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wan172
毕业进入农村教师行业已经近两年了,从最开始的青涩模样到现在成为算是有少许经验的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感觉自己真的是成长了很多。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逐渐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我要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在这里,我简单谈谈关于“如何成为农村优秀老师?”的一些想法。一、要具备所教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身为一名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阶段,让孩子打好基础,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因此,老师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特别是当今新的时代,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自习虽然是农村教学,但孩子们的求知欲还是很高的,听过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点,我很赞同,因此老师们课前备“好”课,课后不断储备新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尤为重要。二、教学方法应根据环境“因材施教”刚到所在小学教学时,我努力根据大学时老师们讲的教学教法“提示”和实习时候县城老师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但过了段时间就感觉那种教学方法在农村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一段时间后我总结出几点问题来:农村孩子们基础知识薄弱,一味按照县城正规学习进度教学的话,孩子们就会有点跟不上,有时更会产生学习压力。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数量上普遍少,因此孩子们的学习竞争力不够强。部分农村孩子会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有的是留守儿童,需要做很多家里的事,就会耽误学习时间;有的受家里大人影响,认为读书不重要;有的家长倒是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奈何自身学习程度不够不能够给孩子做辅导。。。对此,我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适应农村孩子的教学:在按正常教学进度之余,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给基础薄弱的孩子们补基础,争取基本达到课标要求。作为一名六年级班主任,我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采取积分制,平常表现得到的积分(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学习中提出问题等)加上考试所得的均分,然后对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奖励,对表现不大好的做出批评并鼓励。试着与家长沟通,共同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要学会“爱”学生,教学要“软硬兼施”刚去了学校时,看到孩子们每个都是那么可爱,再加上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后,感到孩子们都是“小天使”。因此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想法行为,总是投以“理解”作出简单批评,但后来发现孩子们的错误想法一直没有改正,最后“施展”出老师的威严来,才有了见效。所以,教学要软硬兼施,课上是和谐“师生”关系,课后可以是“亲人”“朋友”关系,要把握好“度”,这其实是我这个“新任”老师的“经验之谈”了。四不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我带过两届六年级,班里有过两个和其他孩子表现“不同”的同学。一个是男生,年龄比同级孩子大几岁,家里就剩下80岁的奶奶一个亲人了,因为种种原因他产生了消极的厌学情绪,甚至厌世情绪,老师们对于他的表现很无奈,但又不知如何沟通。身为他的老师,我更是有点担心,我多次试图和他沟通,但是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于是我不再一个劲的问他是怎么想的,我什么都不问,只是找出他的优点并鼓励他,后来经过我的耐心鼓励,没想到他竟也跟着同学们学了起来,有时我夸他两句,他竟然不好意思的笑了。也有过一个女孩子,她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对学习很迷茫,甚至划破自己的手指,学习压力很大。我通过她的日记和给她写纸条,终于我了解到了原因,然后在课余之时她就向我以这种方式询问。逐渐那个往常开朗美丽的姑娘又回来了,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或许我不是足够优秀的老师,或许我还有很多方面的欠缺,这也只是我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新人的一点点经验,可能有很多不适之处,请提出批评,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我都乐意接受!1、对学生的“三心”教育留守儿童太多,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窘况。面对这些孩子,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用我们的爱去感化他们,用我们的耐心去等待他们改变,用我们的宽容心如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和错误。2、勤农村老师要勤跟班,勤查寝、勤发现、勤处理。留守儿童太多,孩子住校很早,有的只有10岁,甚至不足10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到孩子间走动,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当然,这个“勤”还包括勤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学习班级管理,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考核,勤辅导。3、教会孩子自主管理这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我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我放手让五年级的孩子自己管理,他们自己选班干部,自己安排扫除,班干部自己查寝,督促,午自习自己管理纪律,自己设计并办板报,自己当小老师??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听学生汇报,再给他们指导。4、老师要有优秀的品质,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要想做好农村教育,老师的品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家里就缺乏正面引导,如果在学校还没有正面教育的话,他们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要想学生做到,老师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持之以恒、有爱心、谦虚谨慎、宽容度、大公无私??5、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城市孩子的家长要稍低一点。很多孩子只有爷爷妈妈在身边,与老年人的沟通更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怎样与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校合一。”另外要建立家长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孩子父母联系。5、过硬的专业能力城市里的孩子回到家还有爸爸妈妈可以辅导一下,农村孩子不行,教育的责任几乎都落在了老师头上。老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要过硬。6、把好作业关之所以把作业单列,是我觉得作业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批改,还要督促孩子改错,然后老师再检查,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孩子统一讲解。 
一、心中有爱。好教师,心中要有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 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用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所以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要能从学生成长的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学习的知己,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领路者和鼓励者。2二、提升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能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3三、勇于创新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