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0314
可能考虑俊男靓女【开工vhi 
腾飞吧,巨龙!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打开地图,请为我指出,你最喜欢哪个国度?有人会指美国,因为他们向往美国式的只有;有人会指法国,因为他们向往香水般的浪漫情怀;还有人会指新加坡,因为他们向往花园般美丽的国度。可是,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祖国,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那饱经沧桑的祖国母亲。您,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走到了如今的1978你那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的申奥成功,2003年10月15日,太空也出现了中国的身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的变化,也随着我们的努力,中国逐渐走向了国富民强,逐渐抹去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渐渐的,太空中出现了神六、神七的身影,还有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虽然2008年5月1日下午2点28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8级地震,虽然我们同胞肩上压着千金重的水泥,虽然地震压得倒我们的身躯,但压不倒我们的中国心2008年,中国的奥运健儿更是让我们能对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自豪、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 祖国,你带领我们从贫穷、懦弱的“东亚病夫”,走到了现在的国富民强,您,从不忘故时的耻辱,也不张扬现在的光荣,我的祖国母亲,我那历史悠久的祖国母亲,我那饱经沧桑的祖国母亲,您用你瘦弱的身躯挡住了洋炮的弹片,在你的呵护下,我才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 啊,祖国,你是我们母亲慈祥的笑容!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腾飞吧,我的祖国,一条从东方腾起的巨龙!
《人或动物的生存与植物的关系》 不久前,我们家搬入了现在的新房子。刚搬完家,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老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们科技小队来到图书馆去查阅了许多的科技书籍,还到学校电子北阅览室上网查询,总结出以下几点:① 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9千克。② 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③ 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处在激动和兴奋中。这种激动和兴奋来自我天天面对的课堂,来自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育过程本身。课堂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发生的激烈争论,引发的深刻思考,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潮和高见,以及我这个“导演”在“执导”中捕捉新鲜信息、抓住一闪“火花”的智慧,让我品尝到了创造的欣喜及创造后精神的享受和富足。课堂上师生沐浴着平等协作的光辉,享受着彼此的关怀,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共同演绎着生命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课课堂。课堂的变化,不,我把它称为“课堂革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是我意识层次的一个宣言。当我经过艰苦的跋涉达到“彼岸”时,我看到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看到的是生命的飞舞、个性的张扬。这是不乏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信任和理解;也不乏学子之间的欣赏、批评、建议和友爱;更不乏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热爱,甚至有点崇拜。这里“风景这边独好”,这里的风景让人留连忘返——“老师,这个表快5分钟,再延长一会儿吧!”“老师,明天下午第二节是体育,咱们上政治课吧?”来自学生这边的向往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风景”让我激情澎湃,课堂成了我生命的至爱。课堂上,性格内向的李某同学提出:“如果遇到了一个他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我们该怎么办?”这是在《自尊自信——可贵的心理品质》的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留成书面作业,让大家一吐为快。我发现,平时寡言并稍有自卑的李某迅速地低下了头,我猜想,此时的他,内心一定波涛汹涌,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让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今后的路途中,他该能昂首前行?一定的!“青少年都渴望表现自己,如果别人说他出风头怎么办?”这是在讨论“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提出问题者为班委于某。“呼啦”,站起来一大片,看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时间长了,别人了解了你的处事态度和方法也就认可你了。”好有个性的李某某。“可能这些同学有嫉妒心理,自己做得不够好,很怕别人超过自己就在背后乱说别人。”不能小瞧这帮小孩子。“也可能是他自己不注意表现的方式,不注意表现的时间和场合,让人觉得他过分了。”有这么“成熟”的见解,厉害!“我想说说于某,于某很正直,也很善良。他也很想表现自己,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表现,结果让大家有些反感。同学们要理解于某,也要帮助他。”这是全班最有威信的尹某在谈自己的看法。我问于某:“同学对你的评价合适吗?”于某使劲儿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他眼里滚动的泪珠,理解使他学会了感激……在激烈的辩论中,明辨了是非,借鉴了经验,提升了自己。我想,课堂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吧!“父母离异的孩子该如何消除自卑?”在《正确认识自尊自信》的课堂上,父母离异的段某提出了这个问题。望着柔柔弱弱、满脸凄惨的孩子,我的心被“咬伤”了。征得段某的同意,我把她的情况向不明真相的同学介绍了,段某的自强、善解人意赢得了同学们的同情和尊重。他们纷纷给她出主意、想办法,并把讨论延伸到了课外:“离异家庭的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怎样和继父、继母相处?”等等。他们的观点难免幼稚,他们的办法可能有纰漏,但他们思考了,用心去感受了,我们分明感受到生命成长中的赤、橙、黄、绿、紫。“学习有什么用,我哥哥大学毕业半年了,还找不到工作”,在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课堂上王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刚想回答,已见李如同学把手举地高高得了。“金子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挖到的”,我顺势让大家做起《挖金子》的游戏来,并让大家说说他哥哥找不到工作的理由。“说明找工作不易,这就需要一边继续寻找工作,一边坚持学习,调整自我。”“学习有什么用,我爸爸没文化,还不照样赚大钱,生活得很好。”好啊,竟有一位反驳者。我立刻接过话茬“对于这位同学的观点,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可能是这位爸爸的机遇好。”“这位爸爸要是坚持学习的话,他的人生会更精彩,事业会更发达。”“这位爸爸一定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实践出真知啊”“那是书本知识重要,还是实践知识重要呢?”“两种都重要”没想到大家抛出的问题越发多了,你争我抢地回答,竟把我晾在了一边。“只有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给合起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能力,适应社会需要。”…… “我愿意和李某某交朋友因为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缺点,帮助我进步,他是诤友”“我想与杨某某成为朋友,他大方而且善良”“我的朋友是刘某某,他是我的益友”……大家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好朋友,可王明同学却一声不吭,低着头。我很奇怪,很想让他也兴奋起来,可又不知怎么开口。谁料一位同学说:“我们班王明同学没有朋友,因为他……”我立刻抢过话便说:“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王明的优点?”“虽然他小心眼,可他做事很认真,仔细。”“他女人气,但他很讲原则。”“他有话不说,不讲义气”“但他为人真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王明,我也开口了:“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生活中,我们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尊重别人的个性,理解身边的人啊”一些同学低下了头,“当然我们也相信,如果我们具备了更多的优秀品质,我们会交上更多的好朋友。”这是在《学会交友之道》课堂上的一番对话。 “老师,你性格中有哪些不足?你性格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意外的提问让我这提问者”有点不知所措。这是在《性格因人而异》的课堂上。满脸的红晕和磕磕巴巴的回答在学生们善意的笑声和掌声中显得尤为真诚和可贵。我感动了,我和学生们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在学习《生活中的规则》的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自由的谈谈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这本来是一个人人有话说,个个有体会的话题,但我课堂上却碰个钉子。我班的“活宝”蔡王明同学在我刚布置完问题,就大声地说:“我的家就没有什么规则。” 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一怔,随即灵机一动,为了能够让这个一贯调皮捣蛋的学生心悦诚服,我和他一起分析他的家庭中可能存在的规则。我首先请他思考:“在吃饭穿戴方面,父母对你有何要求?”“没有。” “在上网时有选择性浏览,或时间的限制,父母对你有规定吗?”“没有。”还是那一尘不变的答案,不变的还有同学们的哄笑声。我耐着性子继续问:“父母对你的生活习惯方面有要求吗,比如常洗头、漱口、自己整理学习用品?”“没有。”“父母对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可有要求,比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对人说话要有礼貌,回到家要向父母道好,出门前要跟爸妈说‘再见’?”“没有。”大部分同学都在旁观,看我如何收场。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不再指望他能有什么奇迹,我好起死回生,我只是在挖一个更大的“陷阱”,让他的“非难”身陷其中,其实我在期待一个更大的圆满。几个问题结束了,我概括说:“ 刚才蔡王明同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完全没有规则的家庭生活场景。在这个家庭中,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想干就不干,且不用考虑需要干什么,不需要干什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家庭。”同学们都举起了手。我选择了一位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学生,来介绍他的家庭中存在的规则。有了我先前对蔡王明同学的提示,他基本是按照我的思路,当然回答的都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请同学们把两个典型的家庭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一个家庭是没有规则,一个家庭是时时处处有规则。并让同学们把两位同学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在校表现等都进行了比较。同学们的脸上没有了嬉笑,一脸凝重地开始找差异: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惹是生非,一个是班级荣誉感强,并乐于助人;一个经常不做作业,一个是作业认真完成;一个懒散,一个勤勉……。找完表现,又引导同学们找原因:为什么他们在校表现有那么大的差异?这跟他们家庭有没有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关系。”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我请同学们说说规则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规则中成长的人更有责任心,在家里知道爱父母,在学校能够帮助同学,在社会上能遵守规则。”“没有规则的人是我行我素。”“不懂规则的人不守规则,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生活中有规则的人,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 听着同学们异彩纷呈的发言,我深受鼓舞:“我们的家庭中不能没有规则,这是大家的共识,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规则对我们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蔡王明同学也不例外。刚才蔡王明谈到你的家庭中没有任何的规则,这对你健康成长并没有好处,希望你回家后和同父母平心静气地谈谈,一家人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我相信你父母一定很高兴,这代表着你在成长的历程中自信地跨出了沉稳的第一步,我相信那也一定是你乐于去做的。”蔡林的脸红了,但我分明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那份坚定,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上是我从“风景”中捡拾的一棵棵小草、一片片绿叶、一朵朵小花。正是这点点滴滴,编织成了我多彩的事业,汇成了我生命的亮点。思想品德课是可以这样上的,也应该这样上。当我从慷慨陈词、尽情挥洒的“舞台”上退到幕后,我发现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表现欲在“蠢蠢欲动”,我适时地鼓励和点拨则成全了他们在生命的舞台上极尽所能的张扬。这不就是理想的教育吗?当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生活,主动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被调动时,他们所散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你永远无法预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做出什么样的答案,你也无法预料他们会怎样碰撞、生出哪一些火花,更不用说会有连你这个老师想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课堂,你按常规去备课,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你只用带好知识、智慧、理解,带好关爱,带好真诚,那么课堂会还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信手翻动我的教学手记,用红笔书写的几个大字——“生命教育”像是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我澎湃的生命中……
腾飞吧,巨龙…… 还记得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道:遥远地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中国,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它演绎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他经历了遍体鳞伤,任人宰割,昏昏欲睡的过程,它经历了改朝换代,如梦初醒的过程,它经历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得解放,挺胸抬头起步腾飞的过程,它经历了腾飞途中受“左”的思想路线干扰和迷茫过程。每个过程都让他这条巨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终于以自身的勇气、智慧和胆识再次冲破云霄,翱翔于世界东方上空,令世人瞩目。…… 不堪回首的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已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方式对我国加紧经济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又签订了《辛丑条约》。到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铁路权的斗争更加强烈,甚至以武力相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筑铁路的清政府,在列强的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修筑权拱手送给外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为标志,中国就完全的由封建主义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条巨龙,遭受了耻辱,领土被瓜分,人民遭涂炭,社会各方面千疮百孔。从此,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小……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沦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注意的过程,也就是中华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英勇的中国人民经过七十多年前仆后继的浴血过程。189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条巨龙才如梦初醒,感觉到了民族的希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震惊了巨龙,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预示着中国革命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21年,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1949年十月一日,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这条巨龙,翻身解放,挺胸抬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雄赳赳的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起步,向着第一个,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高度腾飞。 巨龙啊巨龙,你睁开眼,“左”的错误思想和路线,正在困扰你腾飞,使你迷茫。国民经济下滑,停滞不前,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你在徘徊…… 1981年,徘徊中的巨龙擦亮了眼睛,重新识别方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拨乱反正,勇于纠正错误,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继往开来,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宏伟目标和任务确立了,这又预示着巨龙将要向新的里程碑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红旗指引着前进方向。三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祖国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香港回归了,澳门回归了,“一国两制”新的特区形成了。一批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鲜花吐艳,开遍了祖国大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投资,特别是今年,“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完成了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更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技术实力。今年,是我国经济遭受损失最严重的一年,贵州发生雪灾,汶川发生地震,这都吓不到中华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万众一心,为什麽?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都有一颗中国心。 腾飞吧,巨龙!五十九年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五十九年的沧海桑田的巨变,我们伟大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它为中国的明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腾飞吧,巨龙!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伟大祖国的前程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