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幼儿园饮食论文摘要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4

dd323011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幼儿园饮食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u101415

已采纳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尤为重要。每次进餐为幼儿提供一个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通过进餐时间和环境的“刺激”,使幼儿建立起固定的条件反射,为就餐做好心理准备,以利于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和吸收。进餐的环境要安静、卫生、秩序良好,使幼儿心情愉快,思想集中,让幼儿从小养成专心进餐的习惯,切忌边吃边玩,成人不要在进餐时训斥幼儿,应把问题放在其他时间处理。二、培养幼儿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培养幼儿吃多种多样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及吃单一食物,在安排幼儿膳食时应注意粗细搭配,肉、鱼、奶类、豆制品及各类蔬菜均要安排食用,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可变换花样和注意烹调方法。平时可采取讲故事或歌谣形式教育幼儿,说明食物营养的重要性,对长身体有好处,并积极诱导幼儿喜欢吃各种食物,保证幼儿获得全面的营养。三、讲究餐前卫生要求教育幼儿饭前洗手,人们常强调“病从口入”。手接触外界物品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常带有几万个细菌,指甲缝里的污垢可藏细菌几十种,幼儿在进餐时如不洗手,很容易随食物将细菌吃进体内而导致生病,要教育幼儿饭前洗手,洗手时用流动水,打上肥皂,边洗边搓,边洗边冲。四、饮食要定时定量根据幼儿年龄的需要量供给相应的食物。注意营养全面,数量充足,食物丰富多样,同时根据幼儿心理特征,少盛多添,进餐时不宜一次把饭盛得太多,教育幼儿学会一口饭一口菜,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幼儿胃肠道的消化酶和消化液也都有自身的固定量,如果食物量超过这些消化液消化能力的限量,就会打乱胃肠道自身的节律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幼儿园饮食论文摘要

196 评论(12)

yansr628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都很好,可不少家庭为了小孩吃得好,长得更健康,从采购食品到制作加工花了不少财力和精力,每次满足小孩的不正当要求最后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最后麻烦的是家长,影响的是儿童的身体发育与健康。养成了一些不良进食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吃饭地点不固定、吃饭时做其他事情,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有些小孩不吃动物内脏、肥肉,或连肉都不知,更不喜欢吃蔬菜,家长仍然迁就,不注意及时调整食物结构。不仅影响小孩生长发育,而且抵抗力也降低,容易得病。有的家长怕孩子不吃东西,用别的东西哄他,零食不断,如冰糖、果冻、糖果、话梅,以及某些口服液等,零食冲掉了主食,影响了儿童正常的食量。容易得上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引起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家长没有注意,缺乏基本卫生常识。无病乱吃药,或依赖口服液改变食欲:生活中见到有的家长生怕孩子生病,发现孩子稍有不正常,如流鼻涕、轻度咳嗽几声,就给孩子吃药,影响孩子的食欲。更有些父母被大众传媒广告误导,过份信奉口服液来提高小孩食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这只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影响主餐进食。家庭教育不当:家庭结构、人员的变化,许多家长过份溺爱幼儿引起儿童任性、倔强、过分依赖家庭成员的帮助,自己没有培养好饮良习惯;有的父母在儿童吃饭时指责、打骂儿童,或讲小孩不高兴的事情,影响他的进食。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饮食行为问题;收入对于儿童饮食问题产生的影响则取决于父亲的文化程度,对于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的儿童,家庭月收入越高,儿童发生饮食行为问题可能性越大。不合理膳食,孩子拿着钱乱买乱吃,吃出一身病态,肥胖或瘦小枯干的身体。新桥有家炸鸡腿的店天天排着队买,速成鸡本身就不合格,加上添加剂再油炸更不该吃了。看看排队的人一个比一个胖,无奈,无知的人们。国家先抓饮食卫生,饭店早点都用的是啥油,饮料里面色素味精,从跟上治理,我们才能吃上放心菜。我呼吁社会关注儿童健康,治理饮食环境吧!
349 评论(14)

云半月

回答 健康的饮食环境可以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对于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父母不要过分焦虑和急躁,导致在用餐时逼迫幼儿就餐,造成更加紧张的用餐氛围。家长要尽可能与幼儿同时进餐, 保证用餐时光在愉快、自由、温馨的氛围中度过。构建良好的饮食环境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宣传。可以借助电视、报纸以及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大对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正确饮食习惯的宣传,强调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幼儿食品的管理和监督,障幼儿食品的安全性。宣传幼儿健康饮食的相关科学知识,让更多的家长学以致用。 提问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选题的意义 回答 幼儿不良习惯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例如:不吃海鲜类食品的幼儿,容易缺碘;不喜欢吃水果和青菜的幼儿,很可能缺乏某种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长期饮食不规律的幼儿,肠胃的蠕动性差,消化能力较弱。为了改善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让每位幼儿都能健康茁壮成长,拥有强壮的身体。本文从饮食环境、饮食习惯养成以及幼儿活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策略。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提问 写论文有那些参考文献呢 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内容的主要框架 回答 该课题目前研究情况: 国外关于幼儿饮食习惯养成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拜顿(Beighton)等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会提高其患龋齿的风险;加霍尔布鲁克(Holbrook)等对年龄在15个月到5岁的43名幼儿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经常吃含糖量高的零食患龋齿的概率较大;吉布森(Gibson)、威廉姆斯(Williams)的研究表明,幼儿患龋齿与经常吃糖果有关,每天刷牙不到两次的幼儿会增加患龋齿几率;丹尼·汤姆林森(Diane Tomlinson, 2009)、希特勒·威尔克森纳(HeatherWilkinsoner, 2009)等认为:偏食对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自身的认知发展存在影响。8 1大卫·本顿(CDavid Benton, 2008)也证实了幼儿的饮食习惯对其认知和 我国目前关于幼儿饮食习惯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孙吉(2006)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研究表明有60%的幼儿就餐在2030分钟左右;魏梅等(2008)的研究发现1/3的儿童存在进食过快现象。徐浙宁等(2008)调查发现,幼儿存在偏食现象的比例为40%,有“零食偏好”的为70% o周立清(2007)指出幼儿进餐时看电视所占比例较大;徐浙宁等((2008)指出“边吃边玩”、“边走边吃”和“吃饭太少”是学前幼儿最突出的三大不良饮食习惯。敖春美(2010)的研究表明,不能独立进餐的幼儿有9%。周立清(2007)、徐浙宁(2008)、敖春美(2010)的研究均指出幼儿中存在“零食偏好”、“餐前吃零食”等不良行为 麻烦给个赞哦谢谢 更多6条 
21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