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9

sunjod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匿名举报论文造假怎么处理的呢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日不落的光芒

已采纳
一: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诺奖的评选流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提名,二是评选。在提名前,诺贝尔委员会向大部分杰出代表性人物送出表格来用于书写诺奖的提名,整理后将会筛选出三百名候选人;之后便提交到颁奖机构,由内部人员再次进行评选,最终选择出获奖者。获得诺奖的流程非常严格谨慎,对获奖得主的要求也很高,这是一项至高的荣誉。二:诺奖得主涉嫌论文造假被匿名举报2019年,某医学院的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这一奖项,他是诺奖的得主之一。他的研究”使癌症因子适应无氧环境的HIF-1“非常出名,同时也被更多人所得知了,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这一奖项。不久后,此教授的获奖相关论文被发现了造假,并且进行了匿名举报,举报人称,发现了此教授有二十多篇论文都有造假的痕迹。此教授在他自身主要负责的文章中进行了造假,到他合作编纂的文章也进行了造假行为,大部分论文内容里,有大量数据都进行了复制粘贴、并且还有非常多的数据都会重复使用;而他的学生,也一并参与了造假行为,利用网络修图软件,更改了大部分内容,将其完成,最后成为此教授的论文发表。此外,除了抄袭他人的论文、复制粘贴他人的数据以外,此教授的名字还会常常出现在其他论文中,以合作者的名义。三:问题论文被发现后作何处理此教授论文涉嫌造假被发现后,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对此事进行处理,要经过内部询问、调查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再做后续处理。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要支持原创,切勿避免有任何的抄袭造假,这关乎到自己的前途发展,可以将搜索到的资料进行参考,但万不能进行造假行为。

匿名举报论文造假怎么处理的呢

197 评论(9)

Wangchuan/

11月19日,一篇长达123页的实名举报材料在网络传播,称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学术造假。记者了解到,举报人为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吕某。在举报信中,吕某称其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于2014年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师从导师张裕卿。举报材料称,张裕卿在2011年到2020年间,所做的实验、发表的论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帮助其女儿发表论文等。“张裕卿教授不仅使用造假的实验记录,造假的实验数据,还用和这个项目无关的文章来骗考核人,最后当考核人来我们实验室检查时,张裕卿当着我们学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购买的二氧化硅粒子说是我们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着我们实验室十几年前搭的不锈钢装置说就是用这个给他们做的铸膜液。”举报人称,那个不锈钢装置早已年久失修,张裕卿前一天才把早已掉落的插头接好,第二天说就是用这个装置给他们做的铸膜液。举报人称,2017年,他曾就学术造假事件和张裕卿沟通,张裕卿在给他发的邮件里称“你目前的行为已经构成歪曲事实、敲诈勒索,这个情况学校已经获悉,并在公安局报警。如果你不停止你的做法将会承担相应的后果。”扩展资料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回应: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19日消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收到有关张裕卿教授的实名举报后,学院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依规开展调查。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天津大学一教授被实名举报学术造假,校方:行为属实,已解聘
141 评论(8)

白鸽居士

论文造假无疑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侵犯。这种行为也否定了很多人的努力,使得一些本来没有能力的人通过了测试。
343 评论(11)

sanguine

取消专家资格评定、警告记过,严重的直接开除。因为论文造假败坏了学术界的风气,浪费了国家的经费。
250 评论(15)

相关问答