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u1993
随着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各行各业的碳中和路径规划也是越加清晰,这其中无不透露着目标管理的哲学。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人们的减碳积极性,从而保证碳中和。企业碳中和践行路径在碳中和实现过程中,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的最大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国家和企业家们都有着清晰的认知。既然目标已定,下面就是工作任务细化的问题了。在此过程中,依靠行有嘉数字能效平台赋能,通过碳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实现碳排放测算、监测及减碳决策建议等功能,开创智慧减碳新篇章。企业碳中和目标管理基于目标构建企业碳管理习题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峰之后进入逐步下降阶段。 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作为大学生我们就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节约用水用电等等
从个人做起,自备餐盒、手提袋,拒绝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让节约用电成为习惯;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真正做到绿色出行,这一些都是我们为降低碳排放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引导,以扩大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影响力。
一、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即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到2060年前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事关发展全局和长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参与全球治理和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领域。2020年以来,我国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有力度的目标和愿景,发表一系列倡议和看法,为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全球气候治理向前迈进注入了新动能。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呢?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说碳。我们在碳减排、碳交易、碳足迹、低碳,甚至零碳中所说的碳,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所以大家常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文章图片2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文章图片3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文章图片4碳达峰与碳中和相辅相成。由于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所能吸收的碳总量相对固定,远远少于工业发展所排放的碳量,所以,为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必须通过制定并实施碳达峰方案,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趋势。此外,碳排放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峰值越高,碳中和的难度越大、耗时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