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论文1200字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9

阿驼驼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论文12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n042

已采纳
听爸爸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家乡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梁启超纪念馆,小鸟天堂,圭峰山等等。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3COME文档频道)。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 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三十年来,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险考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然不断的前进着,发展着,奋斗着,为着祖国的强盛兴旺,为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化着。答案补充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来我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美化。我村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 6个村民小组,560农户,村民1990人。我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2亩,而且地势低洼,上世纪50年代初是一个“一年三熟两头荒,雨天一片白茫茫”的贫困村。1978年,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新元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村民们怀着“土地回家”的喜悦,迸发出无穷的生产活力,敢于向不利条件挑战,种好责任田,向土地要金,走致富道路。武乡村坚持改革开放奋斗30年,由一个穷困的农业村一跃成为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多业并举发展的特色村。人均收入和劳均收入达11067元和19482元。 近几年以来,我村党支部,把土地是生命之源放在首位,大搞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出生率、增加人均占有使用耕地面积的比重。加快治理耕地,实现农业率先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注重科学管理,以发展养殖为龙头。在技术措施和主攻方向上,答案补充 实施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通过整治田地,加厚了活土层、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土壤蓄水功能。在全村推广优良品种,今年京9428强筋小麦800亩,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培训,该村在全县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没有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达到预期的效益,平均亩产达到390公斤。 30年前,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泥路也是又窄又小。遇上雨天,讲究点、条件稍微好点的村民穿着雨鞋,在烂泥里一脚一个坑,没钱的村民就光着脚,一步一滑地在烂泥小路上小心的行走。所以,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泞,给村民的出行带来的极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白色路面户户通工程的实施,村民的通路率达到100%, 。路通了,自然村民们出行也方便了许多,以前到城里逛街要么步行2个多小时,要么骑自行车也得40分钟 。到后来慢慢的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骑车上街也就半个小时。现如今,村民不管是去镇上上班还是购物都有摩托车或电瓶车,半个小时就能到镇上了。答案补充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村民的餐桌上时,就真正体会到了村民们是过上了好日子了。在以前,许多人家一般是不买菜的,也没钱买,吃吃自家种的小菜,只有过节时才能丰富一下餐桌、改善一下伙食。过个年才会买上一两斤肉,做个蛋饺、烧碗油豆腐塞肉、蒸上条鱼,看似挺丰富,但这也只能是看看,不过正月十五是绝对不能吃的,因为要是吃了,万一家里来个客人什么的就拿不出其他菜来招待了。但现在村民的餐桌上每天都有鱼有肉,只要想吃,没有什么买不到,没有什么不舍得买的。这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餐桌上就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了。 虽然我们只看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但这些变化不可谓不大,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国泰民安的大环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论文1200字

259 评论(12)

jmli630710

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太大了,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进步
153 评论(10)

字典菇娘?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179 评论(15)

sky360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206 评论(10)

山岭巨人

夜幕降临了,我们家前面的马路上灯火通明,汽车来来往往 ,热闹极了。在我小的时候,天一黑小路上就冷冷清清,没有灯光,也很少有行人。要是天下雨,小路上,泥土又湿又滑,一不小心会摔得浑身是泥。看着笔直的马路,看着星星似的闪烁的路灯,我想告诉你:“我的家乡变美了!” 家乡变美了,我家的生活也变好了。 我家门前原来是一片水稻田,改革开放后,那片水稻田就填上土,盖 起了一幢幢高楼房。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和几个人合资把一幢楼房买了下来,办起了一家小厂。爷爷一天到晚在厂里忙碌,我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重新翻修了小楼房 ,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的家乡在一个远离集镇的小山沟里,那里环境清幽,民风淳朴。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我们这个小村落,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那些破旧的茅屋和一副副愁苦的面容,早已被一排排簇新的高楼和一张张欢欣的笑脸所替代,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半点踪迹了。是的,变了,一切都变了,家乡,在荏苒的光阴中,变得容光焕发了。家乡的山变了,变得更苍翠了。常听我爷爷讲,他们小时候为了砍柴烧饭,山上的树木几乎所剩无几了,就连小鸟也看不到几只。老一辈每天对着光秃秃的山,叹息着,思索着,却不见有人找得到改善这一状况的妙方。渐渐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都到山上去植树。几年过去了,光秃秃的山头变得郁郁葱葱,小鸟又在这安家了,许多动物又回来了,山上又传来了“森林交响曲”。 家乡的路变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既宽广又平坦,想想吧,过去窄得像带子似的黄泥路,只要在干燥的日子里一刮风,就是黄少满天飞,连路都看不清楚。每次上学,在路上也要8耽搁几分钟,总是迟到。下雨天,就难走了,一脚三滑,弄得全身脏兮兮的,每次都弄得像小花猫似的。“农村要富裕,先得修好路。”多亏国家心系农村,捐款修路,一条条亮澄澄的水泥路通到我家乡。一到赶集的日子,自行车的铃声,摩托车声,汽车的喇叭声,小孩的欢笑声,在水泥路上回荡着,是那样的和谐,欢快。家乡的房子变了,原本矮小的土砖房已是旧貌换新颜了。一幢幢楼房,犹如雨后春笋,竞相拔地而起,房里还带卫生间。每家每户都有成套的新家具,有些人家甚至还装上了空调。难怪,好多老奶奶们聊天时,有时会传来吟吟声:“我做梦都想不到,拉屎居然不用出大门哩。”家乡的人也变了,以前,人们只知道在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而现在随着人们的见识越来越广,人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提高,了解了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装上了电脑,有些人还创办了企业。是的,家乡变了,变得焕然一新,变得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这它歌唱。
13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