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K8343
系统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 点击“学生成绩录入系统”点击“学生成绩录入系统”将打开“ 将打开“URP综合教务系 综合教务系统网上系统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入口(一)周 次 - 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工作计划促进分管学院各系或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逐步使其正常化、规范化。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调查,督促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等 各类文件的规范化。 
性 别 : 男出生年月 : 1974-11-01职 称 : 副教授硕导 : 是博导 : 是具体工作单位 : 表面工程研究所硕导专业1: 材料加工工程硕导研究方向: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山西省高教工委高级专家。1995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并获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留校从事九五期间国家重大关键“863”项目“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中试基地的表面处理设备的检修与研制。1997年,进入到金属热处理及材料表面改性领域,主要致力于钛合金表面合金化研究工作。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钛合金双层辉光离子渗Mo及Mo-N共渗层组织性能研究” 获山西省优秀论文奖。2007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作为骨干参加完成过多项国家、省级项目。在微动摩擦学研究领域参加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371060,主要骨干),对钛合金的微动摩擦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提出并实施在钛合金表面制备Mo基扩散层的新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1016,主持)资助下,进一步研究钛合金渗Mo、N过程中生成相可控性研究。目前,参加 863计划专题课题(2007AA03Z521)“表面高性能钛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担任课题副组长。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2007年获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2009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研究兴趣: 钛合金表面合金化、摩擦磨损性能及其表面防护的研究;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的物理过程及机理研究;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计算模拟及设计; 特殊表面性能检测仪器的开发与利用。 科研奖项: “钛合金表面典型失效行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2009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0,金属表面形成TiB*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30,热电子增强离子渗硼装置及工艺,CN0文章:Ti6Al4V合金渗镀Cr-Mo表面改性层组织结构及其耐磨特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 38(12):2226-Ti6Al4V合金渗镀Mo-N表面改性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抗磨损行为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37(4),p725-728 国家863探索导向类课题(2007AA03Z521,97万),表面高性能钛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副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771070,30万),“硬质涂层磨损-腐蚀协同行为及机制探讨”,主要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501016,24万),“钛合金低温等离子Mo-N合金化成分及相设计可操控性研究”,负责人 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06021023,5万),“固态供硼等离子渗硼研究”,负责人 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项目(3万),“一种节能环保的渗硼新技术”,负责人
系统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点击“学生成绩录入系统”点击“学生成绩录入系统”将打开“将打开“urp综合教务系综合教务系统网上系统满意请采纳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铸、锻、焊、金相等4个热加工专业由机械系分出,随后机械系相继调整,设置了内燃机工程、机电一体化、汽车工程、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1981年机械制造、机械学和流体传动与控制3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原山西矿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前身相继为机械工程系、煤矿机械系、矿山机械系) 成立于1958年,先后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选矿工程、煤矿机械、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 机电一体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机械设计等专业。1985年矿山机械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原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轻工系于1990年成立,并设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1993年更名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国60年来,据有关资料显示,机械工程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0000余名本、专科生和200余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当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领导者;有些成为了学术造诣极深的专家、学者、科学家、教授;有些担任了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党的优秀高级领导干部、我院机制专业1962年毕业生云布龙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机械工程学院由四系(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车辆工程系、工业设计系)、一部(机械基础教学部)、 一中心(机械实验技术中心)、两所(齿轮研究所、矿山机电液研究所)组成。基于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根据1998年教育部调整、压缩、合并后的专业目录,机械工程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涵盖12个旧专业)和工业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车辆工程4个工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 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工程、艺术设计6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中国首批工程硕士授权点 ,同时还有工业设计、动力机械工程共3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另外,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它们分别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设有6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测控、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方向。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方向,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第三学年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和个人志向选择专业方向,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办学项目)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太原理工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制四年,对达到中英合作办学培养标准的学生,中方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颁发: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该合作项目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工业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及相关的服务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三大构成、产品形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造型、人机工程、设计心理学、设计快速表现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车辆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和技术院校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检测、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等基础理论以及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汽车发动机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完成车辆工程必备的专业训练。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系列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测试与试验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拆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