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waiting
保护地球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资源小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以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矛盾;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每年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之所以要确定这样的日子,为的是宣传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唤起各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保护环境的行动,从而为人类和他们的后代留下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 30年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大大加强。各国政府在保护环境的行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在空气和江湖水质保护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国际社会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地球臭氧层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果。但从总体看,地球的环境还在不断恶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每年受到干旱、洪水、龙卷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就从20世纪80年代的4亿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1亿,其中2/3是受洪水之灾所害。全球每年自然灾害损失的金额已高达1000亿美元,而受灾最严重的恰恰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有的国家甚至每年同时遭受几种自然灾害。环境破坏也影响人类健康。据统计,全球有1/4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1/7的死亡仅仅是由于没有干净的饮水和卫生设施造成的。 其他一些数字也令人不安。由于30年来全球人口增长了22亿,人类活动范围急剧扩大,全球已有15%的土地退化,其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墨西哥的领土总和。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可灌溉土地被荒废。全球有一半的河流被严重污染,有11亿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80个国家,其人口占全球的40%,严重缺水。非洲和亚洲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每年1%的速度毁灭,这也导致大量鸟类和动物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24%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已面临生存危机。海洋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全球有1/3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不到60公里的地区,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甚至旅游发展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有1/3的鱼类因为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已经灭绝。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仍有62亿吨,最严重的是亚太地区,有21亿吨,欧洲和北美也各有16亿吨。南极上空的臭氧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减少了10%。2000年,臭氧层空洞的最大面积已达到8万平方公里。 人类工农业的发展已经在全球造成了环境上不可磨灭的变化,森林、土壤、溪流带着酸雨的伤痕,保护地球的臭氧层有了破洞。这一切正是全球生态系对人类经济系统的反扑与响应。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着环境损伤的代价,然而,人类并不能因此停下脚步,问题是,应当如何减少对全球环境的损伤,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根基。 与环境和谐共处说得很容易,要怎么做才是问题的核心。地球有近60亿人口,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各有相异的语言文字、多样的文化、宗教、不同的政经、社会、教育背景,悬殊的财富与科技能力,如何能使全球一体,迅捷有效地,做出必要措施,经营可持续发展,着实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 • 首先,我们必须有效节制人口的增长。 我们要改善工业化国家过度使用天然资源,污染全球的现况。 • 增加物质的回收与循环使用。 • 增加能源使用效率。 • 发展取代化石燃料的代用能源。 • 转移绿色科技,协助开发中国家使其放弃以牺牲自然环境为手段的经济发展策略。 • 保育动植物,设立保育空间与通路,以备全球环境发生变迁的时候,动植物仍能经由迁移而得以保存。 • 加强相关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制订政策的基础。 • 加强环境教育,推广到各行各业,各年龄层,以形成可持续经营的共识。 • 加强国际合作,体认到全球环境恶化的危机更有甚于个别国家间的国防军备问题。 • 每个人都要有环保意识,小到随手关灯,少用一个塑料袋,大至投票选举,投资理财,制定政策,随时以环境为重,谋求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还要必须加强资源、环境法规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环保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制裁环境违法行为。全体人民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80年代末期以来,地球、生态、环境、经济等各学门的学者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全球环境变迁的警讯,意识到人类活动的本身已经成为干扰乃至改变地球体系的一种力量,各个学术组织、政府机构、民间团体纷纷投入研究及行动的行列,共同为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只有我们真正把保护地球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看待,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你给1000分也不会有人给你写 再说, 政治评论网上多的是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爱国 这个学期,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并进行了一系列“书法、朗诵、听写、演讲”等活动,使人热血沸腾、浮想联翩、催人奋进!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是啊!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理想和志气。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无论是为巩固帝王对国家的统治,还是为发展经济、或为抵御外侮,都需要树立一种全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凝聚人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记得有一天,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作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作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因此,我们既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广泛的摄取有用书籍的知识。例如:学习中华传承了几千年的古文典籍等在我们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的发展历程这必将对振兴中华有很大的好处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有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不能一味的死学,不能愚昧的全部吸收,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学习,只有思想提高了,我们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有准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那么我们要有怎样的思想呢?我想:就要有科学的思想有实事求是的思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要求我们有这种思想。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祖国需要人才,我们要做一个有志向,讲诚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小学生。 党和国家历来把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身上,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传统,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的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谱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体现精神实质的政治意识文明可视为其内在的灵魂。正确地揭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对于研究政治文明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意识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观念形态。政治意识是一个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在内的人类政治意识系统。政治意识文明就是上述政治意识不同层面的进步状态。从构成要素来说,政治意识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政治心理、文明的政治思想和文明的政治道德。从价值取向来说,政治意识文明则是包括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难以一一列举的进步的政治理念。 政治意识文明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必然地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社会存在的变迁推动着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因此,研究政治意识文明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条件。罗素说过:“政治理想必须根植于个人的生活理想。政治学的目标就是要使个人的生活达到最优。政治家所考虑的应当是各式各样具体的人——男人、妇女、儿童——而不是别的或凌驾其上的什么东西,因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这个世界。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政治学的使命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就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同时也要尽快提高公民的自主意识。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使“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列宁也特别强调群众的自觉性是国家力量的表现,他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且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就目前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政治意识文明发展的。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政治意识文明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我们不能脱离经济基础来谈政治意识文明,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政治意识文明的独立作用。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基督教时代,直至现代的信息时代,其中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时代意识,而且这种时代意识制约着整个文明的发展。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总之,在每一时期,在每一文化阶段,这种单一的‘内在精神’都制约着从道德、艺术、政治体制到哲学的全部形式。”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政治意识是政治文明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