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碑林zjm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科技兴国的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lexzztx

已采纳
j一、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势在必然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抉择。 第一,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19世纪后半期以电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一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进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快慢、综合国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近代以来,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各强国兴盛的重要原因。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支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素质较高的熟练劳动力队伍。1994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提出,“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将加速科技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还很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我们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严峻任务,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在一个劳动者素质不高的国家里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关于科技兴国的议论文素材

158 评论(11)

152838836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内驱力。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欢欣鼓舞,我国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神州1-7号相继升空,嫦娥一号探索月球之后,我国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探索和进步,又规划了天宫一号的雄伟计划,我们深信这必将推动我国太空航天技术的大大进步。
196 评论(9)

想‖如053

如下:1、钱学森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与建设,受到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被誉为人民科学家。2、整整经过了七个春秋寒暑,牛顿到三十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他在自制望远镜时,惊异地发现光受折射后,太阳的白光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因此,白光(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色光线汇合而成。自然界雨后天晴,阳光经过天空中余围的雨滴的折射、反射,形成五彩缤纷的虹霓,正是这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因之一科学兴国是历史的启示。科学兴国是时代的呼唤。无论经济之花多么繁荣昌盛、多么美丽,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发展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在无数实践中得到证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繁荣要以科技兴国、科学创新为先。
252 评论(12)

347035949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17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