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文学科论文语言特点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4

water~wa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文学科论文语言特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孤独默默

已采纳
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中文学科论文语言特点

158 评论(8)

天空我与你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体会的意义也不同,走进议论文表达方式。
333 评论(11)

阿力尬尬

语言特点,就是从作者的语言去赏析嘛。记叙文的话,有的作者语言华丽,有的作者语言朴素。议论文呢,就有的作者语言严谨,有的人是语言简洁。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就不同。比如高中课文《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语言就比较生动形象,尤其是第三自然段的描写荷塘的景色,是细腻而不失自然的。那么这段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效果就是各异让人从视听等感知器官体会,让作者眼中的荷塘更加生动形象。
190 评论(10)

zx297277602

语言表达题的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语言表达的话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给的语言材料也是来自现实,而极少书卷气;二是着重考查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2003年的第25题了。 例: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这样的话题,这样的语言材料,每一名高中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改写要求,其中包含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更是时时处处都能遇到。其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的特点,恐怕是不用多说的了。至于本题如何解答,在分项陈述中已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2.试题呈开放性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所谓开放性,简单地说就是相当一部分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考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生活积累和思维能力,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都是正确答案。 例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这样的试题,简直可以说,每名考生都可以写出富有自己特点的答案来。 3.考点呈综合化 试题的出发点是考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的,因此考点呈综合化是必然的。 例3: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26题。从形式上说,仿写、类比、排比(句式)三者相兼;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的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其综合化的特点显然。如果再从细部说,每一句的答案还包括着句式的要求,如前一句主语部分应是并列短语,谓语部分应是动宾短语,后一句应是三个主谓句构成排比,更显综合化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2002年的第25题。这将留到后文去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上到三个特点,正好体现了交际的需要,为提高交际能力服务,同时,这三个特点,还包含着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因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人们说,高考语言表达题难,我想所谓难,也就在这三个特点上。 二、应试对策 基本对策是建立四个意识。 1.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不是“话题作文”的“话题”,而是指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压缩、扩写、改写、仿写等,都要围绕话题说相应的话。强调话题,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主要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例4: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个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一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不比2月份降低9个百分点。 答: 本题所给的文字共有两句话组成,其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开始逐月回落”是说“控制”初见成效。“增长势头明显趋缓”。第二句话用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逐月回落”的具体情况。依据这样的分析,本题的答案是:我国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初见成效。(意思对,不超过字数都可以) 例5:用“听众”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答:听众 这是一道“变换句式”的试题。怎样变换?原句的主要内容是说具备怎样的条件人才能在音乐中“净化”自己的“欲望”。依据这样的理解,可以这样改写:(听众)只有取于忏悔自己的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的欲望,各种非理性的欲望方可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原句先说结果,后说条件;改句先说条件,后说这个条件产生的结果,自然没有“改变原意”,可见“重组”正确。 2.互渗意识 所谓“互渗”,是指:①读写互渗,以阅读文本的某些材料作为语言表达的材料;②生活与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或自己的感受作为表达的材料;思想与表达互渗,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许多考生在做语言表达题时,同写文章一样,感觉没有什么话好说,强调“互渗意识”,就是想解决一个有材料可用,有话可说的问题。 例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25题。有的考生写了这样一些答案: (1)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2)春天是大自然的一本画册:/轻风细雨是导言,/飞禽走兽是线条,/花红草绿是春天的色彩。 (3)窗是金子的一双眼睛:/窗框是眼睑,/窗锁是角膜,/窗玻璃窗花是窗子的瞳仁。 这三个答案都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作为表达的材料的,答案本身都符合题目的各项要求,尽管第(3)个答案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们都得到了满分。如果在语言表达中不是这样“互渗”,将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3.语境意识 “语境”现在还是同学们很熟悉的概念了。不过,知道这个概念,与在表达中自觉依据语境的要求,并不是一回事。本文例1所举2003年全国卷第25题,有考生写出这样的答案:“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试题明明规定是“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难道教学楼内也不准读书、不准讨论、不允许老师讲课、不允许做实验、写作业吗?怎么可以“不用嘴”、“不动手”呢?显然与语境不合。试题明明规定“(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有人却写出这样的答案:“手中无书而心中有书,手中有书则失去钱财。”这样的答案,姑且不说它与试题的内容要求不合,就是这答案本身与“阅读室内”有什么关系呢?是全然不顾语境的要求。“语境”既是答题的限制条件,又是答题的依据,显然是不能有任何一点忽视的。 4.答题意识 做语言表达题,目的是为了得分。为此应注意下列两点: (1)掌握基本技巧 近几年,语言表达题,压缩语段、扩写语句、仿写、改写,间隔使用。我们要掌握写的技巧: ①扩句题要添枝加叶,突出重点; ②压缩题要提纲挈领,注意陈述角度; ③仿写题要解读例句的内容、结构、修辞、语气等方面的特点; ④改写题要不变原意。无论是长改短,还是短改长,或者是扩散“重组”,都不能变更原意。 (2)满足试题要求 解答语言表达题,第一位的是力求答案正确,而不是求精彩。所谓正确,就是满足试题的各项要求,包括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为此要做到下列几点: ①看清题目要求; ②注意表达格式; ③注意内容的完整。 有同学可能认为这是多余的话,其实不然。如2003年第25题,有不少考生一看试题开头“仿照示例”四个字,就误认为本题同过去的仿写题一样,也要仿照示例的句式、结构、修辞等。也就是仿其“形”,而这道题恰恰在“形”上没有要求,只要求仿其“神”,即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做到“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很典型的缺乏答题意识的例子。 倘能在“正确”的前提下,再有一点文采,有一点文学性,则更好;没有它,并不影响得分。 三、练习和答案 1.仿照下面第一节诗的形式,在下面的两节诗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 感 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2.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调查问题:你喜欢看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吗? 调查对象:某市重点中学高三学生 调查时间:2002年岁末 调查方式:无计名投票 参加人数:388人 调查结果统计: 情况 喜 欢 不喜欢 已看 复习紧张无时间看 家长不同意看 票价太高没看 人数 22 52 64 54 196 比例 7 4 5 9 5 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1) (不超过18字) (2) (不超过40字) 4.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某旅游景点统计一览表 年份 门票价格(元) 游客量(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1999 25 47 1 2000 30 70 8 2001 35 100 5 2002 40 125 5 2003 70 (第一季度)30 (第一季度)9 (1)用一句话概括该旅游景点1999至2002年的发展情况: 。 如果进行乐观预测,该旅游点2003年情况可能是: 。 5.依据下文统计数字,为这段文字添一个结束句。 最近,记者考察了本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条街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多达178个。占总数的8%。在178年书写不规范的招牌中,共有426个不规范的字;这些不规范的字中,繁体字有373个,约占总数的6%;乱简化的字21个,约占9%;异体字25个,约占6%;错别字7个,约占6%。由此看来, 附:答案及简析 1.答案举例:撷起的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我了整个海洋(这是一道仿写题,首先要解读第一节诗的形式特点:转折、对比;还要注意内容,“春风”、“春天”这两个词语之间是包容关系,因此仿写时要选择同一范畴的两个概念,如“红叶”、“枫林”、“浪花”、“海洋”) 2.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3.(1)喜欢与不喜欢《英雄》的人数基本持平。(2)喜欢《英雄》的因时间限制、家长管束、票价太贵等原因而没能看的占绝大多数。(本题兼考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4.(1)虽然门票一涨再涨,但游客是不断增加,旅游收入直线上升。 (2)游客量可能因门票上涨而减少,但旅游收入将大幅上升。(解答本题要综合分析归纳三组数字,缺一不可) 5.商业用字很不规范,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尤为突出。(意思对即可)
99 评论(10)

anbei911

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是要求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上。散文的语言特色有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语言特点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它语言的风格特点。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被选用的交流方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就是语言特点形成的基础。这些差异中,常见的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文体的差异,不同学科语言习惯的差异,地域文化及语种的差异,等等。在程序语言中,由于不同的架构,使程序语言间也存在语言特点。生动,简练,明快,朗朗上口,幽默,字字珠玑,朴实,华丽等词语可以用来说明用词方面的特点。语言功能作者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所导致的语言特点。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诗歌所表现的流派所具有的语言特色。现实主义诗歌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并按照生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人的作品。 浪漫主义的诗歌则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李白、李商隐、李贺等人的作品。宋词中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其作品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守音律。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阔,风格多样,旷达洒脱,慷慨激昂。
215 评论(11)

手机用户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或关联词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是等。
30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