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珈蓝
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参见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第5项:专利文献。专利文献对科研有以下重大意义:1、研究课题开题立项时,可全面了解特定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选择高起点及新的科研领域,避免重复劳动和投入,节省时间及科研经费;2、科研活动中,了解科研项目的发展历史、已取得的成果及各种解决方案,有利于科研人员开拓思路,启发创造性的思维;3、有助于实现科技产业化,使科研与市场较好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扩展资料:参考文献的书写技巧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格式如下:1、单一作者:英文格式为“(作者姓氏,发表年份)”,中文格式为“(姓名全名,发表年份)”。2、两名作者:作者姓氏必须以他们的名字在其发表文章内的顺序来排序。若两个作者都在括号内引用,名字中间需加上“&”符号,也可用“and”、“和”进行连接,取决于期刊格式。若在句首引用则使用“and”以及“和”。3、一篇文献有三名作者及以上,则只列第一位作者,英文用“et ”指代剩余作者,中文则使用“等”。4、若采用数字上标式引用,较为简单。多篇文献,用逗号隔开,连续的引用则使用“-”简略。主要注意文中的数字顺序对应文末的文献顺序。注意事项不同期刊,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论文对格式的要求不尽相同。引用类型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书籍(Book-Chapter)、专利(Patent)、会议(Conference)和毕业论文(Thesis)等。强烈建议使用文献管理软件,通过选择格式类型自动填充。这样能省去大量繁琐的整理文末文献格式的工作。
首先了解如何使用完整的句子来当作引号,顾名思义,完整的句子当作引用是通过引用你需要的完整论点句子来创建的。虽然这些都是完整的句子,但在你的论文中,它们不能把他们作为独立的论点使用用一个附加的完整句子或短语介绍他们就行。了解如何使用大括号,大括号是从一个来源直接引用的多个句子,在你的论文中占了四行以上。因为它们占用了大量的论文空间,所以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它们的使用应该尽量的少。通过在您自己的内容和引用之间添加一个完整的行空间来合并一个大括号。了解如何使用间接引号,间接引号,或释义,是指你使用一个来源的句子,但将措辞稍微改为你自己的话。这是有用的,当你不能满足的要求,如果你已经引用了太多。注意避免剽窃,至少要修改50%的句子。通过移动部分来改变句子的结构。您可以使用同义词库与同义词交换单词。只有当你确信你明白你正在复制的内容时,才能进行释义。如果你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你就不能把它充分地写进你自己的话里。准确地抄写引文,如果你使用的是直接引用,你必须逐字复制它包括所有的拼写和语法错误,即使你意识到它们是不正确的。如果有一个错误,你知道,把[原文](斜体字和括号)后在括号里表明错误。这意味着你意识到引文中有错误,而这并不是你的错误。其实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一般要小于30%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论文有10000字,那么就有3000字是可以重复的,所以对引用格式和参考文献的应用都是很关键的。在最后一定要列出你应用的参考文献的出处,具体的参考文献格式按自己学校的格式为标准,因为不同的学校对于参考文献格式会有一点点的不同。(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3[P]。1989-07-26。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5项:专利文献。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二: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 2[P] 1993-04-[2]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 中国,5[P/OL] 2001-10-24[2002-05-28]扩展资料:其他参考文献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3: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3[P]1989-07-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项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本标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设必备项目与选择项目。凡是标注“任选”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均为必备项目。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第5项 著录信息源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可依据书名页、版本记录页、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录各个著录项目; 扩展资料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参考文献格式[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