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6

ljkjhk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330586385

已采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易纠正过来,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所以必须紧抓教育。从长远观点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大计,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又依赖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曾指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1)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再三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2)“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教育问题甚至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4)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摘要

104 评论(14)

huangdand

基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基础教育的地址和作用,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242 评论(12)

余垒

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者:朱善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转贴自:中国教育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以积极健康的文化为重要特征,而崭新的和谐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化民成俗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传承和创新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注定要为形成和谐社会的崭新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更加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教育系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总结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这几个方面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雏形。而且,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对于抵御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在当今人才培养体系中日显单薄,在某些区域甚至几无踪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文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必须从单纯的专业教育中走出来,突破传统的“人才规格模式”和“教学计划模式”的框框,实现专业教育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以科研和工程能力为内涵的技术品质,又要培养以传统文化修养与意识为内涵的人文品质,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培养出时代、国家需求的真正“大师”,可以孕育和催生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崭新文化。
200 评论(10)

srr1988226

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方向,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方向;科教竞争力和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实力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其竞争力和实力的基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性事业。  2、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本身就是产业,教育的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3、教育是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随着教育的进步而发展。  4、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5、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战略性问题,教育己直接关系着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关系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169 评论(13)

九天翱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要培 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样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 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教育发展目标上必须做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现阶段,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5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