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tree1215
学位论文(要注明是本科论文、硕士论文、还是博士论文)的情况[序号]作者题名[D·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毕业学校,年份 
博士论文相较于学士论文以及硕士论文,有着更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博士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而学士论文以及硕士论文都是以相应的学生所撰写的论文。博士论文要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学士论文只是要求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生论文是衡量是否达到学位论文水平,可否参加答辩的唯一文字材料。因此,对论文写作必须态度端正,认真仔细。先说文字,必须通顺,可读,还要有逻辑性。格式必须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如果文字一塌糊涂,逻辑混乱,只能退回或否定。任何评审人拿到论文文本,通常先粗略看一下整体格式,然后对题目进行审视。接着看摘要,了解大概内容。如果题目或摘要不明确,给评审人第一印象就不好。甚至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种论文恐怕凶多吉少。博士论文要求高于硕士论文,自不必说。博士论文对研究生理论基础,实验设计,结果和讨论要求较高,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题目应简洁明确,不产生歧义。摘要是全文凝练的缩影,好的摘要令人有细读下去的欲望。关键词必须让人联想到论文的内容,按逻辑大小排列。前言部分的理论基础反映博士生学术视野,选题的依据起点,问题的准确性把控,工作意义和价值。对文献的综述看出理论功底的厚度,概括归纳的能力。所研究的内容必须是整体的针对某机制的系列工作(不相干的工作捏合一起是不可以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决定论文的价值。方法不能单一。方法选择要说明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对解决问题是否适用?对方法的熟悉程度和实验的设计理念可以判断研究者的思路和对技术运用的能力。技术路线说明从哪入手,依次递进还是平行。各方法要相互印证,相互支持。结果要详实可靠,实事求是。图表清晰,统计学运用得当。讨论最能看出学生科学思维和辨析能力。不能空泛,也不能重复结果。要从各种数据中推理,比较,分析,按照科学规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客观评价,指出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或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写明的。慎用首次发现这样的词语。结论要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创新点的准确描述反映作者的总结能力。参考文献与文中对应要仔细核对。若发现文献不对应,反映的是科学不严谨,甚至波及全文的可信度。有博士生认为,只要在读期间发表了几篇SCI文章就可以达到学位论文水平了,这是完全误解。学位论文是一篇完整的论述,不是只看个别结果。若你发表的文章与你论文主题无关,还会起负面作用。所以还是认真写好毕业论文吧。字里行间,能否看出是否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博士论文判断的标准!硕士论文基本上只要选题可以,方法可行,有一定数据和初步分析,就说得过去,也不要求创新。只要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足矣。但是写作通顺,合乎逻辑也是基本要求。
老师让你们标,证明他之前也是这么写的,可以找一下导师之前发的文章,他怎么引用,你就怎么用。。比如我扒出来的是这样的:
你是问什么?参考文献?博硕论文,统称学位论文,用字母D表示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可以分为论证性和考证性的论文两种。至于学术专著,不在此篇讨论之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术专著的写作也是以单个问题的研究和单篇文章的论述作为基础的。曾有专家指出,在学术研究方面,“先成文,后成书”就是这个道理。考证性的论文,主要就是利用已经发掘和发现的新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考证,去伪存真,辨别真假。这种考证性的论文,也并不是只存在于考古学和对古代史的某些分析和研究中,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也非常必要。比如,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一些著作、手稿,也需要我们进行考证研究和进行必要的校勘,有的属于翻译的问题,有的则属于早期和后期文章的比较研究问题。学位论文是我们在经过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为了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撰写的论文。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没有本质区别,除去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以外,学位论文还要求我们把某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论文中去,也就是说在学位论文中要反映出自己在某一阶段学习的成果和实际水平。再就是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字数要求,篇幅比较长。一般来说,学士学位论文1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3至5万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8至12万字左右,分析和论述得比较系统、细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实际上也是个学风不正的问题,学位论文越写越长,越来越厚。好像只有字数多才有价值,才是好的论文。其实,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学位论文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
请问最后题主知道该怎么区分标注硕士论文还是博士论文了嘛?导师也让我们标注,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