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gxiaofu
一、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机制转变的必要性 (一)压力式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困惑 首先,依靠外界压力的推动式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会造成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处于被动地位,进展缓慢。因为只有在人们不断监督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才有所进展,而这种监督的成本是巨大的。由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难以对企业行为进行全面监督,而只能从其是否实施了某些行为对企业进行判断。然而,这些判断指标往往过于简单,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行为。其次,由于企业内外部信息并不对称,造成外界在推动CSR运动过程中缺乏必要信息,形成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禁区”,不能完全彻底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即便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所掌握的企业信息也不完全,而其他社会个体所掌握的企业真实信息就更少了。因此,希望借助压力,对企业进行全面监督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 (二)推动式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优势 如果是企业自发推动式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话,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发展历程中,也反映了这一点。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外界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人们收入有了较大提升,对自身权益的认识有了极大改观。因为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物质生产的日益丰富,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企业和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可见,财富再生机制能有效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快速和健康发展。通过构建财富再生机制,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收入,使人们有能力与精力关注社会深层次问题,而且也将增加企业收入,使企业有能力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正确处理了经济问题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问题才能够获得解决的良好基础。只有这样,企业社会责任才步入了良性循环,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性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进程。 
嗯,写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论文,从以下几个观点来写,一是国企承担的社会就业责任,每年招录很多大学生,包括现在的退伍军人,第二,国有企业对于地方经济税收方面的极大贡献,第三,国有企业对于国家的一些重要支柱性,关键性的行业的掌控,对于保障民生,促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到今天,已得到不少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在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仍有较多的不同看法和误解,从而也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对这些不同的看法的评述,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积极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可行性的。1 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成本损害效率论分析 首先,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并不是完全不受国家干预的,企业完全自由的经济社会,是不存在的。企业是社会的一员,就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就必须遵守社会的规则,履行对社会的基本义务,因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遵守国家基本的道德和法律义务,是必不可少的。况且由于企业的趋利性,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易对外部产生不经济性和“搭便车”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反过来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于长远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而言,国家适度的调控是必要的,国家的调控并不一定导致社会和企业效率的低下。 其次,企业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并不等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对私利的追求可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事实是个体对自己利益追求的同时不会自觉地追求公共利益,反而有意无意地损害社会利益。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将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即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一定会导致高成本的付出。如对职工的激励,有物质的、精神的,在物质一定的情况下,多给员工精神上的激励和关怀,将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又如对顾客的责任,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如何购买和使用产品,依据顾客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产品,将会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企业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如对顾客的投诉及时解决,将会减少顾客的不满意,其实这都是细节问题,企业若真有为顾客服务的精神,应该还不是成本问题,更多的是观念问题。退一步说,企业社会责任产生高成本,可能会损害员工和消费者的利益,难道企业不实施社会责任就能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利益么?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企业会顾及雇员和消费者利益么?相信只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四,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否认有责任成本,难道没有责任收益?成本一定大于收益?这些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企业还应考虑成本与收益、收益的延续时间问题。若收益大于成本,高成本也不是问题。 第五,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反对企业盈利,也不意味着企业放弃经济利益,由一个营利组织成为一个社会公共组织,相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责任并非是矛盾不可协调的,而应是一种相互平衡协调的关系。从某种角度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关系营销。企业重视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绩效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更多的是效益,关键在于企业观念的转变和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将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