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评论文学作品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及其作用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5

wings092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评论文学作品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及其作用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睿、

已采纳
我觉得从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来决定吧,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读懂一本小说需要想象力以及理解能力,还有一点就是需要代入感,你要带着你去把自己带入那个境界。

评论文学作品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及其作用

171 评论(8)

huxiaohua720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首先培养的是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经典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当然是因为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那些带着作者感情的精灵~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阿q那都是病态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或许在小说中,有些人物只是在无中生有的~但是作者创造它们的意义在于那些人物、那些特定时期特定的心理都是反映社会的、都是社会的缩影。我觉得经典作品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它们或许不真实,比如阿巴贡、葛朗台……但是以这样极强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为后人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多线索^^^
174 评论(13)

huanxiang131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13 评论(9)

小小酥在科大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思路1、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121 评论(13)

woaihuer

小说一般来说就是为了阐述一段故事,或者刻画一些主要人物而生,所以大多数比较恩怨分明,尤其是现代的小说,相对于古典文学来说,内涵内秀就显得有些浮躁了,因此这个人物形象在近现代小说里直白明显一些,在一些古典人文小说里要细细研读,费些神去揣摩。 比如隋文帝的形象从他积极准备收据人才就可以看出他雄心万丈,或者说野心勃勃,大胆启用高颖,韩擒虎,张镇周,年轻气盛的贺若弼并重用不移显得他眼光过人,极其尊重独孤皇后是他的理智念旧,派杨广灭陈是慈父的望子成龙,驱逐杨勇不纳忠言是老年刚愎昏庸,等等等等,这些传记纪实类可以结合历史功过来确定形象,故事类从人物作为结合当时的社会道德底线人心风气来看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位置会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至于现代的小说比这些显眼的多,站在主角对面的多半不是好人,尽显今人一派庸俗骄傲无知,直白如清水,不说也罢。涵义深沉的如红楼梦之类的,主要人物倒是不太好着手,如王熙凤女强人又歹毒,贾宝玉痴心却又没心没肺,薛宝钗大气稳重又耽于心计,看法因人而异,看你欣赏的是人物的哪一方面,那人自然多得你的正面评价,不过总体而言,这类的倒可以借鉴一下红迷达人们的说法,或者就自己的看法而言,想到什么说什么。 好了,不知所言的说了一通,希望能予你有所帮助。
331 评论(9)

(未来)

你可以在网上查 高考质料1堆
18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