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6

陈小洁12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吉林师范大学论文封面照片格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easonbird2002

已采纳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吉林师范大学论文封面照片格式

247 评论(11)

未完人

别姓起源,古籍记载不详。然别姓起源之说有二:其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说。何为“别子”?《辞海》P419页解释:别子,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曾巩《公侯议》:“天子之嫡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嫡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卿大夫。”《礼记·丧服小记》有“别子为祖,继别为宗”记载。大意为,诸侯国国君嫡长子当继承父位,长子的弟辈谓庶子,均称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须分离出宫自立一家,另赐新氏。出宫别子为新赐姓氏之始祖,此谓“别子为祖”也。与诸侯国宗法同制:别子之嫡长子、嫡长孙继承新氏家支为大宗,此谓“继别为宗”。嫡长子之外庶子属小宗,小宗依宗法各继承其第一代庶子。别子不得以祖上姓氏为姓,只能以祖父字、官、爵、谥为姓,其中亦有以宗法制度中长幼、嫡庶、地位为姓,遂有别姓。《百家姓考略》亦载:“古诸卿大夫长子,世为宗子,宗子之次子,世为小宗;小宗之次子,为别子。不敢姓祖父之姓,而别为一族之祖,以祖父之官爵字谥,别为姓氏。此别氏之义。”由此,有关姓氏研究专家认为,《姓氏寻源》所说别姓为别成子之后,或即别子之误。其二:“别成子之后”论。此说出于《姓氏考略》,乃关于别姓最早之记述。曰:别成子后代,以别为姓氏,世代相传,乃成今之别姓。别成子传说:《百家姓姓氏起源》载,传上古之时,有一隐士姓别名成子,喜为人排解忧难,甚受百姓拥戴;不少诸侯贵族亦闻其名,欲请为官,均遭拒绝。一贵族嫉杀之,陨其首,弃于终南山中一深潭。百姓闻之,如丧考妣,于其家中设灵堂,将无头尸置于棺椁,选精通水性后生下深潭觅其首,不料打捞之首却系贵族之首,众人惊诧不已。着人往贵族家打探,果闻在别成子遇难翌日贵族亦被人枭首。众人甚感蹊跷,疾返别成子灵堂,却见棺椁空空如也。自此,无人复见别成子,传已得道成仙矣。据传汉初名臣张良之师赤松子,乃别成子之徒。别成子之后人,以其名号为姓,乃为别氏。别成子为阴阳家并有著作:《汉书艺文志》记载著作目录中列:阴阳家“《别成子望军气》六篇。图三卷。”当代宗亲别廷峰先生著《寻根求源,认祖归宗——别氏族源流考》述: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学派。阴阳说和五行说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流行思想。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邹衍(公元前305--公元前240年)。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的支配。这个学派的学说,为新兴的封建统治者统一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由于年代久远,文章佚失,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别成子所撰写的《望军气》六篇文章和三卷图的原文,但别成子是这个学派中的一位有见解有著作的重要成员,是我国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思想十分活跃的战国时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和大学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别姓发祥别姓起源,望出何处?即何处为别姓初居发祥地?《姓苑》曰:“别氏,望出天水(今甘肃通渭西南)、京兆人。” 《通志·氏族略五》载:“别氏,《姓苑》云:京兆人。宋有别仝,望出天水、京兆。”《二十四史》载:“别参,朝邑(今陕西)人,安禄山叛,尚衡举义兵计贼,置参为牙将。”《姓韵》载:“熊潇南昌别侯重修儒学记云:别侯讳建奇,字树宇,陕西富平人。催科而存抚字,折狱而称明允,城邑加饬,保甲维严。”湖北仙桃别姓分支族谱封面与菲页题字:“别氏宗谱 京兆堂”。清末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歌》卷三 “姓氏考源”,以韵歌形式,介绍我国姓氏主要祖籍。[京兆]包括26个姓,即:“韦、酆、史、计、米;宋、杜、於、宗、段,家、康;车、全、黎、扈、雍、寿;扶,浦、别、夔、晁、冷、申、屠。”湖北别道林先生珍藏其父别行栖手抄农历与气象内容书一册,书册无作者与抄录者姓氏,仅封面题有四字:“家世京兆”。笔者祖父别文才生前记事本上,均写着“京兆氏”三字,而不直写其姓名。综观别姓资料,别氏家族起源最初居住地应为京兆。何为“京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权威解释:所谓“京兆”,即相当于现在的首都,京兆尹,汉置,为三辅之一。今陕西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据此断定:别氏家族发源地应在当时京城(即当今陕西西安市)附近。陕西别姓土著为别姓发祥于陕西佐证:笔者入川始祖别维汉墓志载:四川巴中别姓祖先原“在陕西安府富平县东河里麦子店”,后在清朝康熙年间“由秦入蜀”,落业在“巴州中二甲柏顶子山下”(即今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光辉乡宋兴村三社)。有资料显示:今陕西省富平县隶属渭南市,距西安市69公里。现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有别姓1000人左右。另据家住西安市宗亲别鑫奇先生近期的走访调查,西安市雁塔、碑林区和咸阳市武功县,有别姓319户,共计1266人。此外,西安市的灞桥、临潼、长安、闫良区,宝鸡市的歧山、扶风、凤祥县,渭南市的大荔县,也有别姓居住,人数不详。西安市郊别姓多为土著。据此而论,陕西当为别姓发祥地。
147 评论(8)

yh_haier

呵呵,我想我能解答你的困惑你印象中老师说的并没有错,他说的是拼音的姓名书写规则但是,护照、银行证明现在使用的其实并不是“拼音”的书写规则,而是变化了的(或者叫做中国化了的)英文拼写规则你是否还记得,小学时老师教拼音,i的小写写法是上面一点,底下一竖,就是“!”倒过来?而英文老师教的却是上面一点,下面是个弯钩,就像是个“?”倒过来?记得吗?本来在字母的拼写上,中文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就有些不同的,拼写规则更有许多不同,但是由于电脑使用等方面原因,很多中文拼音不得不让路给英文规则(比如你现在要打拼音i,打出来还不就是英文的i)其实我们国家是有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而且,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制定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于1996年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公布(代号:GB/T16159-1996)但是,公布归公布,执行情况很不怎么样哦,这也是现状吧,总之,从你的困惑能看出,你是个细心而又有责任感的人但是,不必困惑,因为您说的两种情况用的是两种书写标准,这样说您能明白吗最后,推荐您看看这篇文章吧:汉语拼音书写调查报告作者:郭振伟来源:-htm自1958年我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以来,汉语拼音已经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辞书编纂、广播电视及中文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制定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于1996年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公布(代号:GB/T16159-1996)。从此,汉语拼音的使用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汉语的拼写由原来的按音节拼写改为分词连写,这样更符合话语自然切分原则,使汉语的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但时至今日,虽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已经颁布实施了十几年,在使用中仍存在大量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汉语拼音书写的社会调查,涉及到在商标、报头、书刊封面、企事业单位名称、道路标牌、个人名片以及电视台台标和节目名称当中出现的汉语拼音,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希望这一调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正确使用汉语拼音,以保证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一 调查状况在我们所调查的几千处汉语拼音中,商品商标392种,其中书写拼音的有128种,书写不规范的63种,占使用拼音的商标总数的2%;各类书籍2018种,封面书写拼音的245种,不规范的145种,占2%;各类期刊716种,封面使用拼音的190种,不规范的61种,占1%;报纸报头、栏目名称67个,使用拼音的60个,不规范的43个,不规范率高达7%;电视台栏目名称65个,使用拼音的35个,不规范的30个,不规范率高达7%;调查个人名片100张,使用拼音的20张,不规范的14张,不规范率高达70%;济南市某区标牌286个,使用拼音的50个,不规范的23个,占46%;济南市某区地名、街道名36个,全部使用拼音,但无一拼写正确。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社会上汉语拼音的使用较少;(2)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十分严重。本文重点分析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一)出版物、电视、商标中的不规范书写主要是分写和连写。分写指汉语拼音按音节拼写,连写则是拼音字母一连到底形成长龙式的拼写法。这是两种典型的不规范拼写法。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及在此前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规定都要求分词连写,如:《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企业、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规定》(1992)以及《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1992)等。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分写式和连写式相当普遍,约占不规范书写的60%还多。例如: 分写:① 书籍封面:《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拼写成YU YAN XUE JI CHU LI LUN(竖排)(应为YUYANXUE JINCHU LILUN)② 期刊封面:《汉语学习》(吉林省延吉市《汉语学习》编辑部主办)拼写成HAN YU XUE XI(竖排)(应为HANYU XUEXI)③ 报头:《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报社主办,代号:CN11-0178)拼写成ZHONG GUO GAI GE BAO(应为 ZHONGGUO GAIGE BAO)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演艺竞技场”拼写成“YAN YI JING JI CHANG”,“综艺之友”拼写成“ZONG YI ZHI YOU”。 连写:① 书籍封面:《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拼写成XIANDAIHANYU (应为XIANDAI HANYU)② 期刊封面:《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主办)拼成YUWENXUEKAN(应为YUWEN XUEKAN)《学语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拼成XUEYUWEN(应为XUE YUWEN)③ 报头:《中华读书报》(CN11-0160)栏目“教育观察”、“成长书架”、“史学专著”等均为拼音连写式。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拼写成“ZHONGGUOYINYUEDIANSHI”(二) 人名中的不规范拼写:早在197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公布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对人名的拼音书写作了规定;1988年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又重申了姓名写法,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开头字母大写”,非汉语人名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拉丁字母)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的人名,按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以这两个文件为标准,人名拼音书写也具有了明确的规范。但在我们对个人名片、已知期刊封面及其英文目录中人名的调查中,仍发现许多拼写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非汉语人名拼写不正确。如:《“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著,上海三联文库,1994)拼成Ge bai ni shi de ge ming。姓全部大写,名开头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有的名两个字之间有连线。如:《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办,3)英文目录中“赵金铭”拼成ZHAO Jinming,“张凯”拼成ZHANG Kai。《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2封二“孟旭光”拼成MENG Xu-guang。姓大写,名全部小写。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2)目录中“吕一燃”拼成“Lu yiran”。有的甚至出现字母书写错误的情况,如:《现代法学》(重庆,4)目录中“文正邦”拼成“WEN Zhen-bang”。(三)地名、单位标牌中的不规范拼写自1984年我国就开始了对地名的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颁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对地名拼写中的“分写连写”、“大小写、隔音、儿化音的书写和移行”以及“起地名作用的建筑游览地、纪念地和企事业单位等名称”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87年,又发出《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除重申以上规定外,又规定了非汉语地名的拼写法,使地名的拼写规范更加完善。这些规则至今已颁布了十几年,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仍发现不少问题,除分写和连写现象比较普遍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标牌书写中英文混杂。如:“省中医储蓄所”拼写成“SHENGZHONGYISAVINGOFFICE”。邮政式、威妥玛式等旧拼法仍比较常见。如: “北京大学”拼写成“Peking University”,“青岛啤酒”拼写成“TSINGTAO BEER”,“贵州茅台”拼成“KWEICHOW MOUTAI”,“中华”香烟拼成“CHUNGHWA”。在我们所调查的汉语拼音书写中,还有大小写混杂,漏用隔音符号、移行错误等情况,这些都表明,汉语拼音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甚至许多核心期刊、权威部门都出现类似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本来应该成为汉语拼音书写典范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和《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其封面的汉语拼音也连写成长龙式,与书中规范的拼写十分不协调。这种种情况表明,对汉语拼音书写进行严格的规范势在必行。二 分析讨论(一)拼音正词法的意义“分词连写”的意识在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就已经呈现,当时称为“一笔连书”。1923年,黎锦熙在《国语月刊》特刊《汉字改革号》上发表长篇论文,明确提出“词类连书”。他对“词类连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强调“词类连书”对汉语拼音文字的重要性,这是分词连写问题第一次得到比较系统的研究,从此对“正词法”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近百年来“分词连写”研究的结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语文教学角度看,实行分词连写,更加符合汉语的语义单位,可以提高认读速度。任何语言都是以词为表意单位的,汉语也是如此。我们平时说话总是先在心中默默分词,说话时自然地按词为单位说出来;实现拼音的分词连写,更加符合话语的自然切分原则,使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将一个个音节转换成词语的过程,大大提高人们的认读速度。同样,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要分词连写,否则会造成认读困难。我们来看下面的英文例子:①The fish tasted so unpleasant that he threw it away in ②T两种情况相比,显然①一目了然,意思是“这条鱼非常难吃,他厌恶地把它扔掉。”而②虽然与①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没有分词连写,却让人看不懂。从机器信息处理角度看,第一,利用汉语拼音分词输入,可大大减少同音率。在现代汉语里,词语的音节数目越多,同音的机率就越小;单音节字同音率很高,而双音节、多音节的词同音率则较小。运用多音节化规律,实行以词定字的词式输入,可以大大减少同音选择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生”这个词,单独输入“xue”或“sheng”都有许多同音字,需要选择,但按词输入“xuesheng”就不必进行同音选择。第二,以分词连写为依据,可预先做好词语切分,便于机器自动阅读文本。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80年代末制定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利用计算机把汉语书面语的词逐个切分出来,大大促进了中文语词处理速度,有利于中文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研究和运用。(二) 出现不规范书写的原因:汉语拼音正词法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就应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可是又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无视“正词法”的不规范拼写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传统的“汉字”意识的影响我国自古重文字而轻语言,有人甚至颠倒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附属于文字。而且我们在书写汉语时,都是将汉字一连串写下来,词与词之间没有距离,这就造成只有字的书写单位而无词这一书写单位的假象,长此以往,这种“字”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周有光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说话时都有“词感”,即使幼儿也不例外,但学习汉字后,逐渐养成以“字”为单位的阅读习惯,就慢慢将明确的词感压到下意识中去了,认识了字,失去了词,这叫“失词症”。由于传统字意识的影响,书写汉语拼音时,或分写成一段段的,或连写成一长串,这都是失词症的表现。因此从其思想根源来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就必须使全民族摆脱“字”意识的束缚,树立正确的“词”意识。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宣传力度不够《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实施要在行政手段的保障下才能得以贯彻。但是实际上许多部门并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法规公布以后,在贯彻执行和检查督促方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以致人们对拼音书写规则不了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书写长期得不到纠正。正词法在学校教育中未受到充分重视学校是推广普及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主要阵地。但是据我们调查,自1988年以来,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没有讲《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所调查的16种高等学校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教材也大多数没有涉及,只有几种教材讲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如:徐青主编《现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的《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以及彭泽润、李葆嘉主编的《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8)。除此之外,美术装潢等专业根本就没开语言学课,更不用说正词法了。对汉语拼音用途的广泛性缺乏认识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的工具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这是它的基本职能;《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出现以后,汉语拼音进一步发展成为记写汉语的工具,并因此而具有了更加广泛的作用。但社会上大多数人仍将它的功能局限在注音和推普上,仅仅为了设计的美观而任意拼写,忽视了汉语拼音作为记写汉语的工具这一重要用途。文言文与英文旧拼法的干扰近年来,文体的复古倾向有所抬头,文艺性作品中流行运用较“雅”的文言词和半文不白的表达方式,由于其中有很多单音节词,所以在拼写时只能按音节逐字拼写,造成与口语偏离的倾向;同时,社会上的广告、商标、宣传物上仍有许多旧式拼法的书写形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会渐渐习惯,甚至会形成这就是标准拼写法的错误意识。(三)对策:针对以上造成不规范的汉语拼音书写的种种原因,我们认为要想尽快消除错误拼写,就应该追根溯源、标本兼治。首先,要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的顺利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重申历年来已经公布的各项规定,并批示下属机构尽快纠正不规范的拼音书写。令人鼓舞的是,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法重申《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是中国人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通用语言文字法》正文中没有提到汉语拼音正词法,我们建议在以后的实施细则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使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化得到法律的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汉语拼音书写规范化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有关规定的基本阵地,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程度。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完善之处,我们建议高校语言学教材尤其是现代汉语教材中必须要加入正词法的内容。除此之外,应该在基础教育中加入正词法内容,至于是在小学还是中学讲,讲到什么深度,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的连贯性等因素进一步研究,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正词法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词”意识。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这是普及正词法的关键一环。语文规范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如果政府加强管理、学校教育填补空白,使汉语拼音正词法得以普及,就一定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有力地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参考文献:[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2]《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周有光《中国语文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通讯地址:浙江财经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310012)
229 评论(13)

jlan

有啊我同学叫别林森,他的姐姐叫别林娜
355 评论(8)

琪小

老师就是说过,姓和名开头为大写,姓和名中间要有空格!行业规定不同罢了——拜托,你不要拘泥于这个了,你们银行章程规定怎么写你就怎么写就好。我是学汉语言的。不算权威,但可以信赖。(还有,如果有很想得到回覆的问题最好是登陆后再提交。否则可能得不到解答或者答者了了。匿名的属於小众,不讨喜。)
89 评论(10)

sxd1900

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项目内容 1、论文封面 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6、论文目录 7、论文正文 8、附录 9、参考文献 10、后记 11、论文书脊 以上1到10项请按顺序装订成论文。 二、论文各部分的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包含的内容: (1)“XXXX届研究生硕(博)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为:“XXXX年度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者为:“XXXX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学号(同等学力无); (3)学校代码(10269); (4)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5)院系名称(正式); (6)学位论文题目; (6)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7)研究方向; (8)研究生(同等学力为申请人)姓名; (9)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10)完成年月 *注:应按国家公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办同意自主设置的专业的规范名称填写。专业学位写正式名称: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并可以加括号注明方向,如:教育硕士(语文),工程硕士(软件领域)。 论文封面用硬树纹纸制作。博士论文封面的颜色为深色,硕士论文的颜色为浅色。 2、论文封面的英语翻译 格式要求和封面要求相同。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授权使用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导师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声明放置于一页上。 4、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以表格形式列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姓名、单位、职称,并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关键词也分中外文,置于摘要下方。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分置两页。 6、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必须标明页码。论文目录含论文正文章节、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 7、论文正文 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4号;字符间距为标准;行距为20磅。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引文要注明所引文字的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必须有本论文课题的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研究史和文献综述。 文科专业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理科、工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8、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1)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2)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3)论文中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书。 (4)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磁盘、鉴定证书、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 (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9、参考文献 (1)作者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要在此罗列出来,以一定的标准按序号排列。 (2)参考文献要列出文献编、著、撰、译者等文献责任者的姓名,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报刊还需列出年份、卷、期或版次。 (3)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0篇(本),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本)。 (4)引用的文献必须有外文文献(不含中文译本),外语专业必须有本专业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 10、后记 后记主要叙述与学位论文写作工作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致谢等。字体应和论文正文有所区别,篇幅以一页纸为限。后记可以不写。 11、论文书脊须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华东师范大学”及学位申请年份的字样。 论文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19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