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展翅note
体检中心论文都有哪些题目 
如今,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到了为工作事业不停奔波的“奔三”年纪最年轻的一批“90后”也已20岁,进入了大学校园不敢看体检报告,实则是对自己健康状况缺乏自信,更折射出对自己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心虚”这项调查中,6%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压力大,怕体检查出问题,9%的受访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认为自己平时“作”得太多,已经给身体造成了损害正视体检 筛疾病控风险“怕”往往是因为不够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王鹏表示,如今的检验指标越来越多,如代谢类指标、肿瘤标志物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项指标异常说明不了问题,医师需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分析,才能给出较为科学的判断或建议以糖化白蛋白为例,它反映的是此前3周左右血糖的体内水平,它的异常提示的是受检者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明确评估其糖尿病发生的风险,还要结合其近期的不适症状、既往病史、家族史、运动饮食习惯、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结果等一系列的指标当然要进一步判断出检查者是否为糖尿病前期,还要结合口服糖耐量试验等更为专业的检查进行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治医师唐建春也表示,体检报告中有些异常情况可能是短期内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因素等造成的,如果及时调整,也能把稍微偏离健康轨道的身体拉回正轨“根据检查的结果,医师给出的建议的力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当你翻开体检报告,看到某一指标后面缀着向上、向下箭头或加减号时,别慌,先听听医师的建议,并按照指导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通过健康管理,有些指标是可以改善的你也许会发现,之前只是体检帮助人们拉响健康的警报,只要及时地给予重视,也不必吓唬自己当然,如果身体已经出了问题,“怕”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每个人对疾病症状了解是不一样的,对疼痛、不适感的忍受程度也不同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真的病了还是杞人忧天,抑或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专业医师通过体检能够给你一个答案”唐建春强调,定期体检能够早期发现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饮食、作息等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危险因素,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控制,指导健康管理个性订制 早发现早诊治如何选择体检套餐?按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2014年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体检内容大致分成两类:基础项目和个性化项目,也被称为“1+X”其中“1”是基石,是必选或常规体检“X”即个性化项目,需检查者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工作环境、家族史等自行选择,也可咨询正规医疗机构的相关体检专业医师的意见基础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视力等体格检查,血常规、尿液分析、肝肾功能、血脂等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个性化项目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全球范围内多发的慢性病早期风险筛查在唐建春看来,40岁以下的成年人可在基础体检项目之上,根据自己家族史选择相应的肿瘤标志物筛查、遗传因素相关疾病的筛查等;根据自己是否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可相应增加肺部、肝脏等器官检查项目;还可计算体质指数(BMI值,为体重与身高平方的商)来判断体型是否超重或肥胖,由此选择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筛查项目40岁以上人群,应开始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建议做颈动脉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体检只是初步筛查,如果检查出问题,必要时可根据体检报告给出的建议到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唐建春说在众多疾病中,人们最怕检查出的疾病莫过于恶性肿瘤很多人谈癌色变,因为恶性肿瘤危害大、晚期难治愈,而有些癌症通常一经发现就是晚期记者了解到,很多患者当身体出现了不良症状之后才去医院检查,而胃癌等部分癌症早期几乎没有典型症状这种情况下,定期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
BNP: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由于其最先从猪脑中分离,所以又称为脑钠素:BNP。后来在心脏中也分离出BNP且心脏分泌的BNP多于脑,心脏释放的BNP主要来自心室,但心室储存BNP较心房少。它与ANP均属于心脏利钠肽类,由于它们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心脏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NT-proBNP: N端前脑钠肽(NT-proBNT),是一个诊断心衰比较可靠的指标,临床若考虑心衰,因NT-proBNT检测可快速获取检验结果和结果的可靠性,第一个必做的检验项目,且NT-proBNT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而NT-proBNT阴性者即可以排除心衰可能。BNP与NT-proBNP的主要区别:心肌细胞首先合成108个氨基酸的BNP原,称之为proBNP(BNP前体)。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为NT-proBNP(氨基末端-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两者来源相同并且等摩尔分泌。BNP与NT-proBNP的不同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分子结构不同:BNP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二硫键连接构成的环状结构,可与钠尿肽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活性作用;NT-proBNP为一直链结构,是失去生物活性的氨基酸片段。(2)在体内的清除途径不同: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钠尿肽清除受体(NPR-C)结合继而被胞吞和溶酶体降解,只有少量的BNP通过肾脏清除,当肾功能缺失时,中性肽链内切酶(NEP)也可打开BNP的环状结构而对它进行清除;NT-proBNP清除的唯一途径是肾小球滤过,肾功能出现缺失对NT-proBNP的代谢影响极大。(3)半衰期不同:BNP的半衰期是22分钟,而NT-proBNP的半衰期为120分钟。从临床检验的角度考虑,NT-proBNP在体外相对较为稳定,给检测带来方便,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考虑,BNP更短的半衰期更能及时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利于临床监测治疗效果,从而给临床带来更好的应用价值。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两者来源相同并且等摩尔分泌。因此,从理论上讲, NT-proBNP的临床应用结果是相同的。而且从多年的临床结果来讲,也并不存在太大的区别。 在临床中,从心衰诊断这个角度来讲二者是没有区别的。但不存在差异是不可能的,以统计学来分析两者的差异很小。美国《临床化学》杂志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BNP和NT-proBNP在急慢性HF中的诊断精确性比较》,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得出如下结论:BNP和NT-proBNP化验在急性和慢性HF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诊断精确性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脑钠肽(以下简称BNP)对心衰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预后有很大帮助。在2001年修订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诊疗指南中,已经把脑钠肽作为心衰诊断的工具。2005年欧洲和美国的指南,均进一步肯定了脑钠肽在心衰诊断中的作用。脑钠肽是心脏细胞产生的结构相关的肽类激素家族钠尿肽中的一种。当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会使血中BNP的指标浓度增高,而这恰恰是诊断心衰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以独立预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状况。因此,BNP可以作为一个更好的预示心衰状况的指标。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50岁以下的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pg/ml诊断急性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5%;50岁以上的人血浆浓度9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0%。NT-proBNP<300pg/ml为正常,可排除心衰,其阴性预测值为99%。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pg/ml提示预后良好。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NT-proBNP12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NT-proBNP值正常可以排除心衰(阴性预测值接近100%)NT-proBNP有助于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NT-proBNP值的高低与伴有呼吸困难心衰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在急性心衰的诊断中,NT-proBNP明显优于临床判断,而二者联合的方法又优于单一诊断方法。脑钠肽也称B型尿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人体血浆中的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促使其分泌的有效刺激主要来源于心室扩张或容量负荷过重,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时梗塞灶周围的心肌细胞的BNP分泌水平也会明显上调,其它影响脑钠肽分泌的因素还包括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缓慢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