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砌体工程施工论文5000字怎么写的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8

xiaoyuntians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砌体工程施工论文5000字怎么写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23456加油

已采纳
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摘要:本文围绕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思考,简要介绍了现行铁路工程按照建设前期、工程交易期和工程实施期三个阶段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定额计价模式及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时如何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继续发展完善铁路定额造价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管理、加快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铁路高速发展要求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建议。关键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1引言铁路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建设管理复杂的特点。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资管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是铁路建设管理的基础,也是铁路建设投资管理一个核心内容,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既体现在铁路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上,又体现在招标、投标以及施工、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上。建立完善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对铁路工程建设加强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铁路工程建设进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时期,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铁路建设市场的逐步完善,新的形势和任务都对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行铁路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探讨,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以适应铁路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现行铁路工程浩价管理对应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程建设前期、工程交易期和工程实施期。工程建设前期重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交易期重点是形成交易价格或合同价格,工程实施期重点是验工计价、施工结算价及竣工决算。这些造价形式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关系。1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工程建设前期是指铁路建设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工程的决策阶段。前期的造价管理主要是通过该阶段确定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初步确定工程造价和控制工程投资。(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确定建设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优化选择技术方案等确定工程投资估算,作为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控制基础。设计阶段通过对设计文件和概预算的审查,确定工程设计概算,建设工程的总投资以审查批复的设计概算为准。所以,工程建设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是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基础,对于投资决策、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计价的依据是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工程定额和编制办法等。包括概(预)算定额、估(概)算指标、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铁路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预)估算编制办法、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等。2工程交易期的造价管理工程交易期是指工程设计完成后,开展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及签订施工合同阶段。在工程交易期,经过招标等程序,通过市场竞争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工程交易期的造价计价的依据是工程建设前期审查批复的设计概算。招标价格不能超出批复的设计概算。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惯例接轨,铁道部正积极推进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管理办法,以规范市场交易,便于市场形成价格。3工程实施期的造价管理工程实施期是指施工合同签订后开始施工到完成竣工验收的阶段。在工程实施期,根据铁道部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实际和施工合同约定,严格控制变更设计和费用调整。通过验工计价、施工结算及竣工决算等,确定最终工程造价和工程总投资。3存在问题的分析我国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经过长期的不断补充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长期以来,这种管理基本上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弊端渐显。1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现行定额计价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造价管理模式。即铁路建设工程必须按铁道部发牙巨的具有法规性和指令性的工程定额和编制办法来确定工程造价,定额中的工、机、料消耗量,不分工程难易采用统一定量,材料费价格统一,取费内容、标准统一,即所谓的量价合一。铁道部发布的工程定额和计价标准是铁路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的依据,在工程建设前期对初步确定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必须执行的。但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目前的定额计价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l)定额滞后,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近几年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等高标准的铁路建设空前发展,铁路建设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建设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非常迅速。虽然铁路工程定额及编制办法也在不断补充、完善,采取了每年发布材料价差系数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等动态管理措施,但现行铁路工程定额仍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价差系数发布周期(年)过长,材料调差方式难以及时反映市场价格实际水平。定额计价标准确定的设计概算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概算不能准确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影响了铁路建设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2)编制办法仍待完善。铁路建设各种编制办法对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及计费标准作了详细的、具体的规定,是计算各项费用的依据,是必须执行的。但目前的编制办法中取费内容、取费标准的规定等,有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的要求。如勘察设计费、施工管理费等,都应该作为竞争性费率而施行浮动费率而非固定费率,等等。(3)定额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目前,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未真正全面推行,施工企业也是按照定额计价模式确定工程报价。根据统一的土程定额和编制办法,施工单位不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施工设备和技术专长来确定报价,不能按照自己的采购优势来确定材料预算价格,不能按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来确定工程费用开支,企业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所以,定额计价模式只是从会计的角度规定铁路工程造价的构成,并不能反映市场经济和竞争体制下的建设工程的真实价格。2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问题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适合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征是量价分离。建设单位根据铁道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把建设工程量化为工程“量”,投标单位根据此统一的“量”,结合自身实力报价。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工程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有利于施工企业自主报价和竞争,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所以,铁道部在积极推进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管理办法。但目前,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的造价管理措施尚未健全。一是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相适应的消耗量定额和综合单价信息有待制定和完善;二是铁路建设市场需要的具有指导性的消耗量社会平均水平和价格信息,需要价格管理部门及时发布;三是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尤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亚待健全。3企业定额的问题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实施期的工程造价计价和控制工作主要依靠企业定额。但长期以来施工企业没有把企业定额建立起来,在投标中仍然依靠铁路行业定额测算成本,调整后形成工程造价,这是不符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铁路造价管理部门应该指导和帮助施工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定额,同时也有利于工程造价基础资料的积累。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4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适应铁路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技术,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投资管理和控制,节约建设资金,发挥投资效益,应该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动态的造价管理体系。1继续发展完善铁路定额造价管理体系经过多年不断探讨、补充、发展,铁路工程定额体系已经比较完备,形成了较完整定额造价管理体系,在铁路建设工程前期的决策、造价管理和投资控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有必要继续发展和完善铁路定额造价管理体系。(1)实行工程定额动态管理。目前的市场机制,市场价格的变化非常快,变化幅度也很大,铁路建设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如无碴轨道技术,高性能混凝土,高速铁路,等等。既有的专业定额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已在铁路建设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且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需要及时补充。建议把多年来沿袭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静态造价管理模式,改为全过程动态管理,即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发生影响的全部因素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分析、调整,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铁路建设市场的,科学、合理的动态定额造价管理体系。(2)在编制办法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有关取费标准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的需要。对竞争性的取费费率如设计费费率等,可采用浮动费率,以鼓励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及时调整、纳人国家和铁道部发布的一系列取费标准及其它有关部门规定必须列人的费用内容,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政策性的费用预留接口,等等。2大力推进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铁路建设市场的完善,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势在必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抓紧制定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的配套措施,主要是制定和完善消耗量定额和综合单价信息,指导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定额,通过造价管理网络向社会发布工程的平均成本和造价指数。通过推进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管理,做到建设工程量价分离,实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即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形成造价的目标。3加快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及铁路建设市场的日趋完善,市场信息的获取和掌握不但对造价管理部门非常重要,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更为重要。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建立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铁路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造价管理部门通过该系统发布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法规,市场价格信息等。建设单位等通过该系统及时掌握有关政策、市场信息等等。不仅对工程交易起到关健作用,同时也对合理确定和控制铁路工程投资起到重要重要,是提高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铁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完善和提高应用水平。5结束语当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不断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构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和铁路高速发展要求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同时,构建和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新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作,需要造价管理、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等部门共同努力,不断总结探索、开拓创新。

砌体工程施工论文5000字怎么写的

181 评论(14)

zy5892

到网上下下吧。这是我的论文题目 大哥 我辛苦写的 要的话就MM我
348 评论(9)

ooida8870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加固处理措施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普遍存在 的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其原因入手,对多种不同情况 下的建筑砌体结构裂缝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措施 1 引言 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轻微细小裂缝影响外观和 使用功能,严重的裂缝影响砌体的承载力,甚至引起倒塌。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 发生与发展往往是重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砌体中发生 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建 筑材料使用不当及建筑构造处理不合理等,下面结合笔者参与的诸如芷江财富广 场商住楼、和平花园、文化局综合楼等多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对建筑 工程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加固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2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产生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产生相对位 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 体中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与地面成 45°左右夹角,上宽下窄斜缝朝向凹 陷处(沉降大)的部位。 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型复杂,特别是高度相差大时,应设沉降缝,沉 降缝应从基础开始分开,且有足够的宽度,施工中保持缝内清洁,应防止碎砖、砂 浆等东西杂物落入缝内。 2)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这样可适应甚至调整地 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增大端部洞口到墙端的墙体宽度, 加强圈梁布置都可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进行基础 施工。  4)不宜将建筑物位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区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 基础,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进行必要的计算分 析。  2 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 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 0℃以下时,冻结层中形成冰部开始冰结,下部水由于 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向上隆起的程度与冰结层 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关,一般隆起可达 6mm 至几十毫米,其折算冻胀力可达 2MPa×10MPa,而且往往是不均匀的,建筑物的自重往往难以抗拒,因而建筑的某 一局部就被顶了起来,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类似,引起房屋开裂。 这类冻胀裂缝的寒冻地区的一、二层小型建筑物中很常见。若设计人员对 冻胀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是小建筑,基础埋浅一点就可以了,或者施工人员素质 欠佳,遇到冻土很坚硬,难以开挖,就擅自抬高基础埋深,从而造成冻胀裂缝。 防止冻胀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一定要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到冰冻线以下,不要因为是中小建筑或附属结构 而把基础置于冰冻线以上,有时,设计人员对室内隔墙基础因有采暖而未置于冰 冻线以下,应注意在施工时,或交付使用前即有冻胀的可能,应采取适当措施。 2)当基础不能做到冰冻线以下时,应采取换土(换成非冻胀土)等措施消除土 的冻胀。 3)用单独基础、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时,基础梁下面应留有一定孔隙防止上 面冻胀顶裂缝基础和砖墙。 3 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不 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则会引起砌体 开裂。常见的是砌体长度过长,砌体伸缩在上层大而在基础处小而引起开裂,故 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  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混凝土圈梁与砌体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 时会使墙体产生裂缝。 防止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是否采暖,所处地点 温度变化等)设置伸缩缝。 2)在施工中要保证伸缩缝的合理作法,使之能起作用。 3)屋面如为整浇混凝土,或虽为装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浇混凝土面层,则 要留好施工带,待一段时间再浇筑中间混凝土,这样可避免混凝土收缩及两种材 料因温度线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协调变形,从而避免裂缝。 4)在屋面保温层施工时,从屋面结构施工完到做完保温层之间有一段时间隔, 这期间如遇高温季节则易因温度变化急剧而致裂,故屋面施工最好避开高温季 节。 5)遇有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可分段施工,预留伸缩缝,以避免混凝土伸 缩对墙体的不良影响。 4 建筑材料使用不当 不少砌体结构由于使用渣砖而产生裂缝,由于渣砖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与普 通粘土砖不同,其线膨胀系数与粘土砖亦不同。通过对诸多开裂砌体的统计分析, 使用渣砖的砌体极易产生裂缝。 不少砌体结构由于墙体布置不当,构造柱设置不合理,梁垫设计不合理等造 成砌体的开裂。 3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处理与加固措施 在砌体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清楚以后,则应按裂缝砌体的危害程度采用不同 的加固补救措施。本文侧重用例子来说明砌体,砖过梁等砌体构件的补强加固方 法。 1 裂缝较细,裂缝数量较少时 当裂缝较细,裂缝数量较少,但裂缝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方法。对 灌浆加固的强度,必要时可做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同样的材料做两个或四个 试验体柱。分为两组,一组用压力机先压浆,再灌浆。然后对两组砌体柱作破坏 试验,进行对比,如灌浆补强的砌体与原砌体强度基本相同,则认为补强合格。根 据以往的试验表明,灌浆加固后的砌体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原砌体的强度。 灌浆用的材料有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水玻璃砂浆或水泥石灰浆,见表 1。 当砌体修补中,可用纯水泥浆,因纯水泥浆的可灌性较好,可顺利地贯通外露的孔  隙,对于宽度为 3mm 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若裂缝宽度为大于 5mm 时,可采用水 砂浆。裂缝细小时,可采用压力灌浆。下面给出一些灌浆材料配合比,可供参 考。表中稀浆一栏适用于 13mm~1mm 宽的裂缝;稠浆适用于 1mm~5mm 的裂缝; 砂浆适用于宽度大于 5mm 的裂缝。 以纯水泥浆补强为例,其施工顺序为: 步骤一,清理裂缝,使裂的通道贯通无堵塞 步骤二,用加有促凝剂的 1:2 水泥砂浆嵌缝,以避免灌浆时,浆体外溢; 步骤三,用电钻或手锤在裂缝偏上端制成灌浆洞孔,或灌浆嘴; 步骤四,用 1:10 的稀水泥浆冲洗裂缝一遍,并检查裂缝通道的流通情况,同 时将裂缝周边的砌体润湿; 步骤五,灌入 3:7 或 2:8 的纯水泥浆; 步骤六,将裂缝补强处局部养护,见图 1。 施工时用压力灌浆。其顺序与上述相仿,但须增加在嵌缝后,用 12MPa~ 0125MPa 的压缩孔气检查通道泄漏程度,如泄漏太大,应补漏封闭。 对于水平的通长裂缝,可沿裂缝钻孔,做成销键,以加强两边砌体的共同作 用。销键直径 25mm,间距 250mm~300mm,深度可以比墙厚小 20mm~25mm。做完 销键后再进行灌浆,灌浆方法同上,见图 2。 2 裂缝较宽但数量不多时 裂缝较宽但数量不多时,可在裂缝相交的灰缝中,用高标号砂浆和细钢筋填 缝,也可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锯加固。楔 子或扒锯可与墙体等厚,或为墙体厚度的 1/2 或 2/3,见图 3。 3 裂缝较多时 当裂缝较多时,可用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予以加固。钢筋网可用 Φ 6@100~300(双向)或 Φ 4@100~200。用混凝土楔子或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上, 楔子或螺栓间距 500mm 左右,应梅花型布置。施工前墙体抹灰应刮干净,抹水泥 砂浆前应将砌体润湿,抹水泥砂浆后应养护至少 7d。 4 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时 墙体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直伸缩等原因而发生外闪,墙体 产生较大的裂缝或命名外纵墙与内横墙拉结不良时,可用钢筋或型钢拉杆予以加 固。  如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法兰 螺丝,以便拧紧栏杆,拉杆接长时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 当作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在拉结水平层处,可以增设外圈梁, 以增强加固效果。钢筋的直径可采用如下:当一开间加一道拉杆时为 2Φ 16(房 屋进深 5m~7m),2Φ 18(房屋进深 8m~10m), 2Φ 20(房屋进深 11m~14m),其相 应的垫板尺寸可按表 2 采用。 5 墙体开裂比较严重时 墙体开裂比较严重,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刚性,则可以在房屋墙体一侧或两 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C20,截面至少 120mm×180mm,配筋可采用 4Φ 10~4Φ 14,钢筋 Φ 6@200~250,每隔 5m~ 5m(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内与墙拉结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浇筑圈 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润水,以加强粘结。 6 砌体过梁裂缝 对砌体过梁的裂缝,可采取增设钢筋 2Φ 16,填补高强度砂浆(M10 以上),或 增加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现在正推广各种新型节能墙体砌块材料,砌体结构开裂 的情况和问题愈来愈多,原因也愈来愈复杂,只有严格执行有关砌体规范,从生 产、设计,施工,监督等方面层层把关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砌 块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消除墙体结构质量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S] [3] 文竹住宅建筑构造破坏预防 100 例[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334 评论(9)

mpe0832

这是我的论文题目 大哥 我辛苦写的 要的话就MM我
14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