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4

kidlingto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加强国防建设论文500字标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engthink

已采纳
中国国防是我们伟大祖国对外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不侵略

如何加强国防建设论文500字标题

220 评论(14)

andrew1992

人类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社会主流中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民安居乐业奔小康,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军队的保卫,离不开强大国防的力量。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一个国家防御外来武装侵略的实力, 是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等力量的总体,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引以为高尚的事业,如今,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力量来捍卫祖国的强大。在旧社会由于我国贫穷、落后,加上清政府腐败无能,到处挨打受欺凌,甚至在外国人面前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对我国进行疯狂掠夺。特别令人发指的是圆明园事件,劫匪们能拿的全部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拉,实在拿不动的居然放火烧掉!我们固然是应该谴责强盗,但最主要的还是怪我们懦弱无能,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的完整。国防的强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甚至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仗可百年不打,国不可一是无防。当今社会还不太平,战争危险依然存在。最近,日本人的眼睛不是死死的盯着我们的钓鱼岛吗?我国的渔船在自己海域捕鱼被日本政府扣押,船长至今还被关压着,真是太欺负人了。可中国人向来是英勇善战的,是不可战胜的,想当年,我们靠着小米加步枪不照样战胜了你们日本人的飞机加大炮吗!但我们也决不能掉以轻心,等到敌人打到家门口才想起增强国力就来不及了。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横行。美国仗着自己有强大的国防肆意挑起战火,富裕的伊拉克不是毁在他们手中的吗!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威胁到全世界的和平。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还要警惕现在和将来。虽然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都向往安宁的生活,但战争是无处不在的。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发奋学好知识,从小培养好国防意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要有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思想准备。为将来建设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中国成为强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高国未来希望的青年们,坚持我们父辈革命的道路走下去吧,即使你不一定工作在国防战线上,但只要你在属于你的岗位上乐于奉献,乐于服务他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爱国热情,将你的一生融进祖国的山河之中,投入祖国的怀抱当中,祖国不会忘记你!你将永远成为照亮共和国前进道路的那颗闪亮的——!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刘怡通国在,家在昔日战火的硝烟已消逝在时间的脚步里,生活于平安年代的我们已无法体会铁马金戈,驰骋沙场的热血豪情,亦无法去感受四面楚歌,马革裹尸绝望与悲凉,我们只有从古典诗篇中去触碰历史的记忆,去铭记曾有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被时间遗忘,在历史的演变中苟延残喘,于战争中流离失所,甚至付出生命。因为国弱,因为侵略,使一个民族低下骄傲的头颅,留下辛酸的泪水。国败,则家散;国盛,则家兴。国家于小家,如土地与蓬草,没有土地的庇护,蓬草会随风吹而飘零,无依无靠,国于家,是重要的存在。秦王汉武,一个灭六国,筑长城;一个出兵抗匈奴,他们深知护国才能安邦。如今,长城依旧似巨龙盘距于祖国东北境内,彰显历经千年后沉淀下来的威严和使命,它震慑四方,肩挑护国使命,它是历史的记忆,亦是祖国的骄傲;如今大将卫青,霍去病的故事依旧代代相传,英雄的光辉传透历史神秘的雾霭,凝聚成民族的楷模。唐宗宋祖,一个令强国诞生的明君,一个使南北结束分裂圣主,他们明白,国强国团结,才能振兴民族。如今,唐灿烂多姿的文化。始无前例的繁荣富强尤让世界盛赞,安定的生活,开放的民风离不开一个强国的支持;如今,宋太祖黄袍加身,沉着应战的风采尤让人津津乐道,他结束长期分裂的动荡局势,让一个国家得以延续。因而英雄的故事不老,强大的民族不老,爱国的精神不老。历史的教训,启迪着我们,使我们需要铭记国防弱,则会受到侵略铁骑的贱踏。清末,一声炮响轻易打开了一个大国的国门,将食人的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肆虐的鸦片于无形中张开其贪婪的爪牙,吞噬着民族的健康、精神和脊梁!祖国蒙受了屈辱,祖国的命运汲汲可危,政府腐败卖国,苟且偷安,正义的人民起来了,在一次又一次血腥震压中强大,正义的呼声响起来了,在不断地打击下响彻了神州大地。保家卫国,人民用身躯筑起城墙,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1937年,日军的坚船利炮进驻了东北,人民愤怒了,肩并肩手拉手团结一致,全民皆兵。八年的浴血奋战,打回了日本伸出的爪牙,将大半壁江山重新收复,将受苦的人民得以解放。因而爱国的故事不老,爱国的丰碑永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矗立,是一个民族挺起了它新的脊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兴衰更替,时间的斗转星移,苦难的日子已模糊,但于苦难中炼就的精神历久弥新。历史使我们铭记国强则民富,国在则家在,国兴则家兴。历史将所有的屈辱融于我们的血液,用热血将它洗涤;历史将所有的精神镌刻于我们的骨髓之中,用成长让它于每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历史不是话剧,无法重演。未来却可以现在来创造。如今的祖国正在崛起,以腾飞的经济、以强大的军事,以团结的人民让世界睹目,让世界记住在亚洲东方,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苏醒,它将以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是祖国强大的见证者,虽然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原子弹、氢弹成功研制后举国沸腾的场景,但于书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前辈们在如此艰辛环境下的坚持和奋斗,他们任劳任怨,在贫脊的大西北工作了一生,将青春埋葬于大西北的风沙中。值得欣慰和自豪的是,前辈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祖国的稳定,让世界再不敢轻易伤害中国。现在,50周年的国庆阅兵,整齐一致的军队,自信威严的军师,先进强大的武器和称傲天空的空军部队给国人乃至世界留下光辉的一页,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不再任人欺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支强大不容忽视的和平力量!联合国的护航任务让中国走出国门,迈入海洋,护航任务让中国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海军的风貌,和平将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祖国的富强,维系着我们小家的幸福。如今高楼林立,车道如驰,生活安康的生活是祖国为我们打拼出来的,如今的我们更应好好珍惜,我的学校坐落于山中,旁边是部队,每天清晨,水汽氤氲,雾霭未散之时,我总能在汽车飞驰的马路旁看到一个个只着绿色军背心的军人以最饱满的姿态沿马路晨练。他们喊着整齐统一的口号,迈着一致的有力步伐,与我擦肩而过。天已经很冷,而他们却浑然不知,不会因为冷而慢下追赶的脚步,他们努力地强身健体,将保卫人民,为国奉献作为已任。他们都极为年轻,但略显稚嫩的脸上已有着沉着坚毅的神情。他们的目光炯炯有神,让乘在空调车去学校仍睡眼朦胧的我感到无尽的羞愧正在蔓延,他们单薄的衣服下有一颗坚强积极,保家卫国的雄心,而我厚实的衣服、温暖的围巾包裹下的又会是什么?我没勇气去探求。面对他们,让我觉得自己仍是一位蜜罐下的公主,养尊处优。忽然觉得这些深绿色的身影似乎幻化成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一直绵延至我心底,让我深深为之颤动。我受着良好的教育,但这和平安定的环境是这些人民子弟兵用他们的青春为我们铺陈的。我们的幸福安康里他们无悔的付出是不可湮灭的。他们一张张鲜活坚毅的脸庞已烙在了祖国的魂魄里,随着祖国的繁荣稳定更加熠熠生辉。没有他们,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我们怎能生存,没有他们,和平年代里我们怎能安心?他们让我知道,国防不是国家,政府的全部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爱国、护国、卫国、保家将成为中国人世世代代不变的永恒主题。历史用血和泪编写了箴言,告诉我们,要用强大的祖国,强大的人民筑一道坚固的墙,来保卫每一个人的小家,延续每一个人的幸福
304 评论(10)

诸葛郎邓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谋求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当今时代潮流。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与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中国政府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形势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 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各主要力量既相互牵制和竞争,又相互协调、彼此借重和务实合作。一些发展中大国和区域集团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分工体系深刻变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生机勃勃,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逐步加深。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不断增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各国更加重视通过国际协调合作和多边机制解决发展和安全问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维护和加强。世界大战和大国全面对抗在较长时期内可以避免。 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和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局部战乱时起时伏,一些地区热点短期内难以消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扩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能源资源、金融、信息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依然猖獗,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问题危害越来越大。 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一些发达国家加大军事投入,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防扩散机制面临重大挑战。少数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有新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改善。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地区合作局面正在形成,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逐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进入务实发展的新阶段,为开创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作出了贡献。东盟稳步推进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谈判。以东盟与中日韩(10+3)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已成为内容日益丰富、机制不断完善的合作体系,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东亚峰会为东亚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南亚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印巴关系相对缓和。 亚太地区安全中的复杂因素继续增多。战略力量和大国关系开始新的调整,热点问题有新的变化。美国加快调整军事部署,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美日强化军事同盟,推进军事一体化。日本谋求修改和平宪法和行使集体自卫权,军事外向化趋势明显。朝鲜试射导弹,进行核试验,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更趋复杂严峻。伊拉克、阿富汗局势仍然动荡,中东形势更加复杂。解决伊朗核问题进程曲折。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民族和宗教纠纷仍影响着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威胁依然严峻。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内部矛盾趋于上升。 中国的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中国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局面得到巩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提高。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务实合作继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不断推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全面交往深入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格局逐步形成。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改善和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形势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但是,中国的安全仍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国内和国际因素关联性增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的难度加大。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复杂严峻。台湾当局实行激进“台独”路线,加紧通过推动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立场,但是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先进军事装备,并与台湾加强军事联系和往来。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中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周边复杂而敏感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仍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影响。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依据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安全战略思想,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谋求国家综合安全和世界持久和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安全。国防政策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防备和抵抗侵略,确保国家领海、领空和边境不受侵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人民解放军坚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科学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深化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效益。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提高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紧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训练体制和保障体制,加强诸军兵种的综合集成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创新训练内容、方式和手段。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的战略威慑作用。中国的核力量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中国发展核力量是极为克制的,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反对核扩散,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国际义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15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