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wuji
让历史告诉未来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更犹如滔滔江水,淘不尽千古英雄,淘不尽万种风情。 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遗留下许多辉煌历史的足迹,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活生生的教材。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让学生了解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 学校利用中午午间活动的时间,开放学校的阶梯教室让全体学生来观看。每天午饭后不久,阶梯教室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晚来的学生自己带了凳子找个有利的地方坐下,等着《激励永远》的播放。当那雄壮的音乐声响起时,阶梯教室里已是鸦雀无声了,学生瞪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生怕漏掉点什么。每天中午,学校都会播放两集。这些优秀的影片使我们感触颇多,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了我们为中华复兴而努力的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骄傲和自豪,也是国家发展的禁锢,一道长城,围住了大好河山,也羁绊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几声炮响,便轰开了国门,古老的中国,也开始呻吟。硝烟熏黑了蓝蓝的天空,远来的鸦片也似乎要摧残一个民族的斗志。然而,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面对外侮,他们纷纷揭竿而起,抛头颅、洒热血、奔走相告、传播革命的火种,在战火硝烟中,他们尽显英雄本色。中国,这只沉睡的雄师也逐渐苏醒,发出他那慑人的怒吼。 乱世出英雄,在纷纷战火中,我们看到旗帜鲜明,从公车上书到戊戍变法;从同盟会到到辛亥革命;从1937到1945,再到新中国成立,英雄的躯体,伟人的鲜血,铺就了救国救民之路,黎明也随着黑夜远逝而姗姗到来。 百年的腥风血雨,中华民族饱受凌辱,千年的古国已成昔日的荣耀,百年的耻辱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古老不是资本,而是一种责任。 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个民族,会因为他的古老而闻名,会因为他的倔强而伟大,岁月会让辉煌布满灰尘,但岁月抹不去一个民族的伤痕。 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岁月会沿着历史的车辙见证一个民族的崛起,这一切,历史会告诉未来! 
写作思路:首先选取合适的取材和角度,可以选择中国发展的历史作为写作背景,经由时间线将全文串起来,最后总结。示例如下: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犹记新中国成立初期,“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因为数量太少,几架飞机只好飞了两次。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我们还曾遭遇封锁与遏制,经历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验,面对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的挑战。但愈是艰险愈向前,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一路行进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正在建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浩大、气势最雄伟的现代化事业。可以说,新中国70年历史,就是把困难当阶梯、不断向上攀登的奋斗史诗。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涵养了一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这样一种斗争精神,就是一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勇气,一种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气神,一种遇强更强、愈挫愈勇的坚韧。经过70年不懈奋斗,中国人深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知道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斗争精神、奋斗意志,贯穿于70年风云激荡的岁月,也将推动中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定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为了赢得一时掌声,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的是耐力和韧劲。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停滞不前,这样的教训发人深省。在70年发展历程中,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经历了多少曲折而终能转危为安、履险如夷,这恰恰说明,中国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保持向困难进发、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起点上,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我们将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翻开我们的历史书,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使感到非常自豪。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是从我国传播出去的,它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制成纸,这种改进的原料容易找到,价钱也很便宜。从这起,纸的生产量便增加了,为以后书籍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晨创造了物质条件。真不敢想象,现在世界上没有了纸张将变成什么样子。在北宋以前,人们印书采用的方法都是“雕版印刷",印一本书就刻一块版,很麻烦,而且刻了那么多的字只在印同一本书,印别的书用不上,所以印刷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改进对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也有比较突出的贡献,毕升的活字印刷是用胶泥制成的方形泥块,在泥块的正中刻上一个反字,用火烧硬,成为陶活字,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字,根据不同文章的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就能印出各种书来。后来,人们又用了木头、铜、铁、铅等制活字排版印书。造纸术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为我国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指南针最初叫司南,因为它的一端转动后停下来,总是朝南面的,因此叫“指南针”,如果没有指南针,不仅郑和不能七次下西洋;哥伦布也不能发现北美大陆;达·伽马也不能发现欧——亚——非新航线;就连现在的飞机也无法在空中飞行。当然也更谈不上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进行石油勘测、科学考察了……火药也是我国人民发明的。虽然在当时的唐朝用火药制成的只有火箭、火炮、突长枪等。但在现在用途却大了,有了火药便可以制止外国的侵略了。作为一个“四大发明”的故乡人,我深为祖国有这样灿烂的文化自豪,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历史毕竟是历史,已成为过去,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强大,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