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018
很多导师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知网查不到的原因:1,文章暂未被知网收录,一般是在收到刊物后1-2个月知网收录。2,检索到的结果过多,可在知网上选择文献再选择作者进行检索。3,发表的论文并未被知网收录。扩展资料:分类统计本系统的主要统计内容包括:1,中国正式出版的7000多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量及其分类统计表;2,各期刊论文的引文量,引文链接量及其分类统计表;3,期刊论文作者发文量,被引量及其机构统计表;4,CNKI中心网站访问量及分IP地址统计表。上述内容以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为基数,自本系统运行之日起,逐月更新,从而为各期刊编辑部了解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观察窗口。也为各学科期刊之间的比较与评价提供了一组客观,公正的数据参考。希望本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整体的繁荣和发展。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信息的动态性,本系统的统计结果仅在CNKI统计当时的资源收录及用户范围内有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在知网查询不到情况可能是以下原因:文章暂未被知网收录,一般是在收到刊物后1-2个月知网收录。检索到的结果过多,可在知网上选择文献再选择作者进行检索。发表的论文并未被知网收录例如:中华医学会的期刊与万方签订协议,属于万方独家,所以在知网无法检索
导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他的级别没有直接关系。至于导师的级别,都是公开的,你在学校可以查到。
论文,一般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做的深入研究之后再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对于搞科研,做学术的大学老师来说,发表论文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每一年到高校教师评职称的重要时期,对于大学老师来说,那真的是心中永远的痛。在省部级核心期刊,大学学报,甚至SCI上发表论文,而且有篇数的限制,是每个大学老师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必经之路。有些大学老师为了能够把职称评上去,通宵达旦地做实验,都在长年累月地付出,就是希望能早点发文章,在有些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要付费才能发表。特别是一些国外的期刊,大学老师发表论文之后,达到目的了,一般很少再去看,甚至可以说不看了。这样发表论文的意义何在呢?多少老师为了论文发表,为了职称的晋升愁白了头发。论文发表后,往事不堪回首,自己都不愿意去看了,同行也很少去看。其实这样的发表论文,真正的学术研究的价值达不到的,只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真心希望职称评审制度能改改,不以论文多少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