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远方
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涉及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科技信息动员和政治动员等诸多领域,包含动员资源管理信息化、动员指挥控制手段信息化、动员内容结构信息化、动员力量信息化等诸多方面,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征途中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持续发展的当今世界,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随着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战争节奏明显加快,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信息量剧增,制信息权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同时,现代作战残酷激烈,毁伤破坏严重,物质能量消耗巨大。这就要求国防动员具有较高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决策应用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毁伤和持续保障能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必然举措。第一,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以信息为媒介,可通过与国家潜力的紧密联接,将国家潜在实力转化为体系对抗的有效实力。第二,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以国家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可通过与国家信息化的紧密结合,增强战争动员的基础与潜力。第三,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以应用为目的,通过发挥信息能量,对各动员要素达成优化组合,增强应急机动动员能力。因此,我们要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坚持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国防动员之路。 军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统筹兼顾的驾驭能力,要以宏观的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规划信息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把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努力形成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1、军队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吸纳和利用国民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主动地谋求新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的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加强军队科技人才的培养;利用社会信息化资源和经验,为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服务;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利用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利用改革中的先进观念,促进军队建设更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服务。2、坚持以清晰的思路统筹军队建设信息化转型。要跻身于世界新军事世界的潮头,就必须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大思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为重点,普及信息技术,强化信息观念,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用整体转型的思路统筹军队信息化建设。3、必须努力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效应。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并非完全是大炮与燃油的关系,特别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国民经济的建设。随着国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防投入与科技、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断增加。只要能够建立起军民结合、利军利民的建设,注重军事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必将取得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4、必须保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军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能寄希望于其他国家。世界军事变革的竞争性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5、正确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周密制定远、中、近期相衔接的规划计划,保证军队建设的连贯性,避免各个发展阶段脱节,要加强技术储备与人才储备,不断完善军队信息化建设高效运行机制,为军队转型提供源源不断地后备力量,努力形成以当前建设促进长远发展,以长远发展统领当前建设的良性循环态势。近些年来,我们的国防科技工业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国防建设现代化水平、军民结合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创造出了一大批面向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科技成果。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支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具有优良作风的人才队伍。目前,全行业从事科研的人员近40万,两院院士近200名,科研院所近300个,还有10余所直属高校、共建院校,一大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先进的科研设施,这些都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建设一支能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部队已经成为我军刻不容缓的事情!有人说,我们要打赢未来的高科技战争,那就要多投入军费,多研制、多装备高新武器。能这样那当然好,可问题是,我们的经费能承担得起吗?既然我们钱不如人家多,底子又没人家厚,那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就成为我们的选择了!我认为:一、下定决心走信息化道路!打赢信息化战争是靠打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有下定了决心,部队建设才有方向,做事情才有干劲!三,以信息化技术改造现有装备,使之能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如通过数据链把卫星、飞机、导弹系统、战舰、雷达……链接起来,整合到G4ISR系统中去,使各军兵种间、上下级间达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将普通弹药进行升级,加装制导装置,使这些“笨弹”变得聪明,提高命中率!加强官兵军事、文化素质培养,再好的武器,也需要人来掌握!如果没人会用,和废物没什么两样!四、改革部队编制体制,应该裁撤的就裁撤,应该加强的就加强!优先发展海空军、远程打击力量,组建电脑网络部队和天军,压缩陆军编制,提高特种部队规模,使其能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五、改革部队指挥体制。目前我军的那种自上而下,逐级指挥,自下而上,逐级上报,逐级请示的指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作战的要求,应该改成网络化、平面化的指挥体制!给予中下级指挥人员更大的自由!以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的四星上将可以直接指挥到前线的单兵,而前线的士兵也可以直接找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汇报战况,这种指挥方式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有什么事,该谁管,直接找谁就成了,没必要逐级上报,逐级传达。七,整合民间力量,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如建设高速公路,就要考虑到将来在公路起降战机的问题,建飞机、舰船,就要考虑到将来能将其快速改装成军事装备的问题,委托民间高校,培养我军需要的各种高科技人才,也可以从民间直招高技术、高理论人才入伍;移军于民,军民一体!八,改变武器研发思路,吸引民间企业、科研单位、外资企业等更多的参与武器系统的研究开发,这样可以达到集思广益、投资少,见效快,效率高,将武器系统的研发风险降到最低!有人说,这样做可能会对我国的安全不利,其实没那么严重!以欧洲的EF2000“台风”战机为例。EF2000“台风”是欧洲十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做的,他们买回去的,只是一架飞机,至于里面的雷达系统、通信系统、武器控制系统……都是各家搞各家的,回去将这些家伙往机体上一装就了事了,没有泄密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做!以我国的“两弹一星”为例,当时参与研发两弹一星的科研机构数百家,涉及的工厂企业上万个,但发生泄密的事了吗?没有!他们都是做两弹一星这个大系统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各做各的,国家只是派人去协调了一下,到最后各个零件组装起来才是一个整体。九、积极探索,发挥人民战争的先进战略优势。即使在高科技的条件下,人民战争依然没有过时,但它的作战方法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有人说,现代的战争是高科技、高成本的战争,咱老百姓打得起吗?的确,玩电子对抗,发射导弹是高科技高成本,但是,放气球搞烟雾是低成本低技术了吧?千万别小看这气球,看过《沙场点兵》的人还记得吧,最后红军就是用气球对付蓝军的空中打击的。烟雾可以对电视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制导进行有效的干扰,让它们变成无头的苍蝇。此外,像民间的电脑高手也可以对敌人的网络中心展开攻击。有人说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电脑高手的。我承认,但发电子邮件这事估计会上网的人都会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