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119
生活需要挫折挫折,想必人人都不大喜欢,因为它让我们吃了太多苦头,但是假如生活没有了挫折,那我们会过得更好吗?我们会把每件事都做得更好吗?我们是否会有一颗坚强的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在古代,有“半圣”之称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道理。其中的意思显而易见:过分地沉迷安乐只会迎来衰亡,只有身边有忧患才能让人进步,让人发奋,让人能更好地生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表明:每个有重大使命的人都要经历挫折,都要经历在挫折中奋斗的艰苦过程,以增长自己所不足的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坚韧,来应对自己的重大使命,这正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古代国家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在分裂割据,几国鼎立时,各国的文人武将们不也是因为有敌国外患,才加倍努力,怀一腔爱国热情,以建设国家为自豪。当终有一国一统天下后,先是太平盛世,但到几百年以后,还不是因为没有敌国外患,统治者变得腐败无能,国家漏洞百出,人民民不聊生,最终走向灭亡之路。在抗战时期,共产党的领导人不也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双重打击下,带领广大共产党和老百姓艰苦奋斗,历尽艰险,终成大业,建立了新中国。挫折,是对人们有益的,但如果人的心志不坚强,被挫折打垮,日渐消沉,这就有悖于挫折的最初意义了。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坦然面对,努力使自己在挫折中进步,在挫折中成长,这样,我们的心志就会变得更坚韧,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生活需要挫折。 
美好的生活源自拼搏 关于生活,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有太多太多的词汇可以形容,因为生活实在是一个太广博的概念,一种太丰富多彩的事物。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活,或许我会选择那一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笑;你对它哭,它也哭,纵览古近中外,志士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勇于拼搏,永不言败。体育从人类诞生起,就是生活的一面,向自我挑战,向自然挑战。当运动员们在跑道上,球场上奋勇争先时,“拼搏”二字得以诠释。正因为有这拼搏的信念才滋生了以下感人的瞬间:中韩乒球团体赛,刘国正打破对手五个赛点,扭转乾坤;拜仁慕尼黑德甲争冠,最后10秒锁定胜局;奥运羽球混双决战,张军/高峻置死地而后生,上演大逆转。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困难,面对对手,只有拼搏,才能夺取胜利,才能创造美好生活。艺人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觉得他们上台演出既轻松有快乐,其实没有“台下十年功”,又何来“台上一分钟”。《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从三岁起便学习绍剧的基本功,二十年的苦练几十处的伤痕终于成就了他荧屏前的光辉形象。帕瓦罗蒂,世界著名男高音,最初只在一家餐厅里演唱,但他不言放弃,日日苦练,终于成就一番事业。如果说理想为你指明了道路,那么拼搏就是你穿越道路的工具。科学是严谨的,在有些人看来是神秘的,其实它更是艰辛的。数学家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奋战十数载,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牺 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几度受挫,又几度振作,终获成功。居里夫人凭借常人难以匹敌的坚韧毅志,经过数年努力,终于从几吨铀废料中提取了几厘克的镭元素。看来是否具有拼搏精神,是成功者与平庸的人的根本区别。早在千年前孟子就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拼搏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所有的美好生活都是源自那最初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