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6

小木2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静脉治疗相关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ufogogo

已采纳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较常见的是外科手术后引发本病。

静脉治疗相关论文

107 评论(15)

19S109199

又称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
124 评论(15)

zhongqing111

静脉治疗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常用技术,本书的内容立足于介绍临床静脉治疗应用技术的同时,对静脉治疗的基本理论也作了较充分的论述。
139 评论(9)

一始亥终

静脉bai曲张的真正原因是静脉瓣du膜受损,静脉循环受阻。有的是因为先zhi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有的因dao为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导致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造成静脉瓣膜受损,静脉压过高,血管就会突出皮肤表面,当然也就伴随着瘙痒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
172 评论(14)

会飞敬佩

静脉炎是因为血管壁受到损伤后,会使原来的胶原蛋白裸露,会造成血小板聚集,久而久之会造成白细胞的堆积,后导致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疾病。血流遭到堵塞,长期站着或者坐着工作的人例如银行的柜台工作人员,公交车的司机等等,由于长时间都是一个动作,会导致血管遭到挤压,导致疾病的发生。血液浓度很高。当病人做完手术后,血小板的数量急剧增多,这个时候如果静脉血管受到挤压,就会使血液堆积,导致血液浓度变高,导致疾病的发生。
235 评论(10)

zhushuqin

山西运城脉管炎医院 陈波 陈滨 张学文 指导 陈自权 提要:目的 探讨DVT发病原因、因素与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利水,消肿、抗感染、降纤、扩管,突出用中小剂量尿激酶动脉及远端静脉给药法,慢性病人在改善血运后彻底清创、植皮取得良好疗效。 结果本组病例除一例并发肺梗塞死亡一例出现典型青肿、静脉性坏死截肢外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随访1~15年复发率低,愈后较好。结论DVT发病,明显与外伤、感染、血脂、血流变改变等有关系,经治疗愈后良好,特别慢性DVT并发各种溃疡者通过治疗,多能治愈,一般不宜截肢。 深部血栓性静脉炎(简称DVT)相当多见,在我院周围血管病1150例住院中占20%,现报告如下:一、 临床一般资料男102例,女128例年龄20-40岁,98例,40-50岁71例,50-60岁33例,60岁以上28例,最小20岁最大87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年,平3年部位左下肢125例,右下肢105例,急性期入院63例,慢性病人167例出现下肢营养不良有单个溃疡89例,2个以上溃疡63例,占慢性病人91%,溃疡面最小7×4CM最大(33+20)÷2×24CM创面暗褐色,内芽水肿,创口老化134例,占有创面病人88% 诱发病因分析:有外伤及骨折史72例,因妊娠及产科,妇科手术58例,腹部手术史53例,各种感染35例,长期卧床3例,有深部静脉瓣功能不全6例,无任何诱因3例二、症状与体征 急性病人多有发热,患肢肿胀疼痛Homams征阳性,1例出现典型股青肿有静脉性坏死情况慢性病人多以长期肢体肿胀,色素沉着,皮肢萎缩,溃烂腿部胀刺痛或继发感染症状来诊检查:患肢多处有贷偿性浅静脉怒张胸腹壁出现连贯性蚯蚓状静脉28例,血流均向上其中,被他院误诊为单纯静脉曲张,并错误地采取高位及分段静脉结扎或硬化疗法,结果造成肢体更肿胀,病情更严重就有12例本组病例经彩超检查186例,经静脉造影39例,经CT或磁共振15例,有的重复检查,诊断基本无误,通过上述检查发现阻塞部位在髂股静脉段34例,股静脉段101例,股帼静脉95例所有病例经静止和运动性应变容积描记图测定均符合深静脉梗阻诊断实验室检查:血脂、胆固醇增高32例,甘油三脂增高51例,二项均高58例,HDL增高58例,血粘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124例,血小板偏高67例三、治疗与疗效 所有病人治疗开始最初10天均卧床休息,尤其急性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防肺梗塞严重并发症治疗采用消肿、利水、抗感染、抗凝、降纤、溶栓、扩管改善微环方法中医早期病人多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以后用当归活血汤加减西医方面给以双克、氨苯喋啶、速尿等利水药,用肝素1250U,尿激8-10万U或降纤酶10万U,前列腺素E,654-2等分别加于低右或5%葡萄糖中,在患肢远端浅静脉滴入,抬高肢体15度,近端用弹性绷带压迫浅静脉,迫使药液经交通支入深静脉作用于患部,每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同时用尿激酶2-4万U加入20-40毫升脉研液中作动脉注,每日一次,30次为一疗程多数病人经一疗程多有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慢性有溃疡者血运亦有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行清创,植皮,要点是彻底清创,切除不健康,高低不平或高出皮面肉芽,用锐器削平肉芽,压迫止血,然后采用点状植皮加压包扎继续常规治疗,10-15天后创面多能愈合慢性有溃疡病人全部达临床治愈无一例截肢或不良愈后急性病人中,一例典型股青肿出现静脉坏死为保命截肢另一例发病七天,从他院转入治疗七天突然发生肺梗塞死亡其余病人经35-70天平均3天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创口愈合,达临床治愈标出院,随访1~15年1、2、3、6、8年各复发3、5、4、2、1例,究其原因外伤(包括擦伤)15例,在短期治疗后好转,其余保持良好状态能参加一般劳动生产四、 讨论1、DVT在周围血管病中占相当比例,非常多,其发病原因与外伤、感染、手术、长期卧床、血脂、血小板、血粘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有关因为外伤,手术与感染都将破坏组织细胞,释放出大量凝血酶,尤其在多种原因作用下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更易促进血液凝血栓形成为此,在上述情况下,应随时想到本病发生,提前防范,早给抗凝,降脂,溶栓药,以减少发病率2、 抗凝,降纤,溶栓,改善血运是本病治疗中心,不论急,慢性病人,正确有效地进行治疗是决定预后关键我们持续中小剂量尿激酶动脉与患肢远端静脉给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尿激酶能激活溶血酶元成为溶血酶不但能溶解血栓表面而且还能深入到血栓内部起降解血栓作用,同时又有扩管改善血运作用,因此,从实验到临床观察,尿激酶中,小剂量持续就能既安全又能收到良好的溶栓和改善血运作用是当今治疗周围血管病中良药,值得大力推广3、DVT急性期病人,除手术取栓外,一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但必须卧床休息,谨防肺梗塞严重并发症慢性病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各类营养性溃疡,巨大溃疡及时彻底清创,植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病人病程在13-25年,小腿溃疡达几百平方厘米以上,长期大量渗液,有异味,创面暗褐色,肉芽水肿老化部分呈菜花生长,高低不平,高出皮面,曾到过北京等各大医院诊治,均告无法治疗,以截肢为宜然而在我处均得到良好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无一例截肢因此,慢性DVT并发各种溃疡者是可以治疗的一般不宜截肢4 、保持与巩固疗效是本病重要一环,否则出院不久就会旧病复发,因为虽经治疗创口愈合但阻塞静脉再通,侧支循环建立及部分瓣膜功能恢复还是受限因此,必须加强促进血液回流的动力和依托,这类病人出院后应嘱咐坚持行走性劳动与锻炼,防止较长时间静止性站立与下蹲,同时必须使用弹性绷带(弹力袜)此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此论文发表与(中华实用医学研究)2006年 第2卷 第3期 69页
232 评论(15)

2276532691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bai患肢du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zhi结节。累及深静脉,出现患肢dao凹陷性肿胀,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局部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26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