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对于学前教育文献研究的论文有哪些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7

weilab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对于学前教育文献研究的论文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anoGaN

已采纳
学前教育中同伴冲突问题研究摘 要 幼儿同伴冲突是在幼儿园中经常见到的情况,一开始被人们看做暴力行为而遭到广泛的禁止。但随着对学前教育研究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幼儿同伴冲突作为幼儿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教师和家长加以正确引导,不但有利于幼儿之间加深相互了解,而且有利于幼儿逐步去“自我中心化”和逐渐社会化。 关键词:学前教育 同伴 冲突 一、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1、冲突 从社会心理学来对冲突进行比较规范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互相矛盾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冲突是一个用来指相互对立的事件、动机、行动等情境的极为广义的术语;冲突是指两种或以上的动机和欲望不能并存,不能同时满足时人的一种心理变化。2、幼儿同伴冲突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对立的行为,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过程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冲突中,冲突双方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成为了一个动态的矛盾冲突行为过程。二、幼儿同伴冲突的类型1、由资源占有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资源包括学习教具、游戏玩具、加入游戏、空间位置等。幼儿往往会因为占有或争夺某种资源而与同伴发生冲突。2、由意见分歧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主动发现问题和现象,对所发现的现象找到解释。由意见分歧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对事物或概念的认知与同伴不同而产生的冲突。3、由规则维护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这里说的规则是指教师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教导幼儿在游戏、教学、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纪律守则,比如在游戏时要注意安全,进餐时不能嬉笑打闹等。4、由故意挑衅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事件 故意挑衅行为包括言语挑衅行为或由动作引起的挑衅行为,在碰到爱招惹别人的幼儿时,性格较弱的孩子会选择躲避使冲突不了了之;而有的幼儿则会对对方采用武力,或者向老师告状。三、幼儿同伴冲突的积极影响1、幼儿同伴冲突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中的互动,使幼儿分析和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并逐渐学会用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策略来解决与同伴发生的冲突。这样一来,幼儿就通过不断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使其社会化发展得到根本的提升。2 、幼儿同伴冲突可以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虽然幼儿之间会频繁地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但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幼儿会进行自我学习和改变,幼儿会逐渐了解与同伴交往的规则,逐渐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被接受、什么样的行为会遭到拒绝;明白应该怎样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观点,怎样说服别人等。3、 幼儿同伴冲突可以提高幼儿社会认知的水平 幼儿间之所以会发生各种冲突是因为,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有限,而且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不了解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不能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引起幼儿社会认知上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会推动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重构。4 、幼儿同伴冲突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幼儿处在语言表达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同伴冲突解决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幼儿不但用言语来进行争吵,还用来沟通,协商。进一步发展了他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育建议1、教师应以专业眼光看待幼儿同伴冲突 教师应意识到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意义,在工作中不应禁止幼儿发生同伴冲突,而是要充分挖掘每一次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把握这一隐性课程对幼儿的习惯、性格以及处事方式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地面对同伴冲突,如何在同伴冲突中以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2、教师应构建安全的同伴冲突解决情境 教师应理解和认识到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积极地关注幼儿同伴间的冲突,为幼儿提供锻炼其同伴交往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使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3、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地解决同伴冲突 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地解决冲突,使幼儿在同伴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分享、合作等良好行为方式,从而使他们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和发展。教师在幼儿同伴冲突要尽量发掘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了解幼儿在同伴冲突时的真正需要。同时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会解决冲突。4、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养方式 作为父母,应注重发挥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善自己的教养方式。父母应该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和了解内心世界,并尽可能理解幼儿的所感所想,以孩子的心态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父母应努力感受幼儿的情绪,耐心地让幼儿发表看法意见,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使幼儿充满自信地与父母沟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充分信任与接受幼儿。5、对社会的建议 我们谈的是幼儿的冲突问题,但是通过这个小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社会的大问题,可以说幼儿的行为习得、个性成长、思维发展都是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因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幼儿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所以不能孤立地站在幼儿同伴冲突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通过研究,我越来越注意到,幼儿同伴冲突问题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用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来规划学前教育,提出了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与科学规划;建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加强引导督查,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大扶持力,给予民办幼儿园同等法律地位和待遇等一系列规划。与此同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也提出了要加强学前教育建设的意见。政府大规模的对学前教育进行重视,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也说明了学前教育存在缺失。 结 语幼儿的冲突问题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然阶段,而在冲突中幼儿的各种表现,使用的各种策略,冲突的各种结局都是幼儿在不断自我成长中所学习的。幼儿冲突这个问题既牵扯到家庭,又牵扯到教师、社会和方方面面,可以说,幼儿在同伴冲突中的所作所为都是社会对其施加影响的结果,同时,这种对幼儿的影响在将来也会反作用于整个社会。通过研究幼儿同伴冲突的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分析原因,更要从这个问题引申开来,发现影响到学前教育的大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学前教育才能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幼儿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参考文献[1]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仵金红: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研究,西南大学 2008 [4]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2006 [5] 张博:交往缺失 学前教育中的交往问题,学前教育 2000[6] 王练: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幼儿同伴冲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7] 杨蕴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学前教育 2005[8] 张文军:幼儿主体性发展与同伴交往 ,学前教育 2001

对于学前教育文献研究的论文有哪些

319 评论(8)

luzuci103

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3、 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6、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7、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 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9、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1、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12、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15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16、 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17、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2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23、 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4、 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37、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38、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39、 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40、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41、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建议:1、 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2、 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3、 论文写作逻辑清晰,内容充实。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型论文也要有一定理论分析。以上课题可以代做!
301 评论(10)

lhxsz

回答 亲亲您好呀~您反馈的问题我已经到了啦~不用重复询问哦亲~人工解答排队中呢~这边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呢/x14 [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这些都是幼儿园可以参考的文献哦亲 另外还可以参考这些书籍 1、《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 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幼儿教育心理学》 ,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6、《公关心理学》 ,张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一分祝福,一分温馨,一分感动!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则处处有感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提问,如果我回答帮助到您了,希望您动动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也请您不要急,直接向我提出我一定会尽心尽责去重新解答,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4条 
147 评论(12)

mickey66

幼儿教育的作用是,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
32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