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zx88
第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三,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究者所关注。人们从筹资能力、筹资水平、支付方式、费用分担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于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还有必要听一听直接受益者——农民的想法。为此,我们对山西省闻喜县8个村的60多位农民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普通农民、村干部、乡村医生。访谈对象大部分在40岁以上,40岁至60岁的人占了一半左右。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45份访谈记录。本报告是对访谈记录的初步分析。闻喜县背景情况 闻喜县属于革命老区,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个严重贫水的农业县。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1990年闻喜县被国家列入八五期间新增贫困县。 农民访谈综述 1、家庭经济: 农民家庭仍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种植蔬菜、药材、果树或从事养殖等。家庭成员中有兼业或脱离农业从事其它职业的,其中有在乡、村企业或私人企业上班的,有自己开店的,有外出打工的。农民虽仍旧以土地为生,但是粮食种植的收成仅是为了交公粮和自己家庭的食品消费,有的家庭粮食不够吃,还要从市场上购买一部分,大部分农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要依*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或从事其它行业的劳动获得。 2、疾病模式: 农民认为由于粮食、蔬菜农药使用过量,村办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中恶性肿瘤发病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增加。 3、家庭保障: 老年农民是依*家庭保障度过晚年的,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子女为老人提供粮食、蔬菜等实物或提供外出工作挣来的现金来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一般也由子女分摊。 通常农民家庭表现出对孩子的病比对老人的病重视。如果子女孝顺就会为老人花钱治病,子女不孝顺的就不肯为老人治病,有的老人对乡村医生说“娃不给钱”,就不治了。一般对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肯花大钱治病,对小孩子的病也要想办法治疗。 农民家庭中患大病者的治疗费用*家庭积蓄支付,同时依*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兄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或向亲戚、村里与其关系好的人借债解决。 4、医疗服务: 很多村里都有多个医疗点,包括政府承认的集体卫生所、批准的私人诊所和未经批准的私人诊所。 60年代培训的老乡村医生仍在农村发挥作用;当前由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不赚钱,乡村医生不愿意采用传统的诸如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无力支付药费的贫困家庭,乡村医生又往往允许其常年拖欠医药费用或给予减免。 5、就医行为: 农民在村、镇的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就医是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医生,其选择标准一般是对小伤小病的治疗效果好,费用相对便宜,服务态度好。 农民的小伤小病在村里治疗,图的是方便、便宜,慢性病的常规用药一般是到药价便宜的诊所或药材公司批发购药。农民得了大病或较疑难的病,常常是在本县或地区范围的大医院、私人诊所等处寻求治疗,也有到省会城市或相临外省的大城市求医的。 单方、验方和土方在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民中还有流传,年轻人则完全从医疗点或药店购药,并倾向服用各种新药。游医、药贩在乡间活动较多,农民难以鉴别真伪和药效的可*性,时常上当受骗。 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 1、希望获得医疗保障 对于看并吃药的问题,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对感冒发烧、小伤小病的医疗费都能负担得起,但要花上万元的医疗费就困难了。如果得了大病,进大医院就要花掉多年的积蓄,甚至*借债看玻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增长较大,当前农民确实面临着大病经济负担的风险。对于闻喜县的农民来说,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避免医疗费用风险 
(一)人们对家庭安全用药方面认识不够 1.自行购药不分处方非处方 国家对药品大致分为两类, 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可以在药店购买并自行使 用的,而对于处方药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处方药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它必须在医生 或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而有很多市民在购药时却不注意分辨药品的种类, 回家后就 自行用药,这样存在很大的危害。比如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物,由于所含成份比较特殊是 否用药和用量的多少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它需要医生对症进行临床判别再行使用, 不能随便 乱用。 2.用药前不看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它能提供用药信息, 是医务人员、患者了解药品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的规范程度与医疗质量密切 相关。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药品必须附有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和 标签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因此,在 使药品前非常有必要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使用药品前不看药品说明书。一般来说,每种药物都有 它的适应症,只有针对适应症用药,才能发挥出药物的疗效,不然的话,不仅不能治好病, 反而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特别是中成药的使用,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的辩证进行用药。 (二)常见的一些不科学用药行为 有的人治病心切,常常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以为这样病能快点好起来。还有人身患多 种疾病,也常将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为这样可以同时将多种疾病治好,殊不知这样会造成 很严重的后果。 1.用药不严格遵照医嘱,凭经验乱用药 有的人用药时不按规定剂量服用,病情重点就自行加量,病情好点就减量。还有人治病 心切,以为用药多多益善,多用药病就好的快些。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用药行为,特别是在使 用抗生素的时候,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使病情复杂化,给治疗带来困 难。 2.不按时服药 有很多人用药时不按规定的时间服用,有的人用药时断时续,病情好点就停了,病情不 好就接着用,当停不停或突然停药,疗程不足,这样轻者病情没有改善,重者会使病性加重 或引发新的症状。 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的血药浓度, 当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时 才能发挥出药效。 按时服药可保证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如果提前服药会使血药浓度 升高,超过安全浓度的话会引起中毒,如果延后服用的话会使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会血药浓 度低于有效浓度,发挥不出应有的疗效。 3.使用过期药品 药物一般都有个保质期,期间长了就容易变质,也有些药物是由于保留不当引起变质。 然而很多人服药时不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不注意看药物是否变质,拿起药就吃。也有些人 为了节约,认为过期药不过是药效降低了,加大点量就好了,对诸如白色药片颜色变黄、出 现潮解、花斑、霉点,冲剂出现结块、溶化、发黏,糖浆类出现发霉或较多沉淀等也照服不 误。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