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重复修改软件有哪些弊端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5

billwe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重复修改软件有哪些弊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lu19861012

已采纳
随着论文查重的蛋糕越做越大,一条暗 渠密 布的产业链条初现端倪,使单纯的查重服务走向“降 重”“代 写”“盗 卖”。在某网站,“5年论文重复率修改指导经验,260位专业硕博士,368门学科,服务修改过11601份论文”的宣传广告。原来,如果论文查重没有通过,自己改又来不及,只要肯花钱,一切诉求,都会有人全权代劳。据调查发现,一条规避查重软件的专业化、流程化的生产线俨然形成。在一些网站及网上店铺,不到一分钟,你就能得到根据论文抄袭程度和修改要求得出的“合理”估价。一篇总长10341字,要求查重率从22%降到5%的论文,店铺的报价从840元到860元不等。然而,不少号称“由高校教师修改论文”的店铺,其实都是招聘学生作为兼职写手。“每个店铺都有发单群,接到了论文订单后在群里发任务。”上述知情的大学生表示,“卖家收你钱的时候是每千字100元,发任务的时候只给写手千字35元,写手怎么可能给你保证质量?还不是到网上复制粘贴。”来源:中国青年报

论文重复修改软件有哪些弊端

95 评论(9)

菓子

论文查重可以很好地保护他人的著作权,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探究不断摸索的能力。
326 评论(11)

whrongjuan

是让更多的毕业生努力不白费,但是也会增加很多毕业生的压力。
167 评论(15)

meanlive

论文查重的例段就是可以保证我们的论文是真实的情况,但是弊端就是让人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失去了一个依据,没有办法保证论文的高尚。
337 评论(15)

慧赢fjh

论文查重的弊端就是学生盲目降重,不考虑用词的准确以及文采之美,有时候语法结构根本就是错误的。
354 评论(11)

evayes

1重复发表在CrossCheck检查中,发现一些作者为了让文章中稿率提高而一稿多投,又或为了增加发表文章的篇数,将已有正式书刊号的会议论文集或者电子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略微增减修饰或原文不变地重新投向期刊。如有一篇来自布基纳法索和法国的文章经过CrossCheck检查,发现在正文中相似度不明显,但是参考文献却一模一样,其中某单篇文章的相似度高达18%。通过进一步对全文的图表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与他们一年前在某刊上发表过文章的相似度接近80%,有三个图和一个表格数据一模一样,完全是旧数据、老资料的重新发表。这种旧资料重发表的行为损害了多个期刊的利益,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应该受到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的谴责。另外一例也有代表性。我们在CrossCheck平台上对某一即将发表的文章进行最后的检查时,发现了一模一样的摘要,进而得知该作者的博士论文集已经在线某大学出版社的电子资源库,而且该作者毕业前已经将该集的核心部分发表论文两篇。但作者认为,现投稿所显示较高相似度(38%)的成分虽然已经发表,但其余内容属于文集尚未发表的部分,仍旧可以发表。我们认为,学科具有即时反应的特点,既然全部文集已经在线,而且研究的核心内容也已刊用,时滞5年后,如果现论文没有补充新的进展和创新内容,也就失去了重新发表的意义。当然相关的界定标准还有待探讨。2自我抄袭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论文作者的自我抄袭或者相互抄袭,导致居高的相似度产生。这种现象在一些相同课题组成员之间所发表的文章中尤为突出。因为一些作者,还有一部分课题负责人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内容,基于同一个研究课题、不同方向,但采用的材料设备和方法相同,在新投稿的引言、材料方法和讨论部分重复使用他们已经发表的内容应该是合理的。这种论调从理论上禁不起推敲,因为已经发表的文章意味着原创内容已经公诸于众,再次大段充填于新文中占一定的篇幅,对作者本人来讲有拼凑之嫌,对期刊来讲有浪费出版资源之累,更重要的是对读者而言,严重地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去面对这些有失原创水准的章节。如果在引言部分需要提及前期的研究,引用是无可厚非的,引用是以逻辑关系点到为止,而不是大段抄用。如果重复用一些相似的内容写一篇新的论文,何不把几篇文章合成一篇高质量的长文章发表呢?Elsevier科技部中国区副总裁安诺杰指出:“研究人员会发表一系列相似的论文,这对期刊编辑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这5篇文章实际上可以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在美国或者欧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当科学官员或者基金官员在查看出版记录时,他们会看具体的论文,如果发现5篇论文都有相似的主题和重复的内容,他们会认为这样做是很不严肃的事情。”科学的重要性不是通过数量来衡量的,而是要看论文本身的质量。关于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正视,更需要国家科研政策部门在认同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中,能尽快从第二大论文产出国导向进入科技强国的进程,因为当今的世界正在期待中国作出更多的原创成果!3搬来主义还有一种现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中比较常见,如作者直接复制他人的试验方法和操作描述,然后在试验条件和数据上更改替换。有些作者坚称这种试验方法借用经典文献的表达是正常的,且在多个期刊上常见。对此,我们与国际同行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如Science、Nature等)的相关内容,几乎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讲,虽然大多数的科研是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或重复他人成功的方法,试验新的材料,探讨新的结果,但作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除了应该引用经典文献外,还应该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和总结自己的操作和观点。因为语言也是一种原始创造过程。4随意摘用此外,在CrossCheck检查中还发现,有些作者在引述他人的观点或者描述他人的科研成果的时候,文章中大段的句子与匹配的对比文献相同,却没有引用文献出处。这样会误导读者认为这是作者自己的观点,极易引起版权纠纷。这种取向或许是因为作者英文写作上的先天不足而去模仿他人的表述。他们从主观上并没有抄袭之念,只是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做到模仿量的恰如其分。还有一种现象是一些作者认为,只要注明了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大块抄用他人的文章段落。这些都说明在认识上有误区。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规定指出:“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并且结论与引语相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简单地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性重组,你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地重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当然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经典名句、即使不作说明也不会对提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5东抄西凑在CrossCheck检查中发现,有极少数文章几乎全文大部分的内容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比文献,甚至大段内容相似,很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作者整篇文章的写作是东抄西凑完成的。这样的论文反映了作者对待科学研究极端不严谨的学术态度。以上的几种典型现象,我们在近期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一篇文章中已经通过多组图示作了详尽的分析。同在一个地球村,全球的学术期刊都不可避免会碰到以上各种现象。作为编辑,我们本身同样面临职业道德的修养和提升,所以在理解学术界不是净土一块的同时,申请成为CrossCheck会员后,感到高兴的是,大多数的科研人员坚守学术底线,事实求是地发表学术成果。当遇到各种学术不良行为时,我们的职责是向作者提出修正意见或者警告,试图把不良学术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保护原创作者的著作权,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19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