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2433576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列入的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序号按其在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并在文内标注,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编号]作者.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著作:[编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编号]作者.题目.见(英文用In)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其他形式的参考文献,也应尽量详细地注明基本信息。作者人数超过2人,不同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1名作者用圆点。若作者超过3人,只列出3人,第3人后用“等”或“et ”,其他作者略去。英文人名的写法:英文人名之间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名字只写第一个字母的方式。例如:McDonald MC多个英文人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用“&”或“and”连接。具体的在百度文库中有,你可以下载参考。
文献引用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的格式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文献引用书写技巧: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医药论文对参考文献的书写有一定要求:参考文献必须以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主要文献为限,并应对照原文核实。综述讲座类一般不超过20条,其它类型的稿件不超过10条。“内部资料”、“待发表”及“会议资料”等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入。参考文献在文中采用顺序编码体系,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上,并置于右上角。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文排列,序号亦加方括号,其后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每一则参考文献均请在其文题后用英文大写字母标注文献类型并用方括号括上(如: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 ;标准:[S];专利:[P];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见本刊2006年各期实例)。参考文献作者在3人以内(包括3人)时应列出全部作者,超过3人时,后加“等、et al。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外文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略点。中国人姓与单名间空一格。外文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刊名单词首字母均用大写。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在参考文献中,下一条文献与上条相同的项目,应一一重复著录,不宜用“同上”、“Ibid”等。中文参考文献中的句号不是空心圈,而是黑点。 本刊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投稿时请以此为准: [期刊]作者文题[文献类型]刊名,年,卷(期):起页
书籍和手册的参考文献格式是:作者姓名——书籍名称——出版社名称——年份——页码当然如果引用整本书,就不需要页码。参考文献国外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国内有,一定要把每种参考文献搞清楚,不能乱引用。另外参考文献优先考虑:期刊、书籍和论文集等比较常见的类型,如果不懂,建议你百度搜: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参考文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