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daib
2025-07-02 09:12:16
下面很全面的哦 纺织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属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部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三个学科可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此外还设有一个“纺织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长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二级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和重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生导师5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学术梯队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条件。其研究方向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个领域,各研究方向已深入到学科的最前沿,并逐渐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的结构、性能、加工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一级学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工艺理论与实践、特种纺织产品与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的染整工艺理论与实践、功能纺织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与纺织服装上的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已逐渐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学院在“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纺织与服装新技术新工艺”、“纺织复合材料”、“特种纺织品”、“非织造布”等领域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及各类横向科技协作项目,与国内大中型企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方面,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相互嫁接与融合,使学科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并不断跟踪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纺织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医疗卫生、农业、国防、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纺织工业和纺织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进一步与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纺织科学与工程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纺织学院将“保持特色优势,发展创新领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专业介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纺织学科是我校历史最长、最具特色的学科,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工程学科1992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为“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财政部和天津市列为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学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为“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我校从1989年就设置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拥有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研条件。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近10名,并为纺织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纺织工业从纤维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到产品的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传统纺织产业。现代纺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纺纱”与“织布”,而是集材料、能源、信息、环保于一体,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我校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隶属于纺织科学与过程一级学科,多年来一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国内纺织界的中坚力量。该方向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具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和科研用房,有国内一流的“纺织测试中心”给予支撑,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是培育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需求,具备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具有纺织新材料开发、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高修养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等。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082101纺织工程 01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02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03纺织加工理论研究04数字化、信息化纺织的研究05宏观纺织经济研究06纺织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07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的研究08非织造新型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09非织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10非织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或 402非织造布学 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纺织新材料及功能性纺织品开发02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测试技术研究03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04产业及特种用途纺织品研究与开发05计算机在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06针织服装的设计、工艺及性能研究07服装与面料舒适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 或203日语③ 302数学二④ 401纺织材料学 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复试课程设置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同等学历加试082101纺织工程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3)国际贸易实务(0104)非织造性能与测试(0105)针织学(0106)传热学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09)现代纺纱技术联系电话:24552039联系人:王建坤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101)纺纱原理(0102)织造原理(0105)针织学(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0108)纺织材料检验(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联系电话:24528382联系人:张毅初试课程参考书目(401)纺织材料学 《高科技纤维概论》 王曙中 等 纺织工业出版社《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姚穆 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402)非织造布学 《非织造布学》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0101)纺纱原理 《棉纺工艺原理》 陆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纺纱原理》 于修业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2)织造原理 《机织学》 朱苏康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原理》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棉织设备》 黄故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3)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外贸实务》 田飞 经济科学出版社 (0104)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郭秉臣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5)针织学 《针织 工艺与设备》 许吕菘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0106)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0107)织物组织与分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 蔡陛霞主编 荆妙蕾 修订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织物组织与设计学》 顾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0108)纺织材料检验 《纺织材料学实验》第二版 赵书经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方法标准汇编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纺织品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汇编》 纺织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0109)现代纺纱技术 《现代纺纱技术》 杨锁廷 中国纺织出版社(0110)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杨尧栋 中国纺织出版社《针织学》 龙海如 中国纺织出版社
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两个来源:(1)现实社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或热点问题。文科题目大多来源于此;(2)在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或现实问题。 注重选题的创新价值,选择具有新意的题目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或在某一方面、某一点上能给人以新的启迪。论文有新意,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新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观点、选题、材料直至论证方法都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高,影响力大,但难度大。选择这类题目,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学院的条件,要十分慎重,不提倡选择此类题目。(2)用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或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以上就是关于论文选题方向的相关分享,总之,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
好的选题至少应该符合这三点,写作技巧如下:1、可行选题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例如“就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太宽,难度太大,限定理论视角(社会投资视角)、研究对象(残疾人)及其他方面(开发)之后,研究问题的范围就更加适中了,不会太过空泛,可操作性也变强了。2、创新选题的创新性,可以指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或者应用领域的创新。往小处说,自己的研究至少应该有一处是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大学生 AND 就业能力 AND 结构模型",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已有研究,如果仔细阅读几篇,可能会发现这一块已经有相当多且深入的研究了,想有创新并不容易。3、有研究价值选题的价值,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理论或应用价值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叫做“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就业能力”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不仅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更关系着论文写作的成败。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合适的选题并不能指望脑瓜子灵光一现。选题可能纯粹出于兴趣,也可能是社会需要,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来自其他科研成果的启发。如果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可以启发思路的工具,来找到更多关联概念。比如,围绕着“就业”这个概念,可以联想到很多相关概念。
如何选论文题目1、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应当在自己特长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兴趣较大的题目,否则很难写出有特色的、满意的论文。2、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应选择本学科中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对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实用价值的题目,如果你对某一选题有哪些理论应当总结、修正、发展;哪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当解决,如何解决心中无数,免强写这样的题目也只能泛泛而论,质量不高。(1)资料来源。主要考虑对拟选题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是否初步掌握,需要的第一手资料有无可能取得,即没有现成资料又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题目就很难研究下去。(2)考虑时间、经费条件,选择难度和范围适中的题目。选题的难度过高、范围过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题太易、范围太小又会影响论文本身价值和考生自身潜力的发挥。3、初步确定选题后,应准备一个书面材料,以便在与指导教师交流时将有关问题确定下来。书面材料的内容包括:(1)明确所选题目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准备解决什么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2)对研究的题目,自己掌握了哪些资料,还缺少哪些资料,准备怎样解决?(3)对撰写所选题目论文的初步设想,列出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分成哪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写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也就是论文的粗纲。(4)写作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出详细的提纲、论文初稿、的时间安排和各阶段工作的大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