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0927
既然你已经熟知记账和税务、会计原理,现在想学习审计,你就更全面更有经验呢。如果你未来有具体方向的话,在全面的情况下,你可以注重财务类的某一点知识呢。比如行业细分的会计内容。 
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学到这些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在突发的时候会帮助更多的人,而且有的时候可能会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那是因为在这里很有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意外事故,有了这样的知识,可以在第一时间救助他人,帮助他人减少损失。
空中应急救援特点:航空应急救援具备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援范围广、救援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具有其他应急救援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很多情况下,救援活动无法可依,救援行动以及协调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2、规划不明确,社会救援力量和 国家救援力量不协调3、装备数量少、质量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救援直升机全国也仅有十多架,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救灾需要。特别是大中型直升机主要还是靠少量国外进口的“黑鹰”直升机和米171直升机。重型直升机更少。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当时地面交通和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数以十万计的灾民望眼欲穿,迫切等待来自空中的救援。由于气象、地形、设备、机场等限制,虽调集150余架直升机,但使用频率非常低,极大地影响了救援速度和效果。4、缺乏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专业人才短缺。 重大灾难和事件的应急处理主要依靠军队。军队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其主要职责是国防备战。近年来,我军在进行多样化任务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职能限制,军队执行应急救援缺乏设备、技术和训练,导致救援行动不够规范和专业,影响了救援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专业化救援人员的培养,强调人与设备的协调。为此,不少国家成立了专门高等院校。如美国有国家搜救学院,进行海陆搜救作业的训练。培训目标是:遇险人员救出93%;受到威胁财产救出85%;收到国家应急反应系统通知后,救援小组30分钟装备完毕,2小时到达事故现场
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 Michael Sand 博士收集了欧洲航空公司2002~2007年的10189份突发急症飞行报告,分析显示飞机上紧急医疗情况中出现以下病症的比重:晕厥(5%),胃肠道疾病(9%),心脏疾病(9%),飞机(3%)和全身疼痛(1%),需要立即手术的是脑血栓(5%)和阑尾炎(为25%)。飞行途中,空中乘务员只提供基本急救,而不提供具体治疗建议。早在此前,为了应对机上旅客可能出现突发急症的各种情况及后果,美国国会在1998年通过了《航空医疗救助法案》(简称:AMAA)。该法案要求美国商业航空公司为每架飞机配备一个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EMK(紧急医疗包)。虽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没有规定急救包内所装设备,但是美国商业航空公司根据美国航天医学协会(ASMA)和美国航空运输医药委员会(ATMC)的建议在飞机上配备标准的紧急医疗配件,包括听诊器,口罩,注射器以及其它一些治疗哮喘、镇痛的药物。每次飞行前,乘务员都需要对急救包进行检查,是否密封或者用完。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定,如果缺少急救包或AED,飞机就不能正常起飞。尽管各个航空公司的紧急医疗培训时长、内容有所差异,但FAA要求航空公司每年都需要对飞行机组人员进行严格的紧急医疗培训,包括熟悉急救包内容,常见急救手段例如心肺复苏,甚至包括接生。此类培训项目可由航空公司聘请专业医科培训师主持,由卫生部门把关急救医疗培训的质量。此外,FAA的医疗手册中,规定机组人员中必须对以下相关医疗知识熟知,包括:预防医学、职业健康、旅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研究、药物滥用和成瘾、毒理学等。在美国,机场一般会有一个完善的院前治疗系统。研究者通过各种 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机场周边院前急救网络进行计算和分析优化,从而确定出科学的急救中心和急救站布置方案,确定出效率最高的救护车数量和人员配置方案,设计出最佳的救护车调度算法,以此保障最快速的急救救援措施。美国院前治疗系统还包括一个利用直升飞机的医疗组成部分。直升飞机急救医疗组实行2 4 小时值班制,周六、日也是一样。队伍由2名飞行员,1名急诊医生及一名护士组成。共有4 个坐位及一个担架。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2014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有75家航空救护公司,共有1515架飞机。美国每年要进行40万架次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和大约10万至15万次固定翼医疗转运服务。而中国2007年底在册的民用直升机只有124架,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7;如按国土面积计,中国每10万平方公里3架,为西方八国(美、俄、加、澳、英、法、日、德)平均水平的1/50,也仅为巴西的1/7。 直到14年10月,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才正式启用。目前国内在航空急救方面还尚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