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01340207
新发展格会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经济更强大,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各国一道,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上只有中国具备内循环的资本和条件,中国要真正通过内循环站稳脚跟,必须发展创新链,以此补足产业链。靠什么发展?要靠非沿海城市更多的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要靠刺激消费,实现国内经济内循环,反哺发展创新链、补足产业链。什么是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在联组会上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采取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为辅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直接切割掉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而是着眼未来,提升自我抵抗风险、自我挖潜的机会。主要有2个方面的形势变化。一是美国的态度。从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开始,美国一直想通过意识形态,通过价值观的输入,不用一兵一卒同化中国,但在这方面,中国2千年的儒家思想,所积累的价值观念运用经验可不是白吹的,在这些政治手段上,中国的谋略也要超过西方国家。所以从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特朗普的贸易战,美国发现“软刀子”没用以后,释放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现在在美国本土,遏制中国、击败中国是政治正确的标志,叫嚣要把中国变成下一个日本。美国对我们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强硬,为了应对,必须提前做好抽身而出、自给自足的准备。二是新冠疫情是导火索。新冠疫情的发生,对全球化是较大地打击,虽然我们靠着强大地制度优势和执行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正在将工作重心重新转回到经济主战场上,但世界上其他国家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和实力了。受到疫情的影响,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办法将贸易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此时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战略,不及时转移工作重心,就会造成被动。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要以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为目标,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求动态均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遇到的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不少问题以前未曾经历,需要从战略角度深化认识和有效应对。从某种意义上说,化解挑战就是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