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4

zhuhaitaosc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错误的论文题目分析模板高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it&ground

已采纳
看看感动中国的人物,基本上什么题目都能给靠上我的作文就是这么写的1、 丁晓兵:真的勇士;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感动印象】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颁奖辞】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2、王百姓:百姓平安;排除炸弹5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感动印象】10年时间,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颁奖辞】十年时间拆除15000颗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 ,警徽上有国徽。 3、华益慰:大医有魂;“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感动印象】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颁奖辞】他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 4、霍英东:光荣一生;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感动印象】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错误的论文题目分析模板高中

271 评论(14)

windigo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解题指导 江苏大丰 王剑 【考点概要】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3、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能够区分论据的类型,能够概括论据。 4、理解论证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论证的结构,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5、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评价。 【考题走向】 1、命题内容以课外材料为主。但不排除选用教科书中的新议论文作命题材料。 2、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所选材料人文内涵丰富,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突出人文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体现浓郁的文学气息。能使考生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会在答题中得到体现。 3、选择、判断、填空和答案固定的简答题等单纯辨识的客观题比例进一步降低。对作者观点、看法,进行筛选、提取、概括、探究,这类主观性试题将是试题的主导。 4、紧扣三要素命题,坚守文体意识。如:直接点明议论要素,题干表述为“选文的论点是么”、“在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请写出两种”、“请你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等。 5、以整篇文章来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考查整体把握,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开放性的试题增加,渗透新课程理念,突出开放意识,体现自主和探究。答案不惟一、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如就某个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启迪”,让考生“写出自己探究发现”等。 【解题方法指导】 一、对论点的考查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中考中的主要题型是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文章的论点。作者往往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形式上常常是完整的句子。辨识文章的中心论点须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发议论的。有的文章论点表述十分明确,可以直接找原话回答,这样的语句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在文章中间。也有少数文章不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精炼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的词句,但一定要关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写出来的句子要求准确完整。 二、对论据的考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文章中引用的道理,列举的事实、数据、图表等,都属于论据。中考常见题型有: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理解其作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实论据;根据论点补写论据等。第一种题型的解答比较容易: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理论论据包括正确论断、名言、警句及科学原理公式等;论据的作用有: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或先证明分论点,然后通过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互相印证,事实为道理提供依据,道理为事实论据的选择指明方向等。第二种题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第三种,补写的论据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最重要的是内容应与文章的观点完全一致。 三、对论证的考查 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摆事实),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讲道理),即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即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对比论证要注意跨段的情形;比喻论证,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另外,从表达方式来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还呈现出“先叙后议”或“议——叙——议”的结构样式。对议论文的结构把握可以从分析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议论思路与结构,体会写法。 四、对语言特色的考查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周密、逻辑性强、形象生动的特点。中考中常常是要求体会语言在句中的含义,讲出语言在句中的表达作用等,这就要求我们抓关键词语分析,结合语境,体会词句的作用和准确性。议论的语言概括性强,往往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五、开放性试题的考查 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能联系自己的体验、感悟深入理解文章,自主思考、判断,写出自己的体会。如分析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全面,材料是否真实、可靠,理由是否正当、充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内部语言,要把它转化成外部语言,用文字表述出来,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精题例析】 (一) “富门寒教”与“寒门富教” 当今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孩子们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对其教育也越来越科学。“富门寒教”就是极有意义的教育方法。 “富门寒教”古已有之。陆游“从来简俭作家风”,王安石告诫子女“家衰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堪称“寒教”典范、这种家教常为今人所推崇,香港亿万富翁包玉刚、李嘉诚等,深知“千金难买幼时艰”的道理。有意让孩子们远离富贵自食其力,所以他们的子女个个事业有成。现在的许多学校,常请革命老前辈给学生讲革命传统,让他们了解上一代人的艰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屡,恒念物力难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从小在密罐里泡大的人,是没多大毅力与恒心的,只有泡一泡苦水,才会拥有缔造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然而,与“富门寒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富教”。应该说明在大多数家庭还称不上“富门”,却有相当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抱着“苦了什么也别苦了孩子”的心态,对孩子大施“富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尚且不说,衣服要穿名牌的,零食要吃进口的,学习用具要买高档的,兜里的零用钱不断,桌上的好菜独享……处处养尊处优,时时惟我独尊。父母自己勒紧裤带过日子,却让孩子的“消费意识”大大超前。然而,遗患的是“寒门富教”的结果并没有让孩子的德、智、体方面“富”起来,这样的“富教”实质上是“害教”。 因此,不管是“富门”还是“寒门”,都是让孩子少享点现成的福多吃点苦头。一个孩子只有从小经受着生活的磨练,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依据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出下边句子的含义(2分) ①富门寒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寒门富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湖南邵阳市) 【试题详解】 1、首先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在文章的结尾处找出能够概括论点的句子。 2、细读全文,找出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再逐个分析分别属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中的哪一种。 3、本题是对议论文语言的考查,应该结合具体语境对相关句子进行解释。可分别用文章第2、3段中的相应内容来概括,语言要简洁。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应结合考生自身的实际和文章的主旨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1、应让孩子少享福多吃苦 2、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3、(1)在好环境下用吃苦的方法去教育(2)在差环境下用享福的方法去教育 4、我们应去多经经风雨,多吃吃苦头,才能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意志 (二)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0分) ①我曾应邀参加一所中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出多少。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②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③由此,我还想起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④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⑤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自己狭隘和自私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⑥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给本文选择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为别人喝彩 B.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 C为别人喝彩难 D.为别人喝彩不是弱者 2、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3分) 3、第④自然段说“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请你就此补充一个论据。(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2005年湖北咸宁市) 【试题详解】 1、本题实际是考查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要把握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还要注意文章的标题一定要简洁。 2、通读全文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住全文的主旨,可以找出文章结尾的原句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辨识应该先找出具体的材料然后进行判断。 3、本题要求补充的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但必须能够证明“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语言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而且要求简洁明了。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从要求看,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来谈体会,不管答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就能得满分。 【参考答案】 1、A (2分) 2、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道理论证、事实论证(3分。每空1分) 3、略(2分。酌情给分,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均可) 4、略(3分。此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新题预测】 (一)要学会关心自己 ①初看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关心自己?谁不关心自己呢?其实你错了。也许正如你所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关心自己,其间难免有人走入误区,所以今天我强调:要学会关心自己。 ②关心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浅显易懂,但如果仅仅是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未免肤浅。的确,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很必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难道不值得关心吗?如果对这些问题都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又怎么能全面成长呢?可见,学会关心自己的确非常十分必要。 ③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这里的欠缺不仅是指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还有精神生活、道德品质、为人处世、学识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欠缺。一个人欠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欠缺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和欠缺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要知道“药到病除”的前提是“对症下药”。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说的上是关心自己,你才自己的关心才会有效果。 ④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褒有贬。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高地估价自己,盲目自满,丧失进取的动力。反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低地估价自己,妄自菲薄,动摇进取的信心。关心自己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不断地自我发现和反省中驱恶扬善,不断进步,而不是在孤芳自赏中不断后退。 ⑤同时,我们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决不是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社会是个大家庭,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温暖、可亲的大家庭。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际关系似乎比以前“冷”了,这就更应提倡多关心别人,而我以为连关心自己都不懂的人不会很好地关心别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 ⑥现在你明白关心自己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了吧。当然要学会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使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有意义。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所说的关心自己具体指关心自己的哪些方面? 3、划分本文的结构并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阅读选文③④⑤段,说说一个人怎样才能学会关心自己? 5、文章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6、作者认为要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而有人则认为更应该关心别人。你更支持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要学会关心自己。 2、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3、① / ② / ③ ④ ⑤ / ⑥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要学会关心自己。 第三部分,论述怎样才能学会关心自己。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4、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褒有贬。 5、对比论证。使分析更透辟,更充分,通过对比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6、支持任一种观点都行,言之成理即可。 (二)学知识与学做人 ①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学做人”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然,“学知识”与“学做人”是紧密相联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首先,“学做人”是“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学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本中,你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在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让你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③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于当今社会的。 ④由此,可以引出第三点“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也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多,但将来碰壁之时是不会少的。反之,你将受益匪浅。“学知识”与“学做人”就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断了哪个都是残废。 ⑤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你既重视“左臂”也重视“右臂”,好好地保护这左右“臂膀”吧,它们会伴随着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1、 本文的中心论点什么? 2、为第③段中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第④段中“完人”指的是 的人。 4、第④段中“左右臂膀”揭示了“学知识”与“学做人”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5、摘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学知识”与“学做人”是紧密相联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2、事例要典型,能够论证“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于当今社会的。”即可。 3、既重视学知识,又重视学做人的人。(意对即可) 4、“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既要重视“左臂”也要重视“右臂”。 5、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三)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人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 2、第②段中说“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成功的刻度”含义是什么? 3、作者认为我们都是成功者的理由有两点,请分别简要地概括出来。 (1) (2) 4、仿照下面的句子的内容,再写一句话,与之构成排比句。 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 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5、 第①段中说有些人的观点是“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每个人都会被后人超越。你是怎么看待“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种说法的? 【参考答案】 1、我们都是成功者。 2、衡量成功的标准。 3、(1)成功只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 (2)每一次挫折与失败都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加深,使自己的意志增强,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4、略 5、略
324 评论(9)

xuzongxiang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最新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的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中的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那人沉默不语。请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年仅6岁的四川女童赵慧平,在得知自己患了重病,家里又无钱医治后,竟悄悄留下“遗书”,希望把自己视为唯一“财产”的布娃娃,留给班主任袁老师。赵慧平在3月10日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101个字的“信”,“我知道自己生了白血病……我家住在农村,没有太多的钱来治病,爷爷奶奶还xu要你们来照gu如果我的病治不好,请将我的布娃娃送给我的班主任——袁老师。”隔壁病床的病友刘女士说,她曾目睹小惠平亲手写下这封信。此事经过四川和重庆两地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在全国引发热议,各地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捐款意向,希望媒体能够公布捐款账号。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然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有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愤不平,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终于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此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江苏省镇江市2012届高三期中调研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又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敬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  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7湖南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这句话实在是耳熟能详了,就不知你有怎样的解读,或者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个人体验或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广东中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关于“逼”,你有什么感受和认识?请以“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请以“心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要求:选准角度,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  永远面对阳光,阴影自然会抛在后面。————惠特曼  请准确理解名句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2届高三月考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对这句话你有何感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湖南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成都有位97岁的“地瓜爷爷”,每天卖瓜忙。其实,对于他来说,一天到底能卖多少地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过程。著名歌手王菲在一首歌中唱道:“来自你感受,全让我享受其中的什么,它就给你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请以“享受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把标题补充完整。  ②自定立意,要不套作,不得 抄袭。 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2级一诊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却都已经落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150 评论(9)

反复飞

议论文结构的复习 百度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32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