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qjn789
“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距;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1.5倍行距。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NewRoman;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1.5行距。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123,上标。扩展资料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着,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 
以上这些词指的都是“段落格式”中的段与段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举例说明:“段前”即本段落前的距离,单位是“行”;光标置于本段,格式---段落,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下,间距设置为5,看变化;“段后”即本段落后的距离;光标置于本段,格式---段落,间距设置为1,看变化;“行距”即本行与下一行之间的距离;光标置于本行,格式---段落,行距---5倍行距,看变化。
每一段之前和之后,与相邻一段的间距,就是段前和段后间距。选中一段,右键,段落,段前和段后间距,根据需要修改即可
段前间距就是与上一个段落的间距;段后间距就是与下一个段落的间距。可以在选中一个段落,按住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可以查看,修改方法如下:1、打开要更改的Word文档。2、选择这个要更改的文字。3、按住鼠标右键选择段落。4、选择间距后,可以看到默认的为0。5、根据需要调整即可,点击确定。6、设置完成。
选择多个段落,设置段前1行,则每个段落的上面多了一行空白;设置段后1行,则每个段落的下面多了一行空白;如果设置段前1行同时段后1行,则每个段落的前一行(或后一行)都会有一行空白;注意:两个段落之间并不是两行空白,仍然是一行!如果设置段前1行段后2行,则每个段落都是前多一行空白,后多两行空白,两个段落之间还是两行空白 行距是每一行文字之间的距离,有单倍行距、双倍行距和固定行距。 自己操作尝试一下就知道了。
行距为一行所占的高度,段前/段后分别指与上一段/下一段之间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