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的白T
写磨难的(1)引言“自古名人多磨难”。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误用叹哭泣;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战胜逆境,成为胜利者。我们都应勇敢直面逆境磨难,用它来磨炼自己奋飞的翅膀,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2)事实论据命途多舛的苏轼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 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终生坎坷的巴尔孔克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孔 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蛋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他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孔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多灾多难的塞万提斯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3)理论论据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问题的两面观》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邹韬奋只有真金不怕火,也只有经过若干锻炼才能成为纯金。徐特立《祝〈科学园地〉诞生》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传大。郁达夫《诗人的穷困》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最艰苦的情形之下奋斗着,绝不作“苟全”之梦。郑振铎《最后一课》困难不仅可以磨炼我们意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困难出英雄。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逆境令人奋斗。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从宗教论中西风格》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古人成大业者,皆自忧患始。清•刘岩《赠人》失败是成功的一步路。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清•崔念陵《断句》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邹韬奋《能与为》穷当志益坚。宋•欧阳修《送黄通之郧乡》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清•曹端《书户》苦是甘的代价。谢觉哉《论“同甘共苦”》能力愈运用而愈大,困难愈奋斗而愈小。恽代英《来鸿去燕录•致虎啸书》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茅盾《创作的前途》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治不精莹。弘一大师《寒笳集》自古饥肠出奇策。金•元好问《遗山先生集•女儿山避兵》人生在世必遇患难。《旧约•约伯记》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古罗马]塞内加《论天意》通过苦难而变得明智并非坏事。[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报仇神》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美]富勒《至理名言》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俄]列斯科夫《大堂神父》铁是愈炼愈硬的。[前苏联]高尔基《意大利童话》人要经过一番苦难才能成才。芬兰谚语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多还贵重。朝鲜谚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事业(1)引言事业的成败得失常常是衡量人生价值天平上的砝码。事业又是人生的长青树,把人生溶进伟大事业的人,就会永远年轻。人类中的精英,都热爱他们从事的事业,他们在自己创造性的事业中,使自己伟大人生熠熠生辉。(2)事实论据警枕《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巨著,共294卷。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巨著,历史19年之久。他每天都写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床。为了防止贪睡不醒,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头枕在上面,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这个圆形木枕就会翻流通,把司马光惊醒,他就立即起床,握笔书写。他为此枕取名为“警枕”。在主持编撰《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书中所记每一史实都从多种史料中比较选取,精详考证,有疑问者,又另著《考异》30卷,用以辨证各种史事的不同记载。《资治通鉴》的数百万字的初稿,司马光都用典雅的楷书抄成的,工整不苟。司马光的名字和这部历史巨著一样,永垂千古!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11岁开始写作钢琴奏鸣曲,13岁参加乐队。22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音乐,差不多就在这时患耳疾,听觉开始衰退。从此,他就与可怕的耳聋苦战,音乐家遭耳聋,这是惨酷的致命伤!若没有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一定会倒在这恶运的脚下。可他面对恶运挑战,呼喊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在患耳疾以后。他的全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就是在他全聋后写成的。当《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时,大厅里迸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欢呼声。听众对于贝多芬在场上出现,一共报以五次热烈掌声。按照礼节,对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礼。可是,贝多芬对此毫无觉察,因为他什么也听不见。贝多芬只活了57个年头,但给后人留下大量音乐作品。主要有交响曲九部,歌剧《菲岱里奥》、歌德悲剧《哀格蒙特》的配乐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16部和《庄严弥撒曲》等。可当死的影子迫近他的时候,他却叹息道:“唉!我只写几个音符!”(3)理论论据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介绍一件大事》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的演说》事业是栏杆,我们扶着它在深渊的边沿上走路。[前苏联]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不靠力气和体力的活动而获得成就,必须依靠忠言、权威和学识,而这三件事不会因年高而削弱,相反,年事越增,他们就越加坚强和丰富。[英]乔叟《梅利比的故事》不要因为想干大事就不做小事。日本谚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耒《示秸》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法]巴斯德 
“平凡者以一颗平凡的心,默默地为不平凡的事业,不断地作出贡献,应该安于平凡,平凡光荣!。”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1):平凡岗位 不平凡贡献 纺织女工郝建秀,当她还只是16岁时,就创造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的郝建秀工作法;广州泮溪酒家特级点心师罗坤,可以制作一千多样点心,响誉海内外,主编了《广州点心》一书。从医学院毕业的青年学生杜德顺,自愿到浴室当修脚工,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编写了《常见脚病医术》。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当刨床工时,创造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四年的'工作时。 乘客的“贴心人” 李素丽是北京公交总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十几年如一日,对乘客热情周到,处处为乘客作想,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被乘客称为“贴心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售票员”、“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2):莎士比亚的人生理想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作品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揭露封建君主和贵族集团急权夺利,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宣扬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人文主义思想。 他给后世人们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3):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议论文素材摘抄200字(4):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