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7

dx94361147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台湾和大陆关系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nv

已采纳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如何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和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台港澳局;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与会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应该共同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2)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发展趋向和内在规律;国共两党应该共同体认趋向;把握规律;(3)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两岸双方必须积极建立和始终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4)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两岸和平发展是“和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深化互得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7)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海协、海基两会合理规划、推进制度化协商;又要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发挥平台功能;(8)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维护台胞权益;加强交往;融合亲情;实现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和平发展”应当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台湾和大陆关系论文范文

270 评论(11)

kamilwang

别全抄喔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知识问题|蓝海策略的论文 发问者: 阿杜 ( 初学者 5 级)发问时间: 2006-04-28 14:52:30解决时间: 2006-05-13 14:54:04解答赠点: 5 ( 共有 0 人赞助 )回答: 2 评论: 0 意见: 0[ 检举 ]网友正面评价93%共有 45 人评价我是经济系的学生现在要写一篇有关蓝海策略的论文请问要从哪一方面切入会比较好写内容会较丰富?谢谢!最佳解答网友票选 回答者: 库洛里德 ( 初学者 2 级 )回答时间: 2006-04-29 14:31:50[ 检举 ]前言:「蓝海策略」是在於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它不是在面对竞争,而是超越竞争,打破价值与成本抵换的观念,创造与掌握新的需求,同时整个公司的活动,则配合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并透过创造有效需求,进行价值的差异化,亦即创造最大的消费者剩馀,进而产生比较大的生产者剩馀。 最近国内商业界最流行的管理思潮是「蓝海策略」,此蓝色非关政治版图上的蓝绿,而是相对於流血杀价竞争的红海策略,强调企业应走出创新的广阔蓝色海洋。连总统府的会客室,也一改过去的红地毯,而改装成象徵「蓝海策略」的蓝地毯。对於一个四面环海的海洋国家台湾而言,「蓝海策略」更具特殊意义,标帜出台湾的企业家与领导人,应该体认海洋的浩瀚及其神秘的力量,拟定并执行自己的蓝海策略。蓝海策略强调价值重塑和创新「蓝海策略」是欧洲商业管理学院(INSEAD)波士顿顾问集团韩德森策略与国际管理讲座教授金伟灿(W CHAN KIM)与欧洲商业管理学院策略与管理教授莫伯尼(MAUBORGNE)提出的管理理论。金伟灿曾获得艾德瑞吉.海恩斯奖,并担任跨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顾问,发表大量的专业论文;莫伯尼也是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研究学者,目前的研究领域著重在知识经济的策略、创新和财富创造。欧洲商业管理学院是欧洲排名第一的MBA学院,两位学者研究百年来一百五十个企业策略个案後发现,割喉式的竞争只会造成一片血海,大多数的企业是在红海里廝杀,一再的降低生产成本,犹如当前的国际化竞争。然而,真正获利的企业,其实是彻底甩开对手,自辟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蓝色海洋」。其著作「蓝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E)」一出,即洛阳纸贵。「蓝海策略」强调的是价值的重塑和创新,而不是偏执於技术创新或是突破性科技发展。两位学者认为,能够超越竞争的蓝海企业,不是去挖掘自己的顾客需要什麼,而是研究非顾客的需求。沈沦红海的企业是打价格战,只能靠大量生产、降低售价来获取利润。「蓝海策略」获得各地热烈回响,全球出售二十五种语言版权,并成为南韩总统及各大企业集团必读书籍。国内由天下文化出版後,上市六周,印行突破五万册,显见「蓝海策略」已被管理界奉为圭臬。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台湾过去的代工产业,就是典型的红海策略,是在现有的市场空间竞争,目的在打败竞争者,针对现有需求,采取价值与成本的抵换;也就是说,成本削减,利润越高。因此,个别企业的经营活动,围绕差异化或低成本的选择。台湾代工产业,即是惯用此一竞争策略,一直在压缩成本,冲高生产量,以量取胜。但是,这种作法有其极限,以IT产业为例,过去还有「保五」、「保六」的利润,但是,在现在「微利时代」,利润只剩2%、3%了,因此,「保二」、「保三」就变成企业艰钜的目标。「蓝海策略」则是在於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它不是在面对竞争,而是超越竞争,打破价值与成本抵换的观念,创造与掌握新的需求,整个公司的活动,配合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透过创造有效需求,进行价值的差异化,亦即创造最大的消费者剩馀,同时产生比较大的生产者剩馀。大陆是台商最佳蓝海竞技场简单的说,「蓝海策略」是抛弃流血竞争的「红海策略」,而追求还没有开发的市场,创造出新的需求。在全球化的今日,面对大陆经济的崛起,「蓝海策略」给台湾企业什麼启示呢?以台商灵活的经营手法、熟练的技术与市场能力,以及同文同种的优势,大陆应是台商最佳的蓝海竞技场,台商善用「蓝海策略」,极可能创造出一片广大的天空,顶新集团与中华汽车,都是已经成功的范例。但是,手捧圣经并不等於成功的保证书,「蓝海策略」毕竟是背离主流的作法,执行起来充满挑战,从理论到实务,也得停看听,否则,把理论当万灵丹,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以今年得到诺贝尔经济奖的「赛局理论」为例,强烈拥戴「赛局理论」的灿坤集团董事长吴灿坤,反被理论误了事业,认为在大陆的市场可以透过「互补取代竞争」的竞合关系,改变产业赛局,把饼做大。但大陆通路业者与供应商的关系和台湾不同,供应端无法取得低价产品,通路服务业观念又不够成熟,消费者习於讨价还价,各门市间缺乏调节与管理,又因成长过快而对门市人员的训练不足,诸多原因让吴灿坤的赛局理论变成零和游戏,最终将大陆灿坤的3C资产,转让给大陆永乐生活家电。执行蓝海策略的四障碍执行「蓝海策略」,经理人要面对四障碍:一是积习难改,红海或许无法将公司导向至能够持续获利的未来,可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为什麼要改变现状?二是资源的限制,一般人会认为,策略变动越大,越需动用更多资源来执行;三是欠缺动机,经理人如何激励人员迅速、坚定的执行策略、突破现状?四是政治角力,任何策略的推行,在组织内都会牵涉到权力的运作,只要有谁想强出头,马上会被打压。面对这些障碍,著作提出「引爆点领导」的观念。引爆点领导源自於流行病学,其立论是只要组织里持有某信念的成员数达到某个临界点,所累积的能量便会引爆,推动某个构想,迅速从根本改变组织。作者强调的是,引爆点领导人不会只顾著争取更多的资源,而是致力於加强现有资源的价值,从冷点释出资源,并发挥更大的效用。不管如何,以创新为中心的「蓝海策略」,教经营者另辟蹊径,让事业经营不再是你输我赢的竞争,这个策略给企业界的启发,在於使企业或组织产生一股新力量,变成「价值创新」的具体行动,驶向蓝海,而这其实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即发现机会,展开充满冒险、挑战,以及丰收的行程,千山独行、商机独创,而利益则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共享
313 评论(8)

super?C

都是自己人,只是兄弟打架,过一会就好了。
9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