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ime
李明珠十分注重教学理论研究。代表性作品有书籍《雏鹰练翅》、《走向素质教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1994年9月以《素质教育浅说》为题,在《山西教育》上最早发表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如何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文获全国德育工作论文一等奖。还参编了《古今词语对照小词典》、《小学生成语典故词典》等。 
119名声还行,但一直保持平平,最近没什么特殊的荣誉。如果想去特色一点的学校,不如去枣营,枣营中学虽然名声不及119,但上升趋势很猛,最近刚被评为全国特色示范校。再好一点的,像八十、陈经纶等更优秀些
回忆以前的事儿不用提前准备的,可以即兴发挥不要怕,你可以后一点说话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情系母校,感谢恩师 今天从母校寄来的约稿信封上看到母校的照片,我兴奋自豪,想起以前的一切,刹那间的感动涌上心头。记忆、怀念、时光,责任、使命、豪情,给人一种浓浓的喜悦!看到母校的照片,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高师、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著名学府特有的魅力。我们都不曾忘怀母校这一片培桃育李,播撒知识芬芳的热土,不曾忘怀那熟悉而又恍惚的师友的音容笑貌,更不曾忘怀“献身教育,兴我中华”这沉甸甸的校训。 在母校三年,团委、学生会、文学社、篮球队、图书馆、教室……都留下我忙碌而充实的身影;这三年,我得到老师的谆谆教诲,学会勇敢坚强与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三年,我受到老师为人师表和纯正校风的熏陶,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三年,我担任团支书、文学社长、学生会干部等社会工作的历炼,已从一个天真烂漫的无知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理想青年。 回忆高师三年,感谢母校。当时我们大多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学校这方净土,在西江坡山脚下接受着知识的熏陶。老师们或敬业爱教,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或爱生如子,给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以“良言”及“三春之暖”;或屡创佳绩,在科技领域里施展才华……,在这里,我们受到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严格的基础培训;在这里,我们感受着身边著名学者专家的风范;在这里,我们更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亲人般的关怀。作为高师人,我们深知母校素以“爱、实、严、勤”的校风而闻名。记得刚上高师时,就时常听师兄师姐们说高师的严格劲,每年都像读初中、高中那样每科统考。以至于我们参加工作后,不少用人单位都说,高师毕业生的学习成绩是实打实的,而且基本功比较扎实。的确这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老师传给我们严谨的学风,可以使我们受益一生。母校真可谓是我们潜心求知的港湾,是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大熔炉。
王丽君 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不断提升学科素养和科研水平,获得“华容县教坛新秀”、华容县高三文综教师综合技能竞赛一等奖、“校优秀教师”等荣誉,并于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课题《师范大学直升班培养模式及跟踪研究》获湖南省人民政府奖,德育论文《面对新课题,开拓新路子——关于直升班的养成教育》获全国中小学养成教育论文一等奖。1、1993年获市“优秀园丁”称号。 2、2001年被评为岳阳市优秀教师。 3、2006年被省教育局评为优秀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