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1

听闻余生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燃剩的半支烟

已采纳
论文摘 要:近些年来 ,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某些工程根据自身特点需要,在提出高强度的同时,也提出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具体是: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3)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232 评论(13)

仰光

这里有篇题目相同的期刊论: 陈浩文 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大力推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J] 时代经贸, 2010 (16): 161- 你这篇可按网络电子文献的格式写: 作者 题名[EB/OL] (发表或更新日期)网址 唐双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商业
99 评论(10)

晚枫之歌

[2] 孙慧玲 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科技信息 2010(17) [3] 赵俊梅 Excel回归分析应用于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预测[J] 山西建筑 2009(35) [4] 夏龙云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体会[J] 安徽建筑 1998(04) [5] 许燕莲 关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配及调整方法[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01) [6] 李淑英 基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调整方法研究初探[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07) [7] 刘广生,王天江 关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调整方法研究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 [8] 王春红 关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调整方法研究初探[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5) [9] 严国相 用面干饱和砂石试配混凝土配合比[J] 建筑技术 1980(08) [10] 毕春丽,肖琦,张丽 工业废渣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 混凝土 2005(12)
149 评论(10)

1359938859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1 条[1]李玉,何平,谢喜山 后浇混凝土与砖砌体粘结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2) [2]黄文明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3]王顶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4]王文中,王国荣,殷济波,殷风雨 芜湖临江桥主塔C50预拌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J] 安徽建筑, 2008,(01) [5]黄志福 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 安徽建筑, 2009,(02) [6]钟庆华,赵成宇,高卉 船闸工程“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7]王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计算[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8]张宏梅,王耀华,毕亚军,陆明 含钢丝网遮弹层的结构靶的力学性能与枪弹射击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05,(02) [9]韩延清 水泥GB法与ISO法对比试验与应用[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0]赵军,张海军,田向阳 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3,(01)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陈斌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2]牟晓光 高强预应力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王雨利 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曾磊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王立军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试验及人工智能系统模型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6]张德成 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伍崇明 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1]李小法 太原滨河小区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及治理[D] 天津大学, 2004 [2]潘振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3]吴蓉 商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的研究[D] 郑州大学, 2004 [4]刘红军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3 [5]刘卫华 组合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与筋带的摩擦性质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6]宗荣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使用性能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7]陈(韦华) 5万吨级扩建码头施工(技术)工艺研究[D] 河海大学, 2004 [8]黄祚继 临淮岗船闸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 [9]武欣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10]宗永红 乌鲁木齐地区碱-骨料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 新疆大学, 20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1]范孟岭,卓晓明 商品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 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7 [2]康忠寿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A] 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 2008 [3]张波,张方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大掺量复合掺合料及机制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4]江守恒,朱卫中 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强度发展规律及其表征[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5]刘本刚 浆水回收再利用在混凝土中的试验与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6]江涛 商品混凝土质量教训35例[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7]曹志强,张广山,华玉,马卫华,柳丽霞 CFRP约束受损混凝土圆柱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A] 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8]陈喜旺,丁宏,黄天贵,史忠,李路明 海洋冻融环境防腐阻锈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8 [9]蒋学茂,任学军,苏话诚 泵送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10]卫海亮,陈江,卢则阳 烟台世茂海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及分析[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23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