cm,上、下、右:各2cm;页眉:5cm,页脚:5cm。页眉注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毕业设计”,用楷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并加下划线;页脚:页码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居中书写。一级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标题若为两字,则两字中含两个空格。其他内容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表格、图表除外),二级标题加粗,行间距设为5倍。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段前段后格式均设为自动。二、题目论文题目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同时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字,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公式等,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三、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内容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一般为300 字左右。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具体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102 评论(8)

遥想公谨之

一、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阶段 信息化建设项目按时序划分,一般经过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6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别需求,对项目产品进行描述,确定分阶段实施的进度,从业务、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可行性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指出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确立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最后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也称为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为“系统说明书”,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系统说明书既要准确又要通俗易懂,用户根据系统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他们所要求的系统。 “系统说明书”一经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评价和验收系统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概括地讲,已解决了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则是系统“怎么做”。也就是说,根据系统说明书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也称为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为“系统设计说明书” 4、开发和测试阶段 开发和测试阶段是按物理设计方案付诸系统实现的具体工作,包括开发与调试程序,采购硬件。 这个阶段的工作量很大。在这个阶段,开发工作要重视文档的建设,测试工作需要写出测试分析报告,包括功能“测试分析报告”和“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安装调试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包括:硬件设备与软件平台的安装调试,用户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安装调试阶段实现现有系统被新系统所替换,需要用户许多部门的参与或配合。为了使系统顺利转换,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统筹调度和协调。 6、运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经常性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程序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上述6个阶段,构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整个)生命周期。
9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