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xiaopang
如何有效控制情绪下面的:1、 是一个懂事、大方的小男孩。 爱帮助别的小朋友,有同情心, 爱清洁,讲卫生,做事有条理,能安静睡觉,本学期绘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课也能响亮地回答问题,但不够积极。希望***以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2、 是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能尊敬老师,友爱同伴,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帮老师做事,是老师的好帮手。 的小手很能干, 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 讲卫生、爱清洁,对老师有礼貌,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喜欢跳舞,唱歌,愿意和老师交谈,但 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希望***小朋友以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做个自信、勇敢的孩子。 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好奇心强,喜欢摆弄各种玩具,探索欲望强烈, 喜欢绘画,每次都耐心地完成作品,有一定的想象力,但 上课有时会开小差,不能专心听讲。希望文文小朋友以后严格要求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好吗?……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有人在重视他,促进他努力学习,发掘出他的潜能……这才是关键, 觉得对吗?等到经验积累丰富了,相信 定能发自真心的写出对孩子们的赞许和感悟! 
幼儿的情绪管理很重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在园里,我经常会遇到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崩溃,这其实是很不好的一个现象,因此这次我作为他们管理情绪的老师,我也有很大的感受。 初期我遇到到的都是一些年纪很小的幼儿,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太会去让自己的情绪收放,遇到难过的事情,就会想哭,遇到一点挫折,也会想哭,实际上哭多了,也是不好的,幼儿想要什么还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一般就会用哭去表达,但是他们到了三岁,就可以去教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了,可以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而不是哭或者发脾气来表达,在这方面,当他们进入到幼儿园里,就要开始学习了,这时候我们老师的责任就不是简单的教他们知识了,我们也要去教会他们管理情绪。 很多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会不想跟爸妈分开,所以不停的哭,这时我会安慰他们,用其他的事情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把他的视线吸引过来,让他进入到集体中,这样会比较好去平息内心的不愿。然后等他平息之后,在慢慢的告诉他不要总是哭,如果真的想要表达什么,可以去说话,可以跟老师说,让他们懂得情绪是可以管理的。幼儿一般年纪不大,所以从这个时候就要去让他们把自己的情绪收起来,因为我们总是去迁就他们的情绪,他们会觉得这样做事对的,以后他们只要遇到不喜欢或者难过的事情就会用哭和发脾气去表达,这于他们的成长特别的不好。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教会幼儿管理自己的个人情绪,做事情就不会去闹了,而是选择平静解决,回去寻求帮忙,要知道幼儿的心性特别的不稳定,很多事情如果不让他们意识到对错,这些错误的方法会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以后也是很难改过来的。现在正式的让他们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我想对他自己和对他人也都是好的。所以我们尽量要去教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情绪的管理也必须要让幼儿自己慢慢的理解,才会更加成功。 每次看到幼儿能够真正的把情绪管理好,我都会感到开心,这样能够促进幼儿的一个成长,我相信他们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从2岁左右,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情绪认知的教育了。此时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常通过打人来表达情绪。就像小杰的做法一样,高兴或者不高兴都通过打人来表现。 此时,你不应对孩子的打人行为有过激反应,否则他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情绪表达方式很有效,成功地引起了你的注意,以后还会继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你应该趁机对他进行情绪认知教育,帮他认识到他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比如你可以在他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问他:宝宝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或,你现在是在不高兴吗? 这种提问式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让他关注到自己的情绪。通过你的提问,他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 用不断重复的方式巩固情绪认知 学习的秘诀在于不断复习,对于孩子的情绪教育来说,更应该如此。孩子就是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即时反应,瞬间雨落,瞬间天晴,如果家长不及时反应,孩子的很多情绪就溜走了。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的情绪体验会越来越丰富,会有伤心、愤怒、害羞、嫉妒等情绪的出现。家长应该及时跟进,给他指明情绪,并一起讨论这种情绪的利弊。如果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跟进巩固,那么一次两次的情绪认知教育,不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任何痕迹。 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对孩子进行情绪认知教育,要基于理解孩子的这个基础。只有你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你才能知道孩子的每一个表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甚至不用他的语言表达,你就能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这对于自己带孩子的父母来说,并不困难。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你都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所有他的一个皱眉,你都能知道原因。 但有相当多的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拒绝了解。像小杰的父母,忙于生意,把育儿的责任推给孩子的奶奶,等孩子大了,出现问题,甚至懒得和孩子沟通,直接用拳头解决,将孩子情绪表达的出口,封地严严实实。小杰很自然地只学会了“用拳头说话”这一种表达方式。在与世界的接触中,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四处碰壁,只能用他的拳头,来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要多包容 即便是成人,还要不断地学习,如何跟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 即使父母经常地提醒他,他现在是不高兴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仍然有可能乱发脾气。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有耐心,容许他宣泄自己的情绪,安慰他。等他的坏情绪过去后,告诉他,有坏脾气正常,相信下一次他能更好地控制坏情绪。 “利用自然合理的后果”进行教育 “利用自然合理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从自己行为的后果中学习。比如说,孩子还是爱乱发脾气,甚至打人。等到他因为这种行为,跟别的小朋友起冲突了,你就应该趁机让他意识到“你看,乱发脾气多不好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这样你就会失去朋友了。” 这种后果教育,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坏情绪会引起坏的结果。慢慢地,他就会对自己的坏情绪有所收敛。 正向强化 当孩子能够对情绪有所控制时,家长要及时肯定,大大的表扬。正向强化的做法,能够让孩子及时得到肯定,让他的心里尝到甜头。他会意识到,将情绪稍微控制一下,就能得到父母的表扬。 得到表扬的渴望,会让孩子对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他越努力,越会得到父母的表扬。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