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啊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41

21环境任雨航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啊

8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487124826

已采纳
首先应该表明论述的观点,然后用一系列的史实和论证方法论证自己所要表述的观点,最后强烈的表明自己所论述的观点的正确性。

论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啊

99 评论(8)

cherrylucky

一、换一种意思来表达论文内容。我们在对论文进行检测的时候,肯定要先看一看哪部分内容飘红严重。针对飘红的内容,大家可以想办法降重。其中用换一种句子表达的方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降重方法。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呢?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大概有900万人,由此可见就业压力非常大”,我们可以把句子改写成“每年有大约9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竞争强、压力大的问题”。其实这种修改方式的诀窍在于,既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还能将论文中的上下文对接起来。如果这两者做好了,论文查重率一定会降下来。二、要么压缩长句内容要么扩展短句内容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如果一整段句子里没有专业名词的话,我们是可以将长句浓缩短句。而表达精炼的短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加入缺失的主谓宾补语等来拓展论文的长度,以达到在保持句子本意的情况下让句子复杂起来的目的。这是降低重复率常见方式。那种论文查重率要求不高的论文,完全可以用这种写作方式来凑字数。三、对论文结构和语序做调整。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句子你将表达的顺序换一下,它的意思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不光句子,就算是一个段落,其用一般的语序表达方式来表达是顺畅的,而将语序倒过来说的时候,其表达的意思也未发生过改变。由此看来,只要语言文字用得对,不管用哪种语序来表达整篇文章内容分都不会受到影响。而这种调整结构和语序的方法,在降低论文查重率的方法中,大家都屡试不爽的一种。其实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降低重复率的方法就是,我们通过更换论文里面的案例和数据的方式降重。比如,有些要求不是特别严谨的工科论文,如果涉及到案例和实验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更换新的案例或数据,或者将其拆开再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或解释,不要啰嗦,只要适度地表达,论文的重复率就会降低的。 那么文章写完了可以关注学知查重领取免费的查重机会提交论文可以得出重复率和论文的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可以提高论文的通过率。
177 评论(9)

溜溜-1w

一、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一般有这样的几种:(1)假如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2)假如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3)假如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三、议论文无所谓顺序问题。一般看论证的过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96 评论(12)

gumuyuyue

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按照以下要求以及顺序来写: 论文首页,包括论文标题、单位姓名等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目录正文(含引言或序言),要注意论文中图表、注释格式参考文献附录(可选)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论文题目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码和公式等。 如论文题目内容层次很多,难以简化时,可采用题名和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副题名起补充、阐明题名的作用。题名和副题名在整篇论文的不同地方出现时,应保持一致。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字数为300~600字,英文摘要要实词在300个左右,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摘要中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3、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中文和英文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 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8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志。 4、目录 目录即论文各章节的顺序列表。论文应写出目录,标明页码,便于阅读和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目录层次要求不多于3级。 5、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本论、结论。 (1)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 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 ② 提出问题。 (2)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本论一般包括: ① 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确定分论点并安排好文章层次、段落; ② 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 (3) 结论:是论文的结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① 提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 ② 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③ 有关问题的简要说明。 (理工科专业、经管文法类专业一般要求10000~15000字)。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论文的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 7、附录 根据论文的内容要求,确定是否需要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等。那么,怎样写好论文?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具体地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作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184 评论(14)

六一五

1确定题目: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便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加以甄别、优选,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要精炼论文题目,使得一看题目就很具吸引力。2细列提纲:确定题目后,要全面收集资料,最好是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一些与所写论文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要花点时间精读文献,即便是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心中已有提纲,也必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这是列好提纲的基础,也是后面撰写论文的必要积累和热身。3全心撰写:在一二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按计划撰写。要根据提纲内容,规定每天应该完成的撰写部分,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有些人喜欢不间断写,因为思想观点转瞬即逝,高度集中撰写时,思想观点连续性强,写起来效率高;有些则喜欢每天完成一点,这样不仅不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思考。4精心修改:论文主体内容完成后,不意味着论文完成。这时可以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论文,从头到尾阅读、查看论文,有无错别字,有无不通顺,有无撰写不深不全的地方等等,修改可以一次甚至多次,完全根据自己对待论文的态度来,精益求精当然最好。5导入引言:论文一般还需要一个引言。这是论文开头的部分,主要阐述写作的原因,目的,意义等等,是进入正文的必备程序,如果直接从提纲进入,难免有所缺失,似乎没有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撰写正文前写,也可以正文完成后再写。这里建议是完成正文后再写,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全文,写好引言。7完善要素:全文完成后,还需完善一些要素,主要有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页码等要素。特别是摘要,要在写完论文后,在对全文精深把握的基础之上再写摘要,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摘要内容、写好摘要内容。
260 评论(12)

zjgzllc

写作是一个很专业的东东
222 评论(12)

zfyyfw1230

文章写作的顺序有以下五种: 一、 事情的发展顺序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基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如《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发展:周瑜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进一步增加诸葛亮造箭的难度,诸葛亮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高潮: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局: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二、 按时间顺序 常用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雷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的。 三、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顺序 一般用于游记、参观记、写活动和写景物等文章,常常会因为作者观察的顺序、观察的地点的变化而存在空间位置的变化。这种方法只要抓住文章中能够标明的地点,空间转移的词句,|就很容易地理清构段的形式。 如:《草原》,按人物活动场所的转移可理清段落了。 初入草原——进入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的送别。 四、 按事情的不同方面顺序 常用用于说明文的文章,描写状物时,也会用这种方法。 如:《鲸》 鲸有大小——鲸的类属和种类——鲸的生活习性 从表面上看都是写鲸的,但是作者是通过不同的几个侧面分别叙述的,让人感到有条有理。 五、 文章的特定结构形式 1、 开头有总起 如:《翠鸟》写翠鸟的外形特点一段: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 先总后分 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最后的总结的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 总——分——总 如:《鸟的天堂》第8自然段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一句写了大榕树的茂盛 第二、三句围绕第一句分别写了榕树叶子多而密,颜色鲜明,明亮,富有生命力。 第四句赞美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总说) 4、 回忆式或倒叙开头的方法 这是一种不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而是将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部分或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表达叙述事情的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这种方法引人入胜。
206 评论(15)

流动化学

论论文的话,一定要记住这几个布的地方,就是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东西一点都不能少,最好的话也有事实依据,这些东西都要写上去
21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