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0

冯超洪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营养与生活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audia1603

已采纳
(1)选题必须在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范围之内(2)选题要符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围(3)对所研究的题目要有一定的心得体会(4)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营养与生活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218 评论(14)

janisun

良好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微量营养素(特别是铁、锌、钙、维生素A和D)缺乏仍然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的极大变化,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当前我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国民健康必须有以营养科学为基础的合理膳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营养科学研究总体水平滞后,对许多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营养学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对策。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我国科研优势力量,研究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和遗传特点的营养需求,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营养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十三亿人民与子孙后代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成为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6月11~12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了“营养科学发展与国民健康”为主题的第352次学术讨论会。陈君石研究员、杨胜利研究员、陈凯先研究员和陈雁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就“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及其重要性”、“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三项中心议题展开广泛学术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陈君石研究员就国际营养科学的发展历史、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开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需求和差距、营养工作开展所需的支撑体系四方面作了题为“营养科学发展与国民健康”的评述报告。他系统地回顾了中西方营养科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20世纪末提出的新营养科学学说将营养学从单纯的生物科学推向了一个由生物学、环境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整合的新水平,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了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他分析和归纳了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在四个主要领域的工作:营养缺乏和儿童早期营养;营养与慢性疾病;临床营养;营养基因组学。他强调,要正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营养科学发展方面的差距,针对国民健康的需求,应在以下领域重点开展工作:建立全国性的营养检测体系,采集大量人群样本数据,为我国营养健康与慢性疾病研究奠定基础;将基础研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相结合,开展营养与慢性疾病的重大前瞻性攻关;对营养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深入研究;针对中国人群钙、铁、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探索解决办法;解决涉及临床病人营养支持的政策与法规、技术、成本和效益;跟踪国际前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关注诸如脂肪等热点问题,提出符合我国人群实际的人体营养素需要量和推荐量;深入开展基于食药同源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包括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功能评价等。一. 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及其重要性 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当和缺少运动直接有关, 如肥胖病、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因此系统地研究和了解营养组分与人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和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将是营养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营养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远高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因此用系统生物学的理念与方法研究营养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是营养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预防医学是我国也是全球医学模式转换的重大课题。 最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是微量营养素,如铁、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叶酸等的缺乏)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除了营养缺乏问题外,中国目前营养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严重。随着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城市人群对高热量、高脂肪膳食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导致了肥胖等问题逐年加重,相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患病率也迅速上升。总体而言,中国居民营养目前同时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我国营养师制度应与国际接轨”专题发言中,介绍了国际营养师联盟及营养师职业国际标准,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营养师制度。我国的疾病谱、医疗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门诊和住院病人都需要正确有效的医学营养治疗,营养师的工作应遍及医疗保健和民众健康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目前我国没有足够重视营养师的专业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营养师的培养教育体系和注册营养师认证制度方面均存在问题,营养师队伍的数量和专业水平都有待尽快提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国家对营养科学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重视,对营养科学研究的投入也有了相应的增加,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在人口与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相比仍严重滞后。由于我国居民遗传背景和膳食结构与西方不同,国外已有的营养健康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针对中国人群的营养健康数据和标准十分缺乏。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和增加营养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尽早建立中国居民营养健康数据库,积累国民健康基础数据。 二. 营养与健康 20世纪末叶发布的《巴黎宣言》指出:“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这与中国先哲“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恰相吻合。“治未病”的医学正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它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药干预和预防各种疾病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播。提倡、发掘、弘扬中医营养学思想及养生观点,推广日常生活中简便可行的、能维护国民健康的药食两用中药及食疗方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早期儿童营养状况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儿童营养状况低下造成不可见的潜能损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能力和财富,不仅关系个人的幸福与成就,而且关系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发展。人的脑发育和精神发育始于生命的初始,营养素缺乏时脑发育迟缓,早期营养不良对一生的智能发育具有根本意义。胎内营养不良可以造成低出生体重,以及在宫内发育中发生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蕴藏着成年慢性病发展的风险增高;幼小时期身高不足也会导致成年时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因此科学家们将9~24月龄称为营养保障的“机遇之窗”,在较短时间给予良好营养,投入少,但带来的回报是最高的。 “营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的专题发言,具体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膳食和营养状况。一方面,城市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增加了3倍,慢性疾病在超重肥胖的儿童中出现。另一方面,农村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较为普遍,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问题更为突出。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资本发展的两大基石,营养是物质基础,需要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还需要进行营养政策立法。 “生命早期的营养与发育、健康和疾病”的发言,介绍了节俭基因型假说、节俭表型假说、以及近年来的DOHaD理论,并指出,这些假说和理论对于营养科学、尤其是对于生命发展早期环境因素如何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代谢性疾病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研究方向,并为未来如何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在讨论中认为,早期儿童营养问题应该结合计划生育的优生优育政策,对孕期妇女给予特别关注,加强对婴幼儿营养的干预和指导,从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和国民素质。希望借鉴基因和系统生物学手段,开展孕期母亲的营养对儿童发育关系的研究工作。 三.营养与疾病 国内外研究都已证实,环境因素在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改变膳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目前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在大规模前瞻性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以及调控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遗传和表型特征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和有效干预策略奠定基础。要研究符合中国人遗传和代谢表型特点的营养需求,制定符合中国人群遗传背景和膳食习惯的营养干预策略,发展和建立比传统方法更敏感的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在临床可逆阶段发现高危群体和个体并进行干预,这对控制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的进一步蔓延意义重大。 重大慢性代谢疾病,如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老年痴呆症等,其不可逆性的发生发展与营养过剩和代谢紊乱紧密相关。如何在营养感应信号调控的角度上深入了解代谢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这些重大慢性疾病的迅猛蔓延,已成为当前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巨大挑战。 “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专题发言,引用了由国际癌症基金会出版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报告所提及的癌症预防10条建议,说明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应该通过大型前瞻性研究,研究膳食/营养因素(如,红肉、蔬菜、水果)与癌症发生的量效关系,研究膳食/营养与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制干预研究–建立能反应癌症风险的生物学标记物。肿瘤对我国国民健康已构成了严重威胁,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缺乏和过剩息息相关。 四、共识和建议 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一) 现代科学的发展赋予营养科学全新的定义,有机地整合了 生命科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而发展营养科学事业的真正意义在于全面提高和促进国民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营养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与我国医疗模式关口前移、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健康状况全面提升休戚相关。 (二) 发展有我国特色的营养科学,应整合全国营养科学领域的 优势力量,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与流行病学和传统营养科学相结合,采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最近涌现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新兴生命科学技术方法,在分子、细胞、动物和人群多个层面开展研究工作,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多中心干预研究,形成人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人群的研究体系,并着重在大型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中应用营养代谢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等现代科技手段。 (三) 关注国际营养科学领域热点问题,探索营养科学发展的新 方向和新思路,根据我国实际,提出有创新意义并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学问题。 (四) 作为开展营养科学研究的基础建设,应建立全国性营养监 测体系,定期收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方面的信息,形成共享数据库,为科学研究、防病治病服务,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富有时效的有说服力的资料。 (五) 重视早期儿童营养与发展,加强儿童和青少年营养问题的 预防工作,从推广应用模式、远期效果和经济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特别关注和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婴幼儿营养问题。 (六) 加强专业营养师队伍的建设,使中国营养师制度与国际标 准接轨。重视临床营养工作及临床营养师的培养,加强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相关法规和体制。 (七)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营养科学发展的全面支持,制定国民 营养改善条例以及其他营养立法,增加国家级科学计划对营养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的支撑力度,保障我国营养科学事业的发展,以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素质。
226 评论(9)

潭碧秋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又是正在成长的阶段,营养一定得跟上
217 评论(12)

ycqp626

关于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结题报告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96 更新时间:2009-6-25项目组负责人--王璐 性别--女 项目类型--小论文 大班-小班--200706c3 合作者--王璐 朱丹、江悦、李海伟、周静野 指导教师--李国庆 项目涉及相关学科--生物 政治 项目所属学科--生物 选题背景--中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青春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增大,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 而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中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项目条件--我们在学校里,可以采访同学,获得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同学们的饮食等方面的营养健康问题研究目的--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营养不均衡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中学生在饮食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挑食、暴食、偏食、节食等。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摄取什么食物,补充什么营养,了解甚少,结果造成营养不良,学习效率降低。 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2、资料查阅法3、行动研究法研究的基本思路--1 将资料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2 组员之间相互合作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通过了解中学生需要的营养与健康,让同学们更好的摄取需要的营养,更健康的学习与生活 研究的基本过程--1~2周研究前期准备工作确定课题小组分工制作问卷第二阶段 2~3周研究实施工作收发问卷统计问卷进行观察分析采访网络收集资料和找老师帮助第三阶段 3~4周成果展示工作撰写调查结论和建议研究成果整理各成员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完成课题报告,按时,具体详尽完成开题报告,尽快进入研究阶段 主要负责人:所有人进行开题论证,争取年级开题论证 主要负责人:王璐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课题 主要负责人:江悦行动研究法,了解情况 主要负责人:李海伟、周静野取证统计 主要负责人:朱丹结题 主要负责人:所有人完成各成员研究心得--合理营养的膳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或许你会找各种借口,如:“学习忙,顾不上;吃饱就好;看我长得这么壮,还需要吗?”其实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了解了中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的研究性学习后我才知道,这其实不然,中学时期是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期,但是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就没有太重视我们的身体,但这是很不好。 ——朱丹这次,我们对中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进行了研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着特殊的营养要求。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当然需要额外营养,因此,我们应注意营养素的吸收。由于学习紧张、功课多的原因,很多中学生对于早餐经常只是简单应付,不注重膳食的合理搭配,因此造成身体发育的不足,导致容易疲劳、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食物中所具有的营养相当丰富,所以,膳食的吸收是我们能量的主要来源。经过研究,我收获了不少,处于发育阶段的我们,应该要好好调理好营养,身体才能健康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都很重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锻炼了动手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也为我们以后涉世,处理人际关系提前上了一课,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江悦中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青春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增大,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吃好早餐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上午要连续学习4~5个小时,并有课间活动,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消耗大。如果不吃或吃不好早餐,对学习和身体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后两节课时会出现饥锇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及心慌等低血糖反应,不公影响学习,还会伤害身体,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作为一天中的正餐,午餐的主副食品要中富多样,对于15岁左右的学生来讲,一般要求进食瘦肉类50克、豆制品50-100克、青菜类250克,最好每周吃鱼2-3次,主食随饭量而定。 晚餐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35%,基本上与午餐相同。 ——李海伟、周静野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拿学分,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队友之间的感情,对于培养团队有积极作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有了更深一层的见解,各种实际活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我们了解到团结是不可忽视的。综合实践课,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都需要尽自己的一分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拿学分,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队友之间的感情,对于培养团队有积极作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 ¬——王璐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在班上开展主题班会研究 摘要中文--营养不良可使青少年的劳动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肥胖则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冠心病等成年疾病日益低龄化。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和比例平衡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还需供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因此,合理、平衡膳食十分重要。中学生应对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要付诸实践,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摘要英文--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is a series of body changes that result from the gas occurs in three stages: the alarm stage, the resistance stage, and the exhaustion the alarm stage i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gas in which the body gets ready for quick during this stage, adrenaline is secreted into the adrenaline is a hormone that prepares the body to react during times of stress or in an your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crease, digestion slows, muscles contract, respiration and sweating increase, and mental activity 关键词--营养、健康 罗列研究资料--有87%的学生摄入的食物种类少且营养搭配不当。以上说明中学生的日常饮食中营养已经失衡。有许多学生上课睡觉,听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之一是营养失衡 研究结果--调查结果:(发210份问卷,收回200份)问卷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1、你每天有没有坚持吃早餐? a.有b.没有 a.110b.90 a.55%b.45%2、你认为多吃肉对健康有害吗? a.有b.没有c.不确定 a.53b.71c.76 a.5%b.5%c.38%3、你认为多吃素菜有益健康? a有.b.没有c.不确定 a.80b.75c.45 a.40%b.5%c.5%4、你认为吃水果代替吃饭达到减肥效果? a.有b.没有c.不确定 a.85b.40c.75 a.5%b.20%c.5%5、你的饮食类型是: a.完全素食b.荤素混合c.全荤 a.47b.49c.34 a.20%b.5%c.17%6、考学来临之际你父母是否给你买些营养品? a.有b.没有 a.80b.120 a.40%b.24%7、当你口喝时,通常会喝: a.白开水b.果汁c.含糖饮料 a.117b.65c.18 a.5%b.5%c.9%8、你每天摄入食物的种类有: a.5种以上b.10种以上c.15种以上 a.105b.85c.10 a.5%b.5%c.5%9、你通常晚餐都吃的很丰富? a.素多荤少b.荤多素少c.营养搭配适当 a.75b.105c.20 a.5%b.5c.10%研究结果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有许多中学生对健康饮食不够重视,营养搭配也不科学。从问卷中大约可以看出有93%的学生存在偏食、不食等不良现象。有5%的学生对以上的问题是盲目的。有5%的中学生没有科学饮食的习惯,盲目地选择、补钙、补铁等一些补品。有87%的学生摄入的食物种类少且营养搭配不当。以上说明中学生的日常饮食中营养已经失衡。调查结论:通过调查发现,有许多学生上课睡觉,听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之一是营养失衡:(1)普遍的学生存在偏食现象。(2)有的学生为了变得更美丽而节食减肥。(3)摄入食物种类少。(4)荤菜、素菜搭配失衡。〈5〉各种食物的摄取量不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中学生提出了以下建议:〈一〉膳食多样化每天膳食五大类应俱全。即谷类,豆类及其奶制品,肉,蛋,禽,鱼等动物性食物类,水果,油,糖等热能食品,这五类食物提供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它们行使着机体组织,提供热能调节生理机能。其中大量矿物质(钙,铁等)及部分维生素有利于机体脂肪代谢分解;有利于肥胖的预防。同时,矿物质还可使大脑保持灵活。〈二〉膳食搭配要合理1. 得各类食物每日摄入量要合适,确保营养素间的平衡。2. 各类比例适当:(1)三大营养供热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一日总热能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15%、25%—30%、55%—60%。(2)三餐热量比:要注意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分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食物之间要调配得当,烹调合理。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拿学分,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队友之间的感情,对于培养团队有积极作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 研究建议--扩大调查范围,加强组员的合作 附件(小制作、小设计、附照片,模型,设计图等,小论文附纵述、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访谈报告)--uploadfiles/200906/ar
178 评论(12)

cuixiaofei

营养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知识不断进入教科书中,人们更加渴望掌握营养知识去维护健康,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贯彻实践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生活饮食实际去学,反过来又可用所学营养与膳食知识在生活中去实践。
29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