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1

miruslif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拥有快乐的人生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痕NE

已采纳
不少人以为孔子的所谓哲学就是一套伦理规则、道德教条,毫无生气可言。整天仁啊,礼啊,没有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整部《论语》充满了“乐”,讲的就是人生的快乐,以及如何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比如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此种人生可谓之“逍遥”。孔子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纯粹为了成为“最智慧的人”而去求知,孔子的求知仅仅因为他快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求知并快乐着。既然他自己感觉快乐了,为什么他还要去教别人呢?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求得的知识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他成了别人眼中的专家,他渊博的知识为他赢得了声誉,不少人甚至千里迢迢来向他请教,想跟他学习,他在传播知识当中也获得了快乐;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交流的欲求,在交流碰撞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也可以愉悦心灵。孔子也一样,和人一起求知,学问也能得到提高,也不会觉得孤独。孔子这才决定设坛讲学。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只要拿十条腊肉的拜师礼,都可以过来听课,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难怪后来孔子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正揭示了孔子对于教学的基本看法:通过教学可以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促进自己的求知,收获“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种“乐”,是人生的真意,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中心。但孔子认为,快乐是求不来的,也不能去求,即非刻意为之,乃顺自然之性。论语所讲的“君子”,就是快乐的人。“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道者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并不是要压制人性,不是平常人所理解的道德伦理的桎梏。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让人性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舒展,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人生应该是快乐,活泼,生机勃勃的,而不是生机滞塞,死气沉沉。那不是他所追求的,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怎样才能拥有人生的快乐?孔子并没有也不可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方法。上面说过,快乐是求不来的,但并不是说人在这个问题上无所作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其实有一个很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根本上说,他的学说就是教人安身立命,但和庄子不同,他并不超然世外,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统一于“乐”这个内核:不仅自己要有人生的快乐,还希望天下人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的快乐如果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或利益,那这种快乐必然是肤浅的,也是短暂的。孔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告诉我们,“乐”也好,“礼”也好,“义”也好,“仁”也好,都是出于人的心灵,是发自内心,发乎生命的自然行为,而不是由于外在的规则。不是别人强制我这么做,也不是我“应该”这么做,纯粹是人的本性的自然体现。《论语》中处处蕴涵着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对诸如贫富、贵贱、苦乐、生死等问题,都很看得开。这就是“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关于“非功利”的问题,冯友兰先生在讲墨子的时候有一个说法。他说,墨家追求兼爱,利天下人,墨子本人可能达到了天地境界,至少也是道德境界,但实践墨子学说的人最多只是功利境界。“非功利”只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不是指具体的行为。快乐人生的背后必然是一种“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因为“非功利”才能无所恃,才能“逍遥游”。孔子说自己70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何等自由、何等舒泰、何等快乐的一种生活状态。有人说,这个时代太功利太浮躁。其实,是我们自己太浮躁太功利。很喜欢这句话,以此结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如何拥有快乐的人生论文

271 评论(11)

刘云云

你就介绍一些做法就可以了,比较放宽心,不斤斤计较,多锻炼,少生病
212 评论(11)

panling5327

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就拥有快乐的人生
334 评论(13)

不知tgdh

在写如何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时,可以从的主要想表达的情感入手,抓住内在和外在叙述,在叙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还要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语言要简洁明了,还要条理清晰。正文: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自然每天都在默默的改变着,而我们的生活当然也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每当夕阳染红了周围的天际,我总会想: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呢?小时候,我们没有丝毫的心机,我们的心是那么的单纯。我们总是能很快乐的生活着。我们的脸上无时无刻的带着天真的笑容,我们的身上总能体现独特的孩童气质。那时的我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快乐的气氛把我们围绕在一张大网中,那时的我真的好满足。而现在,我们渐渐地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发生了变化。那时的单纯不见了,烦恼也渐渐的浮上了我的心头。人成熟了,心事也越变越多,越来越复杂。有时看着身边的朋友拿着自以为昂贵的物品在炫耀时,我的内心总是有些反感。东西是父母给的,拿来炫耀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是的,我们大家都在变。那些变化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都无法阻止。慢慢的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只能选择去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去接受。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用一颗宽容、包容的心去面对这些的变化。渐渐地发现,随着心慢慢的放宽容,自己的感受也变得不一样了。看着有些人炫耀后我并没有那么多的反感了,我想想他们是在用物质满足自己空虚的心,这并没有什么不对的,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自己内心快乐就够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如果每天都活在嫉妒中,烦恼中,那么自然心情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变得不开心,郁郁寡欢。想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首先就要放平自己的心态,宽容,大度。可以用自己的心怀去包容,体谅别人的错,去理解别人的心。当自己的心变得不是那么的狭隘,变得宽容了。你就会神奇的发现身边的事物变得十分的美好,那些不好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
139 评论(8)

藤皇蛇1

做你想做的 没人管 有钱发 ``就是爽
337 评论(11)

去哪里呢

你好朋友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遭受挫折不但可以使人生积累经验,而且挫折可使人生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珍爱生命!
333 评论(15)

ivy_chen

我们可以把这个作文的题目写成只有健康才能快乐,然后进行议论,这件事情为什么说只有健康才能快乐通过反正的论点来阐述这件事情。
35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